当前位置 —论文本科论文— 范文

生活德育方面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德育回归生活相关论文查重

本论文是一篇生活德育方面有关论文查重,关于德育回归生活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生活德育及生活教育及道德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生活德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是生活的基本属性,道德通过实践外化出来,也是通过实践化为内在的德性,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因此,实践于生活既是道德的目的也是道德的手段,道德的价值是通过生活的实践来体现的.


本文来自 http://www.sxsky.net/benkelunwen/0602320.html

同样的,德育源于生活,德育是与道德相伴随产生的,美好的生活需要道德,当然更需要实现道德、进行道德教化的德育,德育的过程不是符号化的知性记忆,而是实践中的生活体悟,学会做人、将道德践行才是德育的最终目的.生活承载着德育,德育引导着生活,德育与生活融为一体.

3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的两个代表教育家是杜威和陶行知.他们都十分重视教育与生活的结合,消融了教育与生活人为建立的分界线,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希望这种教育模式能够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和生活体验.而德育是教育的核心,德育为“五育”之首,生活教育论的思想对生活德育论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3.1杜威:“教育即生活”

美国民主主义教育家杜威是教育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教育思想标志着一个时代.“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是他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和精髓.

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立足于生活的实践性,认为教育是生活经验的积淀.“一切真正的教育是来自经验的”,“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⑧杜威强调“做中学”的思想,认为经验只有在生活中、在实践中才能取得,因此,杜威强调经验的重要性就是强调生活中实践的重要性.人们所接受的教育不仅来自老师和书本上知识,更多地来自经验的习得.知识是外在于身体的符号,通过生活实践中的视听触味嗅――“五觉”的感官经验将这些符号知识内化、掌握,有些知识更是直接从生活实践中获得.例如,老师和书本传授的道德知识即“我们应当做什么、怎么做”的知识,应当在生活中通过实践来直接体验,转化成道德经验、道德事实.因此,德育的过程就是一种生活的道德经验积淀的过程.另一方面,他的思想立足于生活的社会性,也就是“学校即社会”.“教育是社会生活的过程,而不是生活的预备.”学校是一个小型社会.杜威认为,应当把现实的社会缩小到一种“雏形”的状态,将这样一种状态应用到学校生活中,让学生在学校中也能体验社会的状态,实现学校与社会的贯通.

总之,无论是实践性还是社会性,都是“教育即生活”思想的体现.

3.2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结合中国的实际,继承和发展杜威的生活教育思想,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主张.

陶行知对生活教育下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更多地强调教育应当融入生活,在生活中体悟,生活在这里处于从属地位,不同的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将生活放到首要位置,认为生活才是中心,给生活以教育.“从整个生活出发,过整个的生活,受整个的教育”,陶行知强调生活重要性,突破了以往生活教育论的保守倾向.“社会即学校”的思想突破了狭隘的学校教育的限制,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⑨这是对教育场所和空间的拓展,旨在把整个社会、整个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的范畴.“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原理的方法论.他是这样阐释三者关系的:“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它体现了“教训合一”、“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的理论.他不仅强调“生活”的中心,而且强调“做”的中心,将生活教育论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3.3德育的生活化与生活的德育化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两位思想家的生活教育思想有所差异、也各有侧重,但是都以生活为基点、以实践为根本、以人为主体.其实,他们的生活教育论应用到德育中更为切合,也正好满足了德育的需要.德育就是一种生活德育,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实现道德,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杜威与陶行知分别强调的是德育的生活化与生活的德育化.前者要求德育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后者要求以德育来改造生活,使社会生活成为道德的生活.无论是德育的生活化还是生活的德育化,都是德育回归生活、融入生活的体现,无论是经验的积淀还是做的中心地位,目的都是通过道德的生活实践体验,实现道德从内化到外化、外化到内化的转化,无论是“学校即社会”还是“社会即学校”,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通过个体亲自参与生活体验,发挥人的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体悟道德,指向德育的目标.4总结


生活德育学术论文怎么写
播放:36343次 评论:3151人

经过胡塞尔“生活世界”的铺垫、德育与生活关系的讨论和杜威与陶行知这两个典型生活教育论思想家思想的解释,我们对生活德育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生活德育论的最终指向是德育课程,希望能解决当下德育课程“直接道德教学”的困局.杜威对于“直接道德教学”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不能形成“道德观念”.可惜的是,在以杜威、陶行知为代表的生活德育理论思想提出许久后的今天,德育教学仍无法走出应试教学、知性教学的怪圈,道德教育效果仍不明显.幸而,近些年来,生活德育理论又重回人们的视线,也取得了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相信,实现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将指日可待.

注释

①高德胜.生活德育简论.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3).

②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中国教育改造.东方出版社,1996:150.

③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2000:558.

④王文鹏.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的德育启示.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⑤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理论论证.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⑥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4).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56.

⑧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50.

⑨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180,633,408.

参考文献

[1]高德胜.生活德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

[2]汪凤炎.德化的生活――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

[3]高德胜.道德教育评论2012――生活德育论的反思与展望.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5.

[4]班华,薛晓阳.学校道德生活教育模式的探寻与思考.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6.

[5]冯文全.关于“生活德育”的反思与重构.教育研究,2009(11).

[6]任伟.生活德育模式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9.

德育回归生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生活德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0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1 2

生活德育方面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德育回归生活相关论文查重参考文献资料:

一年 本科

成人自考本科多少钱

数学本科课程

函授本科论文致谢

临床自考本科

本科论文抄袭

本科生发表论文的作用

审计本科论文

大学本科论文检测

本科论文相似度要求

德育回归生活(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