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期刊相关论文范文素材,与《个旧文艺》对地方文学期刊的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文学期刊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个旧文艺》对地方文学期刊的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学期刊及现代文学及文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学期刊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个旧文艺》作为一个地方性文学期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丝毫不逊色于某些国家级文学期刊,《个旧文艺》办刊的成功为地方性文学期刊提供了借鉴,值得地方性文学期刊学习.
关 键 词:个旧文艺地方文学期刊启示
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066-01
1960年2月在个旧市文联的筹办下,在省委宣传部批准下,综合性文学双月刊《个旧文艺》创刊,向全国发行,成为云南省地州市级创办的第一个文学期刊.文化大革命开始,《个旧文艺》被迫停刊.1979年11月文学双月刊《个旧文艺》经省委宣传部批准复刊,向全国发行,1989年11月由于政治原因被迫停刊.本文探讨对象主要是复刊之后的《个旧文艺》.
仔细研读复刊后《个旧文艺》上所发表的文章,结合对《个旧文艺》曾经的编辑、前个旧市文联主席杨树文以及曾多次在《个旧文艺》上发表作品的作家王建业的访谈,获得了较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个旧文艺》以精准的期刊定位、丰富的文化内涵、巧妙的措施策略赢得了当时读者的青睐.《个旧文艺》当时的的发行量是逐期增加的,最高时达到七万册.著名作家巴金、丁玲、端木蕻良、许杰、冯牧、杨沫、茹志娟、古华、白桦、刘心武、高缨、蔡其矫、公刘、流沙河、叶文玲、李乔、王松、苏策、彭荆风、张长、张抗抗、李钧龙、刘祖培、张坤华、饶阶巴桑、刘章、李耕以及青年作家严亭亭、汤世杰、李霁宇、晓剑等都为《个旧文艺》撰写作品.《文艺报》记者包立民曾专程来个旧采访《个旧文艺》,并在内刊《文艺情况》上对于《个旧文艺》的发行情况进行过报道和介绍.除台湾外,全国各地都有它的订户和读者,甚至美国也有订户.
作为一份地方性的文学期刊,《个旧文艺》的成功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这篇论文出处 http://www.sxsky.net/benkelunwen/060233077.html
一、期刊定位
复刊后的《个旧文艺》期刊定位非常明确,主要突出了两个特色,即边疆民族特色和锡城矿山特色,贯彻让本地人看了亲切,外地人看了新鲜的办刊方针,在注重培养本地作者的同时,联系了省内外一大批作家,创作和发表了一些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作品,向全国打开销路.为个旧地区乃至边疆地区文艺创作的普及、提高作出了努力,为扩大个旧文艺界对外交流开了一扇窗户.当时,《个旧文艺》还团结了全个旧市的文学艺术工作者,繁荣了个旧市的文学艺术创作和交流,培养了一批文艺新人.
二、特色栏目
地方刊物要想成功必须要有地方特色,离开了地方特色,便湮没了刊物应有的个性.个性不鲜明,特色便无法突出了.《个旧文艺》的编者,显然十分注意这一点.《个旧文艺》在设计栏目时严格按照办刊宗旨,开设一些只有《个旧文艺》才有的特色栏目,如:“滇南散记”、“哀牢风情”等.这些栏目都是在介绍一些云南边疆少数民族特有的民风民俗,这些民风民俗,由于诸多原因,很少见于史志记载,对于我们读者来说是很新鲜的.如贾沙、保和等边远山区彝族的“原始舞蹈”,撒尼人“斗牛”,景颇人的“抢婚”习俗,哈尼族为表达对死者尊敬、怀念的“挽歌(米刹威)”,卜拉人的“跳长”习俗,哀牢山哈尼族待客时唱“哈巴”.还有哈尼族的传统民族节日“埃马傲扎”节,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踩花山”,彝族的“火把节”,回族的“古尔邦节”等,在《个旧文艺》上都有记载的.这些传统的节日和民俗,历史久远,生命力强,至今仍是本民族最盛大的节日和最受欢迎的民俗,而且也为其他民族,包括汉族所喜欢.当时,不断地有读者来信反映对“滇南散记”、“哀牢风情”栏目的喜爱.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文学期刊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学士学位论文、本科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26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三、措施策略
作为地方性文学期刊,《个旧文艺》之所以能如此成功,受到群众的欢迎,除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外,是和编者独具匠心,会想点子,有直接关系的.举办刊授创作中心就是他们的一个别出心裁的好点子.该刊在1982年第4期,《个旧文艺》刊授创作中心招收学员的启事中说:“本刊刊授创作中心将通过《个旧文艺》发表有关讲义,印发各种教材,批阅学员作品,回答有关创作问题等方式进行授课,以帮助学员不断提高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凡参加本刊授创作中心的学员,优秀作品可优先在《个旧文艺》上发表”.该刊说到做到,1982年第五期便在发表特约教师叶文玲文章的同时,发表了刊授创作中心学员的两篇小说,两片散文,三首诗歌.编辑们有一些充满智慧的好点子,必然会产生多方面的好结果.首先,为培养文学新人作出了贡献,为创作更多更好的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精品储备了后备力量.其次,一定会扩大刊物的发行量和影响,这也是地方性文学刊物能否存活下去的重要保障.
作为一个地方性文学期刊,《个旧文艺》算得上一个成功的典范了,但是,《个旧文艺》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有更上一层楼的必要.首先,作为少数民族和矿山地区一个有影响力的地方性文学刊物,真正反映兄弟民族生活具有强烈社会冲突,能够引起更大反响的作品还不多.其次,《个旧文艺》办刊的两个主要宗旨:突出边疆民族特色和锡城矿山特色,其中反映边疆民族特色的作品比较多,反映锡矿工人这方面的作品还很不够.另外,有的文章思想观点不太恰当,缺乏必要的评论.这些也都是地方性文学期刊需要规避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个旧文艺》(1979-1989年,总计六十七期)
[2]徐琴、冉小平.一份杂志,一段文学——20世纪80年代的《西藏文学》与西藏新小说[J].西
关于文学期刊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3]李怡.地方性文学报刊之于现代文学的史料价值[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1期
[4]谭运长.文学期刊编辑在文学过程中的作用[J].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2期
[5]黑正宏.《回族文学》杂志带给少数民族文学期刊的启示[J].期刊纵横,2011年第4期
关于文学期刊相关论文范文素材,与《个旧文艺》对地方文学期刊的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