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类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信息化建设在高校继续教育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信息化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信息化建设在高校继续教育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信息化及继续教育及网络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信息化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40;信息化技术来加强教学管理,准确的发布信息,师生教学中的交流平台,教师内部的交流平台搭建,教师教学成果展示平台的建设,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个培训的效率和高校培训权威形象的宣传.我校在教育培训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上已经落后于政府,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平台对接也成为当前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3.3我校继续教育岗位培训教学平台建设步骤和目标
我校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业务最早可追溯到1988年.学院从1988年开始承担陕西省建设系统八大员的培训工作,二十二年来共累计培训近3万人.近几年又承接了注册监理工程师、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面对如此大量的培训人员数量,为了便于信息发布、综合管理和教学活动,无论是学员获取有效信息还是教学需要,数字化平台的需求孕育而生.对于我校继续培训信息化建设来说,应采取分步实施的方式;首先建立公共信息发布系统,有效对数量庞大的学员群体进行信息发布、教学通知、资料下载、考试通知、国家政策的宣传.其次针对我校已有课程和优质课件资源进行整合,并且制定出中长期课件发展规划.再次,通过之前的系统使用和资源整合,提出较为完善的数字化平台需求,从系统的角度整合和扩展各种电子资源,并且制定适合市场需求、教学需要的中长期平台信息更新计划.
初期建设,通过立足我校品味建设需求的分析,找出提高信息传播和信息收集的效率、准确的发布教学信息的方法和手段,从理论上论证管理信息系统不但可以减少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率、提高办学效率、整合优质教学资源,而且为塑造华清品牌提供有力支持.
4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重要因素
对于构建数字平台来说,它集成了当前流行的技术以达到满足不同方式和途径的信息交互.对于近几年的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考察,信息化建设需要涉及的技术主要包括:
4.1服务器主机操作系统的选择
目前流行大型网络运行服务器中,主流的服务器操作系统运行环境分为windows、linux、unix三大类产品.从多年来实际经验角度考察,以linux/unix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不但有较高的系统稳定性、并发性、数据安全性和运算负载能力,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优秀的网络性能,为下一步海量数据量处理的集群应用做准备.[6]
4.2软件系统架构
现今流行的软件系统架构为B/S模型;软件制作框架可采用Thinkphp、SSH等软件框架;部署模式可采用站群系统模式.这些技术的应用为平台的使用带来了良好的软件运行效率,同时将各自不同的优点和特性融入到平台中.对于中长期系统建设来说,尤其要重视SOA技术的使用.[7]
4.3数据存储
数字平台运行后,体现其价值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系统内在的信息(数据)价值.面对海量信息(数据),需要考虑存储产品的可靠性和存储系统的运行效率.就目前流行的产品而言,mssqlserver,orcacle,mysql都是不错的选择.由于考虑到运行成本和数据的可迁移性,对于数字平台初步建设阶段,可以选择mysql作为数据存储容器.等到平台初见规模且对海量数据管理的需求提高时,可将数据迁移至mssqlserver,orcacle产品中.(注:通过数据库的设计保障数据迁移的实现)
本篇论文来源:http://www.sxsky.net/benkelunwen/060282698.html
4.4开发语言
目前流行的软件开发语言主要是JAVA,C#,PHP,c/c++,vb等.诸多开发语言各有特色,各有各的市场领域,借鉴大型运营商的经验和实际工作的经验,JAVA和PHP可作为候选开发语言;JAVA和PHP语言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其具有跨平台性,既可以不加修改的运行在windows、linux、unix平台上;借助操作系统平台的良好特性JAVA和PHP可以表现出其卓越的特性.
4.5富客户端(RichInterApplications,RIA)
富客户端技术利用具有很强交互性的富客户端技术来为用户提供一个更高和更全方位的网络体验.该技术尤其对于网络教学及信息共享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网上在线学习、无纸化办公、电子简报等应用).
4.6移动智能终端
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就是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信号将信息传输到该设备上,并且将信息还原展示的电子元器件,目前广为使用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就是具体的产品.对可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良好支持,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趋势.
4.7容灾备份
“设备有价,数据无价”,这个流传在信息产业内的信条证明了数据的价值所在.电子元器件虽有其先进性,其弱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异常断电、设备故障、磁头老化、黑客攻击等问题威胁着数据的安全性,容灾备份的目的是为了在某些对数据产生危害的事件发生后,我们能将数据还原到正常的时间点上.这个技术能较为有效保障系统数据的安全性.
5总结
综上所述,信息化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高等院校的应用中,它不仅体现了高等院校的信息化的技术实力和水平,还为展示学校的学科综合实力和教科研水平起到的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无纸化办公的便捷,其优势更多的体现在高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使学校的工作做到“信息准确,及时有效,权责分明,安全可靠,数字办公,透明高效”.
随着教育部支持的力度和信息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必将迎来信息化数字平台建设的高潮.
参考文献:
[1]曹卫真、王卫东,教育信息化与教师继续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内容初探[J].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期第21卷.
[2]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3]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4]阎桂芝、王爱梅,继续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第S1期.
[5]董雨、袁晓斌,教育信息化视野下高校学习型校园建设的对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8月,第10卷第4期.
[6]张鹏、王志平、何保利、张毅,Linux集群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J].硅谷,2012年,第05期.
[7]张鹏、赵文静,基于.NET平台面向服务的工艺处理系统的研究[D].2010年5月.
信息化类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信息化建设在高校继续教育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