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师范类专业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优化相关论文的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类论文的格式,关于师范类专业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优化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程及计算机及计算机课程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计算机基础课程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该文主要针对目前高校中师范类专业学生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结合在计算机基础科的教学实践经验,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优化提出了几点构想.
关 键 词:公共计算机课程课程优化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0-7306-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计算机应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融合了多门课程的内容,在各行业里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早已成为高等学校的必设课程和重点课程.加之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以适应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的要求,探索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改革更是迫在眉睫.
当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日益普及了.各个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为教育教学注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也给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为此,高校中的师范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特别需要针对其未来教师职业的特点进行规划设计,使学生能在毕业之后的教学岗位上迅速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职业需求相结合.因此对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显得尤其重要.
1师范类专业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
在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和中小学信息化教育不断深入开展的新形势下,当前高校中师范类专业学生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如下:
1)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距大.随着中小学信息化教育不断的深入开展,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已不再是“零起点”.而由于生源差异、城乡差异和中小学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是否重视的差异,致使刚入校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距非常大.
2)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未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课程开设方式单一,缺乏特色.师范类专业学生除了学习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外,他们都希望能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并为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研究服务.而现阶段,师范类学生和非师范类学生所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几乎完全相同,缺乏针对性.并且目前大部分教材出版周期较长,内容更新不及时,在教材内容上也并未针对师范类专业学生进行专门的项目设计,造成教材内容不适应于师范类人才的培养.
2课程的优化
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在本专业领域和相关工作中的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初步的程序开发能力.
师范类专业主要是培养中小学教师,所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课程整合能力至关重要.针对这一特点,其课程的优化应该面向师范类专业的应用.而不是面向计算机学科.其课程设置不是现有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简单删减,而应结合各专业培养要求具有针对性的设置,以便更好地为将来的教师职业服务.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思维水平,在统一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确定师范类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启发学生如何突破课本习题,结合教师职业发展应用的需要,培养举一反三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师范类专业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当前师范类专业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一方面可以采用计算机课程分层教学、必修和选修课结合的方法.
计算机课程可以进行如下分层: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论文范文检索 | 大学生适用: | 学位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49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技巧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技巧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第一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及操作、office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网络基础(信息浏览和搜索、邮件的收发、文件的下载与上传)、多媒体技术基础等.
第二层次,计算机技术基础.内容包括:高级程序设计(如:C语言、VisualBasic)、数据库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网页设计语言、Flash、Photoshop、Authorware)、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第三层次,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使学生掌握专业内常用的软件工具,用以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比如:美术教育
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在这些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对于师范类专业学生而言,第一层次的计算机课程是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需要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针对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可以设立计算机基础课程免修制.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达到学校免修的要求可以允许免修第一层次的计算机课程而直接参加第二层次课程的学习.因此科学、合理地设置前两个层次的计算机课程结构,不仅能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信息素质,并且能使学生掌握课件制作的各方面的技能.对于第三层次的内容,可根据师范类专业文、理科不同专业的特点及相应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情况进行选择性开设,课程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设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和发展要求进行选修.教师除了在教学中多给学生介绍一些实用的计算机知识外,还可以适当介绍计算机的前沿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在课程内容设计上面,还可以进行以下的优化改进:
1)注重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能仅仅适合计算机教学所需要的知识,而是通过严密的课程设计,使之贴近师范类专业学生的职业需要,让学生学习时有更明确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注重实训教学.针对师范类专业学生以后的职业特点,设计与其职业相关的实训项目,让学生不但能顺利完成课程实例的设计要求,并能积极主动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今后的教师职业相结合.
3)注重计算机学习方法的培养.启发学生如何突破课本习题,结合职业发展应用的需要,培养举一反三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计算机工具性使用观念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去除学生中对于计算机“过分娱乐性”与“过分复杂性”的两种极端理解,正确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培养师范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技能,使计算机能在成为其职业生涯中的辅助工具.
3结束语
师范类专业学生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优化是一个长期的并逐步完善的过程.计算机课程体系应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实际的需要,结合学生情况,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本概念分析入手,不断探索如何合理的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针对师范类专业学生以后的职业特点,进行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优化,让学生不但能顺利完成计算机课程的要求,并能积极主动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今后的教师职业相结合.
该文来自:http://www.sxsky.net/benkelunwen/060288494.html
参考文献:
[1]邓小亚,刘笃晋,廖小平.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探索[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16):139-141.
[2]韩文峰,马晶.师范类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J].伊梨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65-68.
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师范类专业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优化相关论文的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