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类有关论文范文文献,与汽车维修管理师(一)相关论文开题报告
本论文是一篇汽车维修类有关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汽车维修管理师(一)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汽车维修及免费检测及汽车修理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汽车维修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本刊已连载了27期汽修专家阚有波的《汽修业的三国演义》,受到众多读者的好评.最近他又推出了新作――《汽车维修管理师》.本刊将继续登载该文,相信会给读者带来新的感受.
第一节:纵论修理企业的管理者历程
“中国汽车维修企业很少有真正意义的管理者,我们都是从一线修理锻炼出来的.”
――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总经理张彤
作为汽车维修企业的一份子,不能不承认这个现实:我们的大多数管理者早期学习的都是汽车或者汽车运用工程,或者是与师傅一起学徒锻炼出来的.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管理知识更多的可能是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学习的,这种学习包括成人学校,也包括工作锻炼的学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呢这与这个行业的特点有关.这个特点就是:各种事件的不确定性强,而处理事件的方式又跟每个人有独立关系.也就是说事情多而且杂.
中国的汽车维修企业在长期实践中逐步提高和改变,这种提高是随着员工和企业的利益不断变化而提高的,这种改变是随着行业的变化趋势而改变的.
一般来讲,中国的汽车维修企业经历了三个阶段,也就是我一直在提出的三次革命:
1.第一阶段:车队或者单位的附属部门
这个阶段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代后期,主要是由于当时的车辆几乎没有私用的,都是单位的车辆.所以很多单位或者企业就像配备司机班、食堂一样,配备了修理部.这个修理场所纯属于内部修理.现在这种形式的影子还存在着.如国管局修理厂、民政部修理厂、某某粮食局修理厂等.那时修理厂的任务是保证内部车辆的正常运行.所以管理也类似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当时的修理更多的是采取“定期修理”――根据行驶里程确定修理项目,所以就衍生出了很多专用名词:大修、小修、强制修理、一级维护、二级维护等.至于发动机、车辆是不是真正进入大修状态或者修理状态,则是另一回事.所以当时非常有名的修理厂都是排队修理,不修理也不行.北京比较有名的几个大型国有修理厂,如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六厂、五厂等,这里面除了常讲的技术优势之外,更主要的是由于当时的车辆修理模式.
在这个阶段的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好生产和排产,车源的问题、营销的问题、人员管理的问题、投诉的问题都不是主要的.而按照当时的维修计划、维修工艺组织好工人进行好类似于流水线的修理和组装才是管理的主要任务.所以当时的很多大型设备、维修工艺现在都已经不再使用,如镗缸机、磨轴机、甚至于活塞的加工、曲轴的加工制作都是企业的任务之一.综合来讲当时的管理任务主要有:
(1)组织生产;
(2)安排流水线的工人排产;
(3)组织配件加工以及修复;
(4)按照车辆状态组织强制修理;
(5)组织生产工艺.
这一阶段发展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转型.主要是由于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就出现了第一次变革,变革的形式是有内部车队的附属部门变为了能够对外经营的修理单位.也就是由对内变为了内外兼顾.别看这一小小的变化,却体现了典型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但是,技术和工艺的本质变化是直到90年代初期才出现的.
所以,结合上面的特点会看出,那时的管理者是生产类型的管理者.管理者一般是从生产一线的组织者中提拔出来的.
2.第二阶段:以解决技术问题为典型特征的阶段
这一阶段里.中国的汽车维修的模式由“强制修理”走向了“定期维护,视情修理”的道路.在这个阶段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历史背景不得不提:进口车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早期的奔驰、丰田、尼桑、三菱等品牌是中国高档车的代名词.这也就对修理行业提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配件和技术能不能满足车主的需要结果是在一定程度上远远不能满足,于是与之相关的行业急剧发展――配件和维修技术培训,当时比较有名的有“北京三里屯配件一条街”,全部是以经营进口车型的配件为主.直到2000年左右,由于市政建设的原因,这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配件市场才被取消,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几个类似配件市场的兴起.汽车维修技术上也有几个典型的培训特点,如当时带有浓郁台湾风格的由张珉豪老师创建的“迪威”培训,他的培训和资料一下子把中国的汽车维修技术和资料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我进入汽车维修行业的时候,很多当时的进口车辆的修理技术和修理资料都受惠于这个体系.
这个阶段的车辆技术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具有典型意义的就是从化油器向电喷技术的发展.当然,现在的化油器技术已经被淘汰,但是在一些老旧车上还在使用(1999年以前的车辆).
这个阶段的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日益增长的私家车、其他企事业单位“客户”的车辆故障.这个阶段的管理特点是:以技术为代表的汽车故障修复和排除.管理者的任务是能不能修好车.在这个阶段,出现了一批私营维修企业,这些私营维修企业的发起人(现在讲的投资人)有几个特点:
(1)技术先进型,凭借非常好的技术优势获得其他车主的认可和信任;
(2)配件畅通型,由于有很好的配件供应渠道,很多配件人做起了修理,由供应商摇身一变成为了资源自用型企业.
由于这一时期的竞争尚处于朦胧状态,非常不激烈,演绎出当时的很多暴利神话,比如说换一套凌志400的刹车片,工费能够收到1500元;修理一辆夏利汽车的发动机,车主直接请客送礼等很多人都说当时的市场真好做,其实不是市场好做,而是由于供需不平衡导致的.
3.第三阶段:以4S店为代表的市场运作阶段(第二次变革)
以技术为代表的综合修理厂持续到1999~2000年左右发生了变化:车主要求提高服务水平的呼声增强了,汽车生产厂要求为其提供相关服务的要求出现了;修理企业配件、技术、资料、设备的满足度不够了,行业管理部门要对行业规范的要求明确了等综合来说,当时的汽车维修企业已经不能够满足发展的需要了,于是出现了现在的4S店.可以明确地认为:4S店是修理厂原有模式的延伸,是为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升级手段.所以中国第一个4S店就是由一家修理厂的部分车间改造过来的(1999年,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三厂的本田店),后来的大众、奥迪、别克、丰田等4S店的模式如雨后春笋般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国内的4S店的数量已经达到1万家,这些大大小小林立的4S店与原来比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本篇论文出处 http://www.sxsky.net/benkelunwen/060422431.html
(1)增加了汽车销售功能(工商注册允许之后);
(2)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设置了大量的服务内容,如咖啡厅、休息厅、娱乐室、儿童游乐区,甚至于美容按摩也提供;
(3)规范化的技术服务模式.不管是维修养护还是故障诊断,都向着标准化、规范化的模式发展,甚至保养也专门做出来标准化的流程;
(4)增加了许多其他车辆服务内容,为了提高车辆的性能和满足车主对舒适性的要求,增加了很多维修以外的内容,如装饰、美容、漆面护理、改装等,这
汽车维修类有关论文范文文献,与汽车维修管理师(一)相关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