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类有关论文范文集,与校园建筑塑造的历史丰碑相关论文答辩
本论文是一篇医学院类有关论文答辩,关于校园建筑塑造的历史丰碑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医学院及中华医学及建筑师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医学院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学院、协和医院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卫生部接管,改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北京学和医院”.1957年划归卫生部,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合并,称中国医学科学院.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协和医学院基础上成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黄家驷兼任,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组织机构,并延续至今.两个时期的建筑演进
协和医学院的建筑经历了协和医学堂和北京协和医学院两个时期的演进.北京协和医学堂时期(1906-1916)
协和医学堂时期,于1904-1912年建成东帅府胡同的娄公楼(LockhartHall,1906年)、哲公楼(DliverJonesHall,1907年),新开路路南的文海楼(WenhamHall,1912年)三座主体建筑及东单北大街路东,外交部街西口的双旗杆医院.“三楼”以外国教会医生的姓氏音译命名.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灰砖墙体,属西方古典折衷主义风格.
1914年11月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1913年成立)在华设立“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MedicalBoard),又名罗氏驻华医社.决定在北京新建一所高水平的医学院,并与英国伦敦会等协商购买协和医学堂资产.
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以20万美金购得协和医学堂全部校产,更名为“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当时译为北京协和医学校.并购得东单三条胡同原豫王府房产(约10公顷),总面积共22.6公顷,并在此地面兴建新校舍.
这一时期的建筑形式是近代西方当时流行的折衷主义.
北京协和医学院时期(1917-1928)
1917年,新校舍奠基仪式举行(奠基石在解剖楼).此年也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办年.新校舍分两期进行,中华医学基金会建筑部主持,新校和医院房屋的设计皆由美国人负责.
第一期工程由沙特克与何士(HarryHussey)建筑师事务所(Shattuck&Hussey.Architects)设计.共建成14栋楼,按英文字母编号,从̶
医学院类有关论文范文集
虽然受到一战的影响,但工程一直按原设计和计划局进行.同时拆除东单北大街双旗杆医院,扩建北院住宅;新建新开路北极阁三条胡同(黄兽医胡同)南院住宅.
第二期工程于1925年完成,由建筑师安纳(C.W.AnnerArchitect.)设计,同时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建成0楼和P楼,外形为西式风格,地下一层,地上各为四层、二层,平顶,砖混结构.与此同时,建成东帅府胡同附属设备用房;拆除哲公楼,原址重建;在娄公楼南、东单三条胡同东口新建英氏院(YingCompound),作为外国女职员宿舍;改建北院北部住宅(拆独立式,建联排式);接建文海楼南楼.英氏院为“传统复兴式”,砖木结构,俗称红楼.新哲公楼西洋式,红砖墙,平面“一”型,继续作护士学校宿舍,俗称“护士楼”,现仍在.
这一时期的建筑群则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为特征,建筑形式属复古主义中的折衷型.
复古主义风格傩坝“宾至如归”
协和医学院建筑出现了明显的复古主义倾向,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几乎毫无例外地指向了宫殿式建筑,杂乱多样的地方特色逐渐消失,组合手法趋向于程式化和标准化,建筑风格基本定型了、纯正了,也更加优美了.因此,可以说20年代以后建成的协和医学院建筑从形态上已进入了中国近代复古主义建筑的成熟阶段.在1921年的北京协和医学院落成典礼上,小洛克菲勒(JohnD.Rockfeller)代表洛克菲勒基金会致词,他阐述了协和医学院采用这种复古主义建筑形式的缘故:“在绘制医学院诸建筑及医院时,于室内是必须要遵循西方设计和安排以便满足现代科学医学执业之要求.然而在这同时,我们也尽其可能在不增加花费之下,审慎地寻求室内机能性与中国建筑外貌之美丽线条及装饰,特别是其高度、屋顶和装饰相结合.我们之所以如此做是想让使用如此设计建造之建筑的中国老百姓得以一种宾至如归之感觉,等并且也是我们对中国建筑之最好部分欣赏之最诚挚表现.”
协和医学院建筑主要建筑竣工于1921-1925年间,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Foundation)资助,美国的一个建筑师事务所负责设计,建筑师是赫士(WatsonMcmillenHayes,1857年-不详).当时确定的设计原则是“尽可能在外貌上采用中国形式,以使建筑得以和北京之建筑古迹相互彰显和谐”.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筑分为教学区和医学区,建筑单体不超过三层,用汉白玉栏杆甬道连接,围成半封阔的三合院落布局,砖混结构,磨砖对缝墙面.建筑质量要求达到最高标准,例如砖、琉璃瓦、木料都是特制和高标准的.外部造型是七开间的重檐庑殿式,以故宫太和殿为其模仿原型.优美舒展的反宇屋面上,各种瓦饰仿造得相当标准,加之平直的檐口,微微起翘的檐角,绿琉璃筒瓦.可以说是一个纯净的中式大屋顶型制.人口的门廊采用了卷棚式歇山顶抱厦的处理方法,大红的圆柱,精细的彩画,优美的雀替,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其中,檐下廊上的彩画每平方尺的费用为5元,有许多高级技术工人(包括为清官做过工的老工人)参加了此项工程.围成三合院的建筑全部坐落在汉白玉的台基上,栏杆、扶手以及台阶等建筑细部也是中国古典式的.可以看出,设计者是在非常认真地捕捉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的外部特征,只是在墙身的处理手法有点力不从心.北京协和医学院主楼为三层,两边侧楼为二层,为了造成重檐的形式,设计者在一至二层之间加了一圈像雨棚式的小屋顶,使建筑整体比例与中国古典建筑相差甚远,尤其是主楼更是如此.另外,小屋顶与墙面的交接也颇为生硬,不得不人为地加大圈梁尺度,以造成额枋的式样.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檐下尚未出现仿制斗拱的做法,仅仅是在布满彩画的额枋上简单挑出斜梁.由于墙身及开窗方式完全是西式的,屋顶和台基又完全是中式的,两者之间缺乏一种中介过渡因素,交接得比较勉强.但总体来说,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筑的体量集聚,屋顶庞大,宫殿化的倾向仍然突出.
中西元素的组合体
协和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现存建筑群组由16栋独立的楼房组成,其中14栋为中国传统风格,即A楼至N楼;两栋为西洋风格,即0楼和P楼.由于医院功能的需要,大部分楼房用封闭走廊连接.
A-礼堂;B-解剖学楼;c-校办公室及生物化学楼;D-生理学、药理学;E-特别病房;F-医院行政及住院医生宿舍;G-外科病房及部分妇科病房;H-内科病房;I-病理学楼;J-门诊楼;K-妇科、产科及儿科病房;L-护士楼;M-动力房;N-动物房及仓库.
现存建筑分为两组,即南部的教学区和北部的医院区.
教学区共有四栋建筑,包括A――D楼,其中c楼与东西两栋配楼(B、D)构成三合院,中心是圆角方形广场.南面大门隔东单三条正对A楼(礼堂),自成一条南北轴线.
A楼坐南朝北,与医学院南门相对.建筑平面呈工字形,重檐庑殿顶,绿琉璃筒瓦屋面,角脊及戗脊均设仙人引5小跑兽,正脊设正吻,檐下为两层椽,上层方椽,下层圆椽,檩三件均绘精美彩绘,其整体外观仿传统宫殿式建筑.A楼一层面阔七间,明次间吞廊(两边装修在檐部,明次间装修在金部),柱间装饰雕花雀替,各间设玻璃窗,明间为仿中国橘扇门四扇,内嵌玻璃.山面清水砖墙,靠近中间有两扇窄窗.二层面阔五间,当心间四扇玻璃窗,次间各两扇且均靠两侧柱,稍间窗居中.A楼一层内部迎门设木质影壁,影壁前置洛克菲勒雕像一尊,转过影壁即位礼堂会场,会场内两侧各设条椅十六排,中间为过道,会场两侧墙各开仿中国窗,内嵌玻璃.A楼内有楼梯可通二层.
协和医学院南门面阔三间,明间为门道,两边为值房,看面墙壁心四岔雕花.大门屋顶覆绿琉璃筒瓦,仿中国传统式的组合造型;明间为歇山式,两边各伸出庑殿顶,各脊均饰脊兽.檐下两层椽,上层方椽饰金色万字纹,下层圆椽设金色圆寿纹,檩三件绘墨线旋子彩绘,柱间装饰雕花雀替.大门明间内饰精美天花吊顶,中央为菱形灯池.大门外侧两边放置卧狮一对,为清豫王府遗物,风化严重,狮子有汉白玉围栏.
C楼坐北朝南,正立面面阔十一间,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仿中国传统宫殿屋顶造型,庑殿顶覆绿琉璃筒瓦,一层与二层间作中式屋檐装饰,覆绿琉璃筒瓦,檐上各脊均饰脊兽,其中一层檐设仙人引5小跑,屋顶饰仙人引7小跑,正脊饰吻兽.各檐下设两层椽,上层方椽饰金色万字纹,下层圆椽设金色圆寿纹,檩三件绘墨线旋子彩绘.建筑作灰砖干摆及丝缝墙面,各间设玻璃方窗,一层中央大门为仿中国传统扇门两扇.门前作一间五檩歇山门廊,绿琉璃筒瓦屋面,各脊饰脊兽,为仙人引3小跑.门廊檐下设两层椽,上层方椽饰金色万字纹,下层圆椽设金色圆寿纹,檩三件绘墨线旋子彩绘,柱间装饰雕花雀替.
B、D两楼为位于院内东西两侧,其建筑形制同主楼.两栋建筑各面阔九间,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其一层檐设仙人引3小跑,屋顶饰仙人引5小跑,正脊饰吻兽,建筑中央大门前门廊同c楼.B、c、D楼前有台基相连,台基上饰汉白玉栏杆,各楼门廊前有御路踏跺13级,御路雕刻五龙戏珠图案,同时在B、D两楼台基南侧设踏跺16级,装饰汉白玉栏杆.此外,B、D楼北侧山墙有弧形通道与c楼相连
医学院类有关论文范文集,与校园建筑塑造的历史丰碑相关论文答辩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