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方面论文范文集,与基于“导学案”的职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与实践相关论文答辩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方面论文答辩,关于基于“导学案”的职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与实践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及职业教育及学生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本文从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着“以能力为本位”的中等职业教育方针,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以项目教学为基础,在基于“导学案”的项目教学设计中,综合考虑软件理论与实践学习的现状,做出了一些尝试与实践,以达到知识与技能的积累与创新,从而真正培养中职学生的全面能力.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计算机应用基础相关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硕士学位论文、本科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74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资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资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关 键 词】中职;导学案;项目教学
0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新的时代,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落后的教育方式,树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培养具有就业能力,创新能力,个性又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才,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
随着“面向就业”或“以就业为导向”等教育理念的普及,教材与教学的模式较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做中学”、“做中教”的观念深入人心.笔者在长期一线教学过程中,历经了这一改变,在感受其优势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弊端和问题.类似工作手册的教材让学生仅仅能按部就班,完成操作流程,而未能理解其内涵,缺乏理论文化知识的积累与沉淀,将来如何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呢?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尽快通过探索,建立起一种从中职学生实际出发,适合中职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自学能力,使中职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造的新型教学模式.
1问题的提出
1.1研究背景
笔者一直在国家级重点职高任教计算机专业类课程,近几年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一线教学工作.该课程是职高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中职学生第一次较全面较系统地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前本校采用的教材是由高教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XP+Office2007第2版),本教材采用项目化教学,注重操作流程,步骤详细清楚,一般在现行教材指引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大都能完成项目任务,但同时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方面论文范文集
1.2研究意义
通过基于“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施,首先,笔者发现这种模式利于培养中职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为中职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为中职生以后的自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其次,培养中职学校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中职“导学案”教学模式将教师的简单传授、学生模仿操作过程变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师生之间变成了朋友式的合作关系.而在讨论等课堂教学活动中,优生带差生,又优化了优生和差生之间的关系.最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先进教学的基本方法、具备教育科研能力的新型教师.研究该课题的理论意义在于,提供关于在中职学校实施专业操作课基于“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客观资料.促进中职学生将教育的要求内化为主动学习的需要,产生学习内驱力,从而达到主动参与、主动内化的状态.
1.3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在实际教学中,侧重于软件环境的教学,项目案例设置完全围绕软件本身展开,而忽视了与学生的专业实践和专业能力形成的结合.如《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虽然也要通过对素材的采集、编辑及处理来完成任务与项目,但是软件仅仅是工具,对于如何发挥该软件的优势,结合学生自身的专业进行有效应用,应成为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计算机专业技术能力,也必须对学生所学专业中的人才需求有相当的认知.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容易被简单认为就是几个应用软件的学习,重命令而轻理论,知识体系割裂.对于软件的学习,不仅应完成对素材的导入、处理、计算、编辑等技术学习,也应该为学生今后面对不断发展的行业现状培养继续学习的能力.从基础到提升,从易到难,理论知识不可或缺.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应该作为一种就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3)随着社会信息的不断更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材案例已经陈旧,原始素材缺乏时代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程教材设计的素材虽有通用性,但缺乏专业针对性,使得学生上课时都将案例当笑话看,难以激发学生制作的兴趣与成就感.
1.4解决策略及依据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中,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实用为主,突出操作性、应用性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要以适应职业岗位为目标,加强技能训练,注重实际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和与之相应的方法技巧.在此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智能和创新能力,鼓励个性自由发展.
以就业为导向作为一种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它强调学生实际能力或职业能力的培养.传统职业教育把学习者视为容器,按群体安排学习进度,侧重于学科目标,导致学生丧失主动学习的原动力,使课程失去了吸引力.面向就业的职业教育更注重学生的自我导向,根据学校学情,甚至班级学情,个人情况安排学习进度,按模块设置教学任务,注重项目作业的连贯化,一体化,提升学生实际就业能力.
在任务的设计中,要考虑知识体系的整体性,避免片断化,注意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综合在一起,从而促进学生思考和创造.目前在中职教学中,重实践而轻理论,但并不是在教学中完全无视理论知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毕业后在岗位的再深造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知识梳理这一过程似乎是被忽视了.
基于“导学案”的这种教学模式是根据“发现式”教学理论,为中职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营造了一个主动发现学习的浓厚氛围.该教学模式主张让中职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教师由主演变为导演,变原来的“教师牵着学生走”为现在的“学生赶着老师走”,让中职学生自己看书,自己梳理知识,发现问题,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中职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他们在不断地实践、归纳、整理、交流、合作中,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掌握了方法,激发了思维.2《计算机基础》课中的“导学案”设计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偏重技能学习的同时,割裂了理论与技能的知识体系.“与时俱进”这一要求非常适合我们这一课程的学生培养目标,软件发展变化的日新月异,要求我们的学生不可能一劳永逸,离开学校老师的帮助,他们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可持续的学习能力”应该且必须成为本专业学生就业的一种能力.理论知识的匮乏,文化基础知识的薄弱不应该
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方面论文范文集,与基于“导学案”的职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与实践相关论文答辩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