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美学方面论文范文集,与中国美学缺少什么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中国美学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中国美学缺少什么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中国美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及西方美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中国美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个范畴.孔老夫子讲:“里仁为美”.爱是对丑陋、平淡、冷漠、孤独、无聊、仇恨的拒绝和否定.“爱是对不可及的理想目标的想象的追求.”如果说,美是自由的表征,那么,爱就是自由的体验和张扬.只是由于有爱在,我们才渴望并试图改变这个世界.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中国美学的论文范文文献 | 大学生适用: | 高校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13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 职称论文适用: |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一个是客观的目的论原则,一个是主观的功能论原则,这就是美学成为批判的、否定的美学的依据与出发点.前一个原则使美学与社会、人生、自然联结在一起,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后一个原则则使美学自身结成了一个自足的整体,并获得了仅仅属于它的、无以取代的话语权.因此,美学的批判或否定,不同于政治的、道德的、宗教的和文化的批判与否定,因为它的旨趣不是有限的功利主义,而是以真、善、美的统一为最终指向的无限的生命境界,同时,因为美学有仅仅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途径和方式,所有的意向和结论都是在对审美活动的反思中自然地得出的.
二
中国美学缺少对人的整体的把握,缺少爱这个重要的理论维度.
从20世纪初心理学美学被介绍到中国之后,人们就相信,与美的对象相对应的是人的“心理本体”,审美活动就是孤立绝缘、心理距离、内模仿、移情作用等的心理经验或体验.直至21世纪初,在主流一派的表述中,美学仍被区分为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审美活动被直接等同于直觉、想象、情感等的心理活动.虽然人们也常常提到叔本华、尼采和生命哲学,提到马克思、弗洛伊德,提到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但是这并没有使人们从心理主义的影响中超离出来,将人还原为生命或存在的整体.
在西方哲学史上,理性主义之后,生命哲学把生命当作哲学的基点;生命哲学之后,心理主义把心理当作哲学的核心,对于美学来说都是里程碑式的进步.生命哲学强化了肉体、感性、无意识在审美活动中的意义;心理主义则揭示了制约审美活动的各种心理机制和功能.从理性主义到生命哲学,再到心理主义,似乎是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心理主义试图把正在兴起的科学主义思潮引进到美学中来,用实验心理学的观念和方法,将人从社会与自然环境中孤立出来,对审美活动作经验层面的描述,并使美学认识论化,因而逻辑地把美学引向了相对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语义学和现象学都对它进行了批评.但是,至少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西方美学就逐步摆脱了心理主义的羁绊,在分析哲学或在现象学、存在主义的意义上重新审视审美活动问题了.
人是个整体,这一点在德谟克利特时代就朦胧地意识到了,“小宇宙”这个概念连同“认识你自己”那段有名的箴言成了检视和考验人们智慧的永恒的话题.人是个整体,遗憾的是,从分工――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有产者与无产者――开始,人就被渐渐地分割开来了.体现在精神领域里,就是肉体与灵魂、感性与理性、有限与无限的对立.在中世纪之前,这种区分和对立被理解为是由神或上帝先验地决定的,人类无权进行选择.亚当的堕落是必然的,因为上帝虽然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了他,却又给了他一具充满肉欲的形体.从13世纪到文艺复兴,人们终于明白了,上帝之所以给了人以肉体,是相信人能够利用同样来自上帝的那点理性的星火,节制自己,超越有限.但是这种大半来自希腊人的朦胧意识禁不住理性的真正考量.进入工业社会后,人的分工更加精细了,劳动和社会交往把人切割成七零八落的碎片.人应该是怎样的社会应该是怎样的英国经验主义和大陆理性主义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出发给出了不同的说法,而这就是后来德国古典哲学所不得不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康德和黑格尔试图调节肉体与精神、感性与理性、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为人类的未来寻找一个理想的出路.但是在现实中他们看不到任何可能的前景,只好把希望寄托在理性自身或它的外在形式――艺术、宗教和哲学上.歌德和马克思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一个从对艺术反思中,一个从对社会历史的考察中发现人作为整体的现实的可能性与必然性.马克思相信,人类由分工导致的异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本质上是个整体,使人成为真正的人,是可以通过消灭私有制,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三大差别,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来逐步达到的.
人不仅是“一束知觉”,也不仅是一组符号;不仅是经验的集合体,也不仅是理性的存在物,人是个整体,它自身,它与它所生活的世界都不可分割地联结在一起,这就是审美活动之成为可能的根据.因为美的第一个定性就是整体:统一、匀称、秩序、节律、和谐,只有自身是整体的人才可能成为审美的主体.这一点,毕达哥拉斯讲的“内外感应”也许包含了更多的真理.当你面向星空,欣赏星空那种寥廓、幽远、绚丽的美,或者面向大海,品味大海那种浩淼、涌动、壮阔的美,你不是只是看,或者听,同时在闻、嗅、触,甚至你的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都在影响你的情趣和判断.你是用生命的整体与大自然对话和交流.即便你不是面对真正的星空或大海,而是面对画面上的星空和大海,如果你不能从中感到扑面而来的沁人肺腑的清凉,隐隐袭来的声响和超越时空与想象的神奇,就不能体悟其中的美.美的魅力,不仅在于它能够冲击我们的直觉,激发我们
关于中国美学方面论文范文集
关于爱以及爱与美的关系,柏拉图、奥古斯丁、阿奎那、休谟、斯宾诺莎、康德、弗洛伊德、舍勒、乌纳穆诺、弗罗姆等有过许多讨论,中国美学基本上没有涉及.如果我们从现有语言中寻找一个与美相对应的词,以表达促使我们作出美的判断,或由美的判断激起的那种感受和心情,这个词只能是爱.这是潜藏在直觉、想象、愉悦背后的更根本的东西.爱不属于某种器官,不属于某种意念,不属于某种情趣,爱是整个生命对作为整体的自然――它的统一、匀称、秩序、节律、和谐作出的回应.世界上如果没有美,就不会有爱;同样,没有爱,也不会有美.美有优美、壮美、崇高之美、滑稽之美、悲壮凄厉之美、幽默诙谐之美、大美或至美,美是个家族;爱则有性爱、友爱、敬爱、怜爱、博爱、惠爱、大爱或圣爱,爱也是一个家族.如果说美是作为协调、匀整、完善的整体的表征或象征,那么,爱就是人类趋向整体,克服孤独、分离、疏远的意向和冲动.从作为个体的事物的美,到作为类的事物的美;从作为个体的精神的美,到类的精神的美;从作为事物与精神的综合体的现实的美,到作为超越自我和现实的终极境界的美,即至美或大美,美是有秩序的.从两性的爱到母爱,从友爱到博爱或仁爱,从惠爱(自然之爱)到
关于中国美学方面论文范文集,与中国美学缺少什么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