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与林语堂的比较文学跨学科视域相关论文摘要
本论文是一篇比较文学相关论文摘要,关于林语堂的比较文学跨学科视域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比较文学及语言学及跨学科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比较文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6;原子能’是以前没有的.”[85]因此,它被认为是“林语堂综合发挥科学与文学精神的代表作”[86].追求自然科学的热情成了林语堂生活的一部分,他不惜一切代价致力于机械发明,历经数十年成功研制了“明快中文打字机”.但林语堂对科学主义也提出了批判:“科学的方法并没有错,但它完全不适用于宗教的范围.”[87]他不但明确表达了反科学主义的立场,而且把科学主义和物质主义称为二战的根源.在反对科学主义的同时,他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生活艺术.中国的人文主义不仅是与西方科学的对立而存在,而且已成为一种新的信仰,取代了基督教信仰.在林语堂近30年的异教徒生活时期,科学与人文相互冲突的矛盾体现在他对文学与哲学关系的认识上.
七、结语
林语堂虽然没有写出规范完整的比较文学学术专著,其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相关论述也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但其纵横世界的比较文学视域成为他创作和人生思考中的一大特征.他在实际创作、生活中都力图融合世界民族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民俗、科学等内容,他长期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哲学、美学、语言学以及文学翻译学等各个相邻人文学科的跨学科理论批评,开辟了一条中、西方从各自文化根源中找寻通向现代诗学的变迁渊源之路,在跨文化差异性的相互比较中发现相似性,找寻中西诗学可以建立的共同点,从而建立跨文化的共同诗学.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等一系列被称为“文明批评”的著作中把中国文学同中国文字、戏曲、绘画、建筑、书法进行了综合性的比较分析,力图打通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壁垒,以便通俗而生动地向西方大众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他意识到20世纪的中国文学领域的变革已经到来:“中国的文学在文体和内容上的深刻变化,比以往整整2000年来的任何变化都要大等当然这种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因为中国一次就收获了西方学术的各种成果,其中包括哲学、心理学、科学、技术、经济学等方面,以及为现代批判性的文化所包容的一切其他东西.”[88]他所认定的中国现代新文学既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学批判和否定的基础上,又是以西方文化和文学价值观为参照而建立起来的.有学者认为,“他把中国的性灵说与西方的表现主义、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想糅合在一起,用现代观念与现代科学加以解释,而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文艺思想”[89].他虽然也用“人类心灵的返照”等唯心主义文艺观来解释文学与艺术的瑕疵,但这丝毫不可否认他运用比较方法对中西文学和艺术所做的精彩阐释,他在一定程度上为20世纪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完善起到了启发和奠基作用.
总之,林语堂以大量充实的原著、史料和中外文资料作为理论构架和学术观点的基础与支撑,在中西文学与文化视野下以史为立论出发点,对学术资料进行整理与爬梳,并将丰富的史料与学理的讨论灵活自如地熔铸于一体,这种由低到高的治学理念和范式完全是他多年海外游学所获得的学养与资源的结果.他自觉或不自觉地打通、参照和融合不同文明中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知识,把不同民族间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文学现象和其他学科知识等结合在一起触类旁通地加以研究.在他研究作品、现象、理论和其他学科知识时并没有强调主次之分,给人以一盘散沙的印象,但他在不同文明、民族间的相互印证和相互阐发中坚持平等性和有效性原则,得出了许多独特的、多元化的研究结论,由此产生的各种话语交错共生,使得各种艺术门类、各学科之间真正实现互证、互动、互补.这足以构成一支立体交叉的东西方文学双向交流的交响曲,给后来者留下深刻而丰富的启示.因此,林语堂完全有理由被视为中国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先驱之一.
[参考文献]
[1]胡亚敏.比较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p23.
[2]徐訏.追思林语堂先生[A].施建伟.幽默大师:名人笔下的林语堂,林语堂笔下的名人[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p26.
[3]傅文奇.近十年来林语堂研究的统计与分析[J].福建论坛,2006(5):p102~105.
[4]阎开振.林语堂与比较文学[J].淄博师专学报,1996(4):p46~49.
[5]高小刚.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p96.
[6][15][17][19][20][29][74][78]林语堂.无所不谈合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p8,p197,p202,p227,p233,p429,p310~311,p258.
[7][27]王兆胜.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p29,p155.[8][80]林语堂.科学与经书[N].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1923-12-01,p21~24.
[9]冯智强,朱一凡.编辑出版家林语堂的编译行为研究[J].中国翻译,2011(5):p32.
[10][11][12][13][16][63][64][65][66][68][69][70][71][73][88]林语堂.中国人[M].郝志东,沈益洪,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p164,p164,p167,p180,p179,p217~218,p217,p221,p236,p184,p186,p223,p223~227,p227,p208~209.
[14][18][24][25][72][77]林语堂.行素集,披荆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p180,p180,p244~245,p181,p42,p185.
[21][2
比较文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62][83]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华艺术出版社,2001.p10,p15,p35,p122,p45,p123,p123,p127,p26~27,p134~136,p138,p135,p146~147,p148,p150,p159,p159~
160,p364,p169,p71,p45,p5~10.
[50][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p114.
[51][60]林太乙.林语堂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p151.
[52][53][54][55][59][61][87]林语堂.从异教徒到基督徒[M].谢绮霞,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p23~24,p8,p20,p15,p31,p28,p213,p121.
[56][79]林语堂.林语堂自传[M].工爻,张振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比较文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与林语堂的比较文学跨学科视域相关论文摘要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