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吏部论文范本,与宋代官凭文书告身的管理机构官告院相关论文格式模板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吏部论文格式模板,关于宋代官凭文书告身的管理机构官告院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吏部及人事档案及系统工程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吏部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绫纸人、守缺供预书绫纸人、守缺绫纸库告身案等名目.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整顿官告院吏员,大致情况是:第一,私名待阙人32人,从其中选择7人为正名人,需在舍人院试写官告加以考核,然后依例填缺;第二,额外正权贴番9人,官告院学写官告作为考核,以补正贴番额;于守缺绫纸库告身案中递补绫纸库告身案,8人中选4人,此类人不用习写官告;第三,供预书绫纸1人,守缺供预书绫纸1人,守缺告纸库告身案8人,在舍人院习学账籍公事、供应法物,不必学写告身.经整顿后,确定名额为35人,其中正名人15人,守缺私名人20人.其余人员辞退或隶绫纸库.元丰官制改革后,官告院吏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守当官、贴书、楷书等名目.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官告院定员29人,其中主事1人,令史1人,书令史3人,守当官5人,贴书7人,楷书12人.2.3官告院的下属机构.官告院下属机构主要是绫纸库.绫纸库始建于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负责管理告身书写材料和装裱材料.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吏部考功司绫纸库并入官告院绫纸库.此后,给授官员考牒所用绫纸也由官告院绫纸库提供.最初绫纸库由三司军将1人为专知官,淳化五年(994年)又差内侍1人管勾.绫纸库的吏员开始由吏部差令史、书令史2人~3人,差遣制盛行之后,有绫纸库告身案、守缺绫纸库告身案、供预书绫纸人、守缺供预书绫纸人等名目.其主要职责一是管理绫纸、褾轴等材料,制定出材料的规范标准,令生产部门按标准生产.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八月诏官告院绫纸库“令三司与提举司定诸色绫罗纸、褾轴各三副,印押充样.分留两作坊及本院,每送纳之时,将元样比类交纳”.二是准备“预书绫纸”.所谓预书绫纸,是按接受告身人员不同品阶和不同任用性质把告身用纸连接并加以装裱.三是接收获得告身人员交纳的朱、胶、纸、轴钱.掌“用朱、胶、绫纸钱物,差三司军将一人为专知官,应兵、吏部、司封合纳绫纸钱并本库收掌,旋送左藏库”.左藏库为宋代国库,主管天下税赋收缴,提供官员俸禄和军费开支,等等.所以,绫纸库把收缴的绫纸钱交左藏库收掌.
3官告院的职责
3.1告身的书写、用印、装裱、给付,均由官告院负责.宋代有品的官员给告身,自九品至一品公卿,“凡除授告命,必由院以给之”.但是,针对宋代不同类型的告身,官告院所起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据笔者初步考查,册授告身不经官告院,翰林学士撰写册文,中书门下直接授册.制授告身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白麻内制,由翰林学士
关于吏部论文范本
从宋代行政立法上看,凡“立后妃、封亲王、皇子、大长公主、拜三师、三公、三省长官”用册书.但实际操作时,只有后妃用册.“皇后当降制诞告,不装告身而用册”.册书以竹为书写材料,不用装裱告身,拜授时有隆重的礼仪,因此不必经过官告院.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张美人进号贵妃,翰林学士宋祁撰写制书,“径取官告院印用之”.制授比册授要低一个档次,张美人“方爱幸,冀行册礼,得告大怒,掷地不肯授”.宋祁因此被贬知许州.
凡立后妃、封亲王、拜宰相、枢密使、三公、三少、除开府仪同三司、节度使,用白麻内制,由翰林学士撰写制书.“凡制词则授閤门宣读,学士院受而书之,送中书结三省衔,官告院用印,然后进内.”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授范纯仁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告身,即为拜相告身.范纯仁告身全长635厘米,宽25.4厘米,由17张“色背销金花绫纸”连接而成,有两处押年月日处各有4颗官告印.由外制中书舍人命词的制授告身、敕授告身和流内铨试判的奏授告身,也由官告院吏员书写告身,并用印、装裱.官告院于淳化四年(993年)即“置写告令史十人,须书札精熟者”.“每日轮令史二人,将预书绫纸于舍人院写(吉)急切官告,令当直赴制告点检,不得漏泄.其吏部选人除官,亦令甲库实封,敕送官告院,写告毕,送本院长官看读无误,即置历给付.”其中,于舍人院写告的,即属于制授告身和敕授告身,吏部选人除官,于官告院写告的,即属于奏授告身.一般奏授告身相关文书到官告院后,“限七日,官告院出给官告”.
3.2管理告身的书写材料与装裱材料.官告院之绫纸库负责管理告身的书写材料与装裱材料.宋代告身所用材料之规范、装裱之考究,不仅超过以往历代,亦为而后诸朝所不及.宋代的告身格记录了不同品阶、不同任职形式、不同任用性质官员所用的不同书写与装裱材料.就笔者已掌握的材料看,相对完整的宋代告身格有5种:太祖乾德四年(966年)格(《宋会要辑稿》)、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格(《宋会要辑稿》、《职官分记》)、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格(《宋会要辑稿》)、英宗治平(1064年~1067年)格(《春明退朝录》)、徽宗大观(1107年~1110年)格(《宋史职·官志》).元丰官制改革前,以咸平格与治平格相对完整,具有代表性,应用时间较长.元丰改革后至南宋,所用一直为大观格.综合上述材料看,官(含职事官、阶官)、职、爵、勋、赠官告身用绫纸,内外命妇用罗纸.从纸的质地、花色看,有白背、色背、是否销金和销金的花色等区别,从纸的规格看,有大、中、小的区别,从数量上看,从低到高5张~18张不等.轴的材质分犀、玳瑁、牙、角、木五种,规格有大、中、小之分.褾袋有晕锦、法锦、大、中、小锦、盘球锦、黄花锦等.另外,还有带、网、錔等饰物.上述材料主要由文思院生产.文思院设置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掌金、银、犀、玉工巧之制,彩绘装钿之饰,若舆辇法物、器物之用”.宋政府为了防止民间仿冒或服用制造官告材料,采取许多防范措施.一是依法治罪.绍兴六年(1136年)二月诏书说伪造绫纸度牒依诈为制书法治罪[30].二是奖励告发者.宣和元年(1119年),“虑民间私辄仿效织造及贩卖服用,当立法禁止.今拟条项:诸官告院制造告身、法物应用绫锦,私辄仿效织造及贩卖服用者,许人告,赏钱三十贯”.三是令文思院在绫纸织造上体现出特色.由于官告院所用绫纸花样不一,容易伪冒,下令文思院别织一体花样,并在绫上织出字号专门用于官告,如有仿效制作之人加大打击力度.乾道五年(1169年),干脆让文思院在绫纸上织出“文思院制敕绫”6字,以杜绝伪冒.
3.3掌书写、装裱告身所用的朱、胶、纸、轴钱的收取.自唐代以来,获得告身的人员要缴纳一定数量的朱胶绫纸钱.但是,具体纳多少,是否免纳或有条件免纳,历代都有不同规定.宋代的情况大致是:第一,文臣太中大夫(从四品)以上、武臣观察使(正五品)以上免纳,文臣中散大夫(从五品)、武臣遥郡刺史(从五品)以上二十贯,文臣朝奉大夫(从六品)、武臣武翼大夫(正七品)以上十五贯,文臣通直郎(正八品)、武臣修武郎(正八品)以上十贯.第二,封赠官自三公至修武郎七贯五百文至一贯五百文不等.第三,命妇告身.内命妇免纳,外命妇学士以上母妻免纳,余官缴纳.第四,低级官员.幕职州县官免纳,选人除官小绫纸纳五百文,中绫纸纳一千文,选人料钱十贯以下不纳.第五,根据宋政府的财政收支情况,可能有所增减或免纳.比如绍兴七年(1137年),由于政府财政困难,百官绫纸钱增加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赠官则增加一倍.淳熙元年(1174年)由于财政状况好转,则下令文武臣转官、初补、循资、叙复、封赠之类“合纳绫纸钱并与免纳”.
主管官告院官是告身授给的第一责任人.宋室南渡之后,由于文书失坠,在告身上作弊的情况比较普遍.绍兴十三年(1143年),中央政府责令在告身的年月日前书主管院官名衔,以防假冒.官告院主管还参与官员任用其他环节的管理.据《宋会要辑稿·选举》记载,主管官告院官多次参与流内铨选人试判考试的试卷阅审工作.另外,作为中央政府的重要文官,官告院主管还有权参政议政,影响中央政府的决策.
(作者单位:河南教育学院来稿日期:2013-10-16)
关于吏部论文范本,与宋代官凭文书告身的管理机构官告院相关论文格式模板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