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业指导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民族院校硕士生就业观念比较相关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就业指导方面论文怎么写,关于民族院校硕士生就业观念比较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就业指导及研究生及就业难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就业指导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期,见表3.从上表的统计数据中,我们清楚得看到大多数的研究生都将自己的薪酬定位在3000-5000之间,而选择“2000以下”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研究生仅各1名.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对于研究生薪酬的大致水平,同时还反映出民族院校研究生对于薪酬的要求趋于理性化,但不可否认薪酬仍然是影响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
(四)就业信息获取途径的选择
研究生对就业信息获取途径的选择影响着最终就业面的宽窄,也从侧面反映出研究生对就业信息获取途径的传统观念.据调查显示汉族和少数民族研究生获取求职信息的主要途径都是求职信息网、招聘会、家人或朋友介绍.通过网络获得求职信息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尤其是在高素质人才中更加常见,因此,在汉族研究生和少数民族研究生中它都居于首位,见表4.
(五)就业指导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解决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有必要对其就业指导的需求做以深入了解,以便提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和研究生需求的就业建议.结果发现,汉族研究生认为当前最需要的就业指导是“用人单位信息”、“应聘技巧”和“职业规划辅导”,依次占63.9%、54.2%和36.1%;而少数民族研究生认为当前最需要的就业指导是“用人单位信息”、“应聘技巧”和“专业出路”,均为43.9%,汉族与少数民族研究生认为当前最需要的就业指导基本一致.据此得出,研究生对“用人单位信息”和“应聘技巧”就业指导都是普遍需要的,但学校往往会忽略这方面的就业指导.
三、问题原因分析
(一)质量逐渐下滑
调查中发现研究生知识储备普遍不足,八成以上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研究生都对专业缺乏信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研究生数量的增加,使得一些导师要同时带十个或者十几个学生,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导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力,致使每个学生得不到针对性的指导;另一方面一些研究生的自我约束力不足,习惯了以往被动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加上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心态比较浮躁,缺乏主动静心学习、潜心做学问的意识,读研究生的目的只是为了毕业后能找一份体面的工作.
(二)就业信心不足
问卷显示,汉族研究生比少数民族研究生更加缺乏就业信心.有32.6%的汉族研究生对就业前景持悲观态度,而少数民族仅占9.1%.其主要原因:(1)民族院校汉族研究生大多不愿意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就业,往往选择到经济发达地区就业;(2)民族院校自身的局限性,使得民族院校汉族研究生与其他院校研究生相比优势不大;(3)由于大多数的少数民族研究生有丰富的基层生活经验,使得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比汉族研究生更加坚强、更具信心.
(三)就业选择比较单一
这一现象在少数民族研究生中表现尤为明显.一方面,许多少数民族研究生家都在农村或乡镇,工商业并不发达,认为其他就业方式风险很大,只有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才更加稳定和可靠,“旱涝保收”而且体面.另一方面,受“学而优则仕”传统思想影响,一些研究生把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作为就业的唯一选择,认为只有在国家机关工作才有前途,如果会处理人际关系,运气好的话在仕途上还会有很好的发展.由此出现了千人甚至万人挤公务员这个“独木桥”的局面,而另外一些行业则无人问津.
(四)缺乏就业指导
问卷调查过程中,发现在选择“最需要的就业指导”时,大多数汉族和少数民族研究生都选择了两项以上的就业指导内容,并且出现许多全选的问卷,这充分的说明研究生在就业指导方面存在很大不足,这种不足主要是由于职责的不明确,学校认为就业指导只是其附带工作,主要还应由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提供,而政府则认为就业指导是学校的本分.在这种职责不明确的情况下,就很容易造成就业指导的缺位.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就业指导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学院论文、研究生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44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参考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参考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四、对策及建议
(一)突出民族院校研究生培养特点
(1)根据民族院校自身办学特点,科学规划研究生培养重点和专业设置,充分挖掘各民族研究生的潜能,因材施教,因需施教,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可用人才;(2)适当压缩研究生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学术性和专业技术性研究生比例.在充分考虑民族院校研究生情况的基础上,增加专业技术

关于就业指导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
(二)提振民族院校研究生就业的信心
由于汉族研究生与少数民族研究生缺乏就业信心的原因有所不同,因此要解决民族院校研究生就业信心的问题就必须对少数民族和汉族研究生区别对待.一方面,应加强汉族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同时鼓励汉族研究生扎根西部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另一方面,还应着重增强少数民族研究生就业的信心.通过提高少数民族研究生普通话水平,加强各民族研究生的交流与联系,转变思想,开拓不同的就业方向,从而增强民族高校研究生就业信心,也为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三)扩大民族院校研究生跨区域交流
民族院校要立足老少边贫地区现状和未来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培养紧缺人才和具有各民族特色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还要放宽视野,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培养高素质人才,不断扩大人才交流渠道,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以“别人无我有,别人有我优”的理念增强其在国内甚至国外的竞争力,为民族院校研究生开辟就业的新道路,以实现民族院校研究生合理流动,供需良性互动.
(四)建立民族院校研究生创业平台
一是以就业信息网络化为基础.就业信息的获取在就业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有关就业信息的网站很多,但针对民族院校,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网站几乎没有,因而建立民族院校就业的信息平台更显重要;二是建立研究生创业合作平台.如在城市新区或经济开发区建立研究生创业园区,为民族院校研究生提供创业平台,增加其与高素质人才的创业合作机会,使民族院校研究生的创业更具特色,更有竞争力;三是完善研究生就业保障制度.国家应建立研究生就业服务中介组织,为研究生提供就业服务,引导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解决研究生就业,对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研究生在融资贷款、税费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和优惠.
(五)加强民族院校研究生就业服务
应明确将研究生就业指导纳入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部分,进一步的规范化.一方面,针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研究生就业观念的保守性学校应开设相关课程,使其对其他的工作岗位更加了解,能够更加客观地判断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不再盲目选择政府机关.另一方面,汉族研究生存在对某些工作的偏见,对此民族院校应以转变思想为突破口使汉族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不同的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海萍.研究生就业市场壁垒及其消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4).
[2]李乐.高校研究生就业观调查报告——以新疆大学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07(18).
作者简介:文茜茜(1988-),女,甘肃陇南人,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12级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
该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daxuebiyelunwen/05042922.html
关于就业指导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民族院校硕士生就业观念比较相关论文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