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学相关论文范文素材,与定量的反思与重构相关发表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语言学相关发表论文,关于定量的反思与重构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语言学及什么是及定量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语言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或‘大小’的问题?但现在一些研究者对定性研究不甚在意,对定量研究却情有独钟,无论什么研究课题一上来就想先贴上个‘定量研究’的标签,以显示‘实证’、‘权威’,却对‘有无’或‘是否’这一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搞清楚,实际上辛辛苦苦研究的有可能是一个伪命题.”〔30〕朱佩娴所说的定性定量研究和我们上面论述的定性定量研究不太一样,我们同意她所说的“有无”和“是否”的问题是不需要通过定量研究方法来解决的,也就是“前提”与定量研究无关,只有在“前提”基础上的“结论”才需要运用定量研究.美国学者劳伦斯·纽曼说过:“最好的研究常是结合两大研究类型——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特点的作品.”〔31〕但笔者认为,不是所有的研究都需要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以语言学为例,如语素、词、短语、反义词、成语、比喻、拟人等所有基本概念都不需要定量研究,只有语素的多少、反义词的多少等问题才需要运用定量研究.目前很多学术期刊特别热衷于定量分析的文章,似乎一有数字统计,文章的科学价值就提高了,定量研究的作用被夸大了,这不是科学的研究态度.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原序》中曾说过:“当我作归纳的研究工夫时,常守着一个规则:‘例不十,不立法’.”〔32〕王力认为:“所谓区别一般和特殊,那是辩证法的原理之一.在这里,我们指的是黎锦熙先生所谓‘例不十,不立法’.我们还要补充一句,就是‘例外不十,法不破’.我们寻觅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不免要遭遇一些例外.但如果只有个别的例外,绝对不能破坏一般的规律.古人之所以不相信‘孤证’,就是这个道理.例外或孤证当然也有它的原因,但是那往往是一种偶然的外因,例如传抄之误.”〔33〕我们认为黎锦熙先生的观点是正确的,“例不十,不立法”的意思是说,不到十个例子,不设一条语法规则,尽可能从更多例子中寻找共性,语法规则当然不能一个例子设一个了,这是一种枚举归纳推理,“列举的数量越多,考察的范围越广,枚举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34〕.而王力先生“例外不十,法不破”的观点值得商榷,“例外”只要有一个,“法”就破,这也属于枚举归纳推理,“由于枚举归纳推理的结论是否可靠,关键在于有没有发现反例,因此在尽可能地列举事例后,注意考察一下有无反例是极为必要的.如果有一个反例,就不能推出一般结论”〔35〕.
定量分析还有一个作用是防止犯“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例如,在论述某个事情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举极个别的例子,网上经常可以看到大学生回
关于语言学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五、定量研究的方法
朱佩娴认为:“强调定量研究需‘三思’,并不是要否定定量研究.事实上,在大多数研究中,研究者既要作出‘有无’或‘是否’的判断,又要作出‘多少’或‘大小’的分析,这就需要研究者能恰到好处地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综合起来.”〔36〕我们同意这个观点,定量研究要注意方法.
首先,定性研究是基础.所有的定量研究要有一定的前提,以语言学为例,所有的专书词汇研究,必须搞清楚什么是词,否则结论是不科学的.目前学术界的很多词汇定量研究忽视了这个问题,笔者不揣鄙陋,曾提出了汉语双音词判定的语法意义标准,对现代汉语双音节介词的范围进行了重新计量.〔37〕
其次,公开定量分析过程.要得出科学的结论,前提正确很重要,其次是定量分析过程要正确.以语言学为例,假定双音词的概念是明确的,由于数字统计出错,会导致结论不一.词的判定是语法学界公认的百年难题,不是每个问题都搞清楚了才可以定量研究,这就要求所有的专书研究应该详细展现所有词汇的定量分析过程,有待以后的研究者在新的双音词判定标准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数据修正.所以说,无论前提是确定还是不确定,都是公布定量分析过程.定量分析是自然科学的常用方法,即使运用到社会科学领域,也要遵循自然科学的可重复性实验的规律.研究过程只有方便并经得起其他研究者的验证,才是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而目前的专书研究,大都是给出最后的统计数字,部分地列举一些例子,根本无法进行重复性实验,我们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所有的统计分析必须公布统计标准和统计过程,否则统计结论不科学,这也是目前很多部门的统计数据不能令人信服的原因.
六、结语
通过对定量研究的反思与重构,我们发现学术界有一股很不好的风气,习惯跟风,其根本原因在于对问题缺少深入的研究,对待科学的问题缺少科学的研究态度,这种倾向应该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11〕〔13〕〔22〕〔30〕〔31〕〔36〕朱佩娴.“定量研究”需三思〔N〕.人民日报,2011-09-15.
〔2〕〔6〕〔9〕〔17〕〔25〕〔26〕苏新春.词汇计量及实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7,11,9-11,7,9,16.
〔3〕〔7〕〔10〕〔18〕〔19〕〔20〕赵家祥,聂锦芳,张立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59,159-160,157-158,159.
〔4〕〔16〕〔24〕唐钰明.定量方法与古文字资料的词汇语法研究〔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1,(4).
〔5〕〔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2〕〔14〕〔1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216.
〔21〕李德鹏.“介词+了”及相关现象考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2).
〔23〕郭锡良.1985年的古汉语研究〔J〕.中国语文天地,1986,(3).
〔27〕程湘清.试论上古汉语双音词和双音词组的区分标准〔J〕.东岳论丛,1991,(4).
〔28〕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87.
〔29〕杨吉春.汉语反义复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33.
〔32〕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3〕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23.
〔34〕〔35〕南开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逻辑学基础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57.
〔37〕李德鹏.现代汉语双音节介词成词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谢科)
关于语言学相关论文范文素材,与定量的反思与重构相关发表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