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范文

关于史学理论类论文范文例文,与史学批评推动史学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史学理论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史学批评推动史学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史学理论及史学及批评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史学理论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6377;三个方面的功用:一是从政治理想角度而言,《春秋》达“王道”,是“王道之大者也”;二是从人事角度而言,《春秋》善“治人”,“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三是从社会伦理角度而言,《春秋》明“礼义”,是“礼义之大宗也”,举凡君臣父子必当“通于《春秋》之义”.以上参见司马迁:《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59年.这就把《春秋》的经世作用及其政治意义论述得更加清晰、透彻.司马迁还明确指出:“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司马迁:《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59年.很明显,司马迁把孔子作《春秋》与汤伐桀、武伐纣以及陈涉反秦等史事相提并论,“同样看做是对于失道政治的一种否定力量,这就把《春秋》的政治功能强调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了”.赵伯雄:《春秋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58页.继司马迁之后,东汉荀悦进一步明确了史书鉴政的价值.他在所撰《汉纪》一书中多次强调其书“有法式焉,有鉴戒焉”、“得失之轨,亦足以鉴矣”,分别参见荀悦:《汉纪·序》、《汉纪》卷30《孝平皇帝纪》后论,中华书局,2002年.表明其撰述旨趣是为政治统治提供鉴戒.诚如白寿彝先生所讲:荀悦“一再在全书的首尾指出鉴戒之意,可见他编《汉纪》是有明确政治目的的.”白寿彝:《司马迁与班固》,《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754页.可以看出,以史经世、以史资治的意义在荀悦这里体现得愈发直接、鲜明.

先秦秦汉时期关于史学功用的认识,还表现在史学对于人生修养和认识历史的重要价值等方面.先秦秦汉时期关于史学功用的认识,以及这时期史学批评所形成的其他史学理论问题,详见拙文《在史学批评中认识史学——试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早期发展的路径》,《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2期.尽管这一时期人们的认识并不自觉,并不成熟,但毕竟反映出人们已经意识到史学的重要性,并开始思考和探索.

综上,先秦秦汉时期的史学批评已经涉及一些基本的史学理论问题,成为推动史学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史学批评与历史认识的发展

史学批评不仅推动了史学理论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对于推动人们认识客观历史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作用.这种作用在先秦秦汉时期就已有所显现,主要表现在何休的“三世说”这一历史观念的提出.

何休的“三世说”是关于历史进程之划分阶段的一种认识,在中国古代历史思想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这一历史观念提出的主要前提,则是《公羊传》对《春秋》“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这一处理史料原则的阐发与评论.

关于“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公羊传》在三处解释具体事例时讲到这一问题,其文一一如下:

《公羊传·隐公元年》解释《春秋》“公子益师卒”的记载说:“何以不日?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这就是说,《公羊传》认为公子益师卒之事距孔子作《春秋》时年代久远,故而孔子没有写下他死亡的具体日期.

《公羊传·桓公二年》就《春秋》“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的记载作了如下解释:“内大恶讳,此其目言之何?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这里,《公羊传》指出《春秋》的记事原则是对于国内的大恶要用讳辞,而此处却标明桓公“以成宋乱”之恶,是因为此事距孔子作《春秋》时久远,属于传闻之世,故而没有为桓公隐讳.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解释《春秋》为何上起隐公时指出:“《春秋》何以始乎隐?祖之所逮闻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即《春秋》之所以上起隐公,是因为祖辈们所知道的事情是从这里开始的.

通过以上这三个具体事例,《公羊传》阐发了《春秋》处理史料的原则,即将史事的来源按照时期的先后,分为所见、所闻、所传闻三类,从而采取不同的表述和说法,这实际上表明了孔子对于历史记载的认真态度.同时,其中还蕴含着一种朴素的划分阶段的观点,即“不把春秋时期二百四十二年视为凝固不变或混沌一团,而看作可以按一定标准划分为各自显示出特点的不同发展阶段”.陈其泰:《清代公羊学》,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15页.汉代著名的春秋公羊学家何休正是在《公羊传》所评《春秋》史料处理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发挥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三世说”.

何休首先对《公羊传》提出的“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作了详细的解释:

所见者,谓昭、定、哀,已与父时事也;所闻者,谓文、宣、成、襄,王父时事也;所传闻者,谓隐、桓、庄、闵、僖,高祖、曾祖时事也.异辞者,见恩有厚薄,义有深浅.时恩衰义缺,将以理人伦、序人类,因制治乱之法.故于所见之世,恩已与父之臣尤深,大夫卒,有罪无罪皆日录之,“丙申,季孙隐如卒”是也.于所闻之世,王父之臣恩少杀,大夫卒,无罪者日录,有罪者不日,略之,“叔孙得臣卒”是也.于所传闻之世,高祖、曾祖之臣恩浅,大夫卒,有罪无罪皆不日,略之也,“公子益师、无骇卒”是也.《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休解诂,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2200页.

这里,何休一一指出了所见之世、所闻之世、所传闻之世的对应世代,并举例说明它们在书法上的不同特点.在何休看来,所见之世,即昭、定、哀三世,是父辈时事,时代较近,恩厚义深,所以大夫去世,不论有罪无罪都写明日期.所闻之世,即文、宣、成、襄四世,是祖父时事,时代较所见之世为远,恩义稍减,所以大夫去世,无罪者写明日期,有罪者则略之.所传闻之世,即隐、桓、庄、闵、僖五世,是高祖、曾祖时事,时代久远,恩薄义浅,所以大夫去世,不论有罪无罪都不记日,一概略之.显然,何休是从时代远近、恩义程度的深浅来解释《春秋》书法的不同.在详细解释的基础上,何休继而提出了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三世说”,他讲道:

于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用心尚粗觕,故内其国而外诸夏,先详内而后治外;录大略小,内小恶书,外小恶不书;大国有大夫,小国略称人;内离会书,外离会不书是也.于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书外离会,小国有大夫,宣十一年,“秋,晋侯会狄于欑函”,襄二十三年,“邾娄鼻我来奔”是也.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休解诂,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

1 2 3 4

关于史学理论类论文范文例文,与史学批评推动史学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

编辑出版专业毕业论文

电大毕业论文要求

大学生就业难的论文

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

电工毕业论文

投资学毕业论文

视觉传达专业毕业论文

油画毕业论文范文

安卓毕业设计

大学生就业心态

史学批评推动史学(3)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