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范文

大学生类有关论文范例,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成因探究相关论文答辩

本论文是一篇大学生类有关论文答辩,关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成因探究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学生及大学生政治及政治理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大学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政治权力”始终怀有一种畏惧的心理.因此,他们对政治生活持有冷漠甚至躲避的态度,政治认知水平较低,这是长久以来祖先对政治参与认知的真实写照.

近现代以来,臣民思想在中国依旧根深蒂固.“反右运动”、“文化大革命”等事件加深了父辈对政治参与的认知偏见,极大地削弱了他们的政治参与热情,当这种偏见逐渐固化后,便不知不觉地注入到家庭教育中,深刻影响到子女的政治参与心理,导致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不强.家长们经常给子女讲述“以强凌弱”、“贪污腐败”等不良社会风气,这也导致了大学生的政治言行谨小慎微,他们认为政治参与是“强出头”,更倾向于“安分守己”地生活,导致他们缺乏主动参与政治的热情.

二、学校教育载体

从上学开始,学生基本就会过上“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除了家庭,学校便成为他们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因此,学校教育成为家庭教育的延续和升华.学校的政治教育理所当然地会对子女产生影响.然而,大部分学生除了在学校里学习政治课程,几乎没有机会接触政治,仅凭课本上学来的政治知识是极其有限的,尚不足以让学生对“政治”具有清晰且直观的认识,更不能奢求他们形成政治参与意识了.

伴随着市场浪潮的推进,学校的教育日益功利化,招生质量与考试成绩直接挂钩,导致小学追求“名牌初中”升学率,初中追求“名牌高中”升学率,高中追求“名牌大学”升学率,而大学教育迫于社会压力,则必然追求学生的就业率.在这种目的性极强的学习环境中,“政治”已成为学校提升知名度过程中一门微不足道的课程,除了文科考生因为考试压力不得不重视政治课的学习,其他学生对“政治”已经变成了对政治理论的死记硬背和对时事热点的功利关注.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只不过是学生追求学分的必修课程,这必然会让人们对政治事件的认识非常片面,不利于科学提升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

学校在对大学生政治兴趣和政治信仰的培育方面并未尽到应有的责任,由此导致当代大学生基本政治素养缺乏、政治参与意识不强.由于本文主要探讨“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培育”,因此将主要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展开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对激发和唤醒大学生的政治意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期待着在政治意识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加强政治参与意识的培育,但是现阶段的教育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践的推进和缺乏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机制两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践推进

如果说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高校政治意识的启蒙,那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关涉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有效的实践推进,主要表现为三点:教育方式的单一化、教育内容的滞后性、教师素质尚待提高.

1.教育方式的单一化.从小学开始,老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就是“我说你听”的方式,直到大学还没有任何明显的改观.老师在讲台上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而学生对于老师所讲的内容只有被动地接受,而没有独立且发散的思考.这种单一呆板的教育方式,显然忽略了学生的参与意向,不仅令大部分学生对课程产生反感,更无法有效培育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老师对于学生的课程考核也仅限于论文和考试,不能深化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的认知.当教育内容不能进入情感世界,就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种缺乏了情感的单一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大学生形成对政治的理性判断力.

2.教育内容的

关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成因探究的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大学生类有关论文范例
;滞后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我们会发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材内容与多年前相比并无显著变化.改革开放30余年来,国家的政治体制与政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却依旧原地踏步,未能与社会同步发展.随着时展、社会变迁和技术进步,新挑战不断涌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呈现一定滞后性.同时,课程缺乏社会实践的相关内容,也使学生认为学习此类课程没有实际效用.这直接加剧了大学生政治参与认知与行为的偏差,导致他们对政治参与的冷漠.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侧重于政治价值与道德教化,却没有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导,缺乏时效性与针对性.这种单纯的重道德教育的方式,沿袭了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的政治思潮,未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和与时俱进.

3.教师素质尚待提高.俗话说,“好笋出好竹,好师出好徒”.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传播者,教师肩负着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重任.然而大部分教师除了对课本知识驾轻就熟以外,自身的政治素养还略显不足.他们无法将课本知识与政治实践有效联系起来,对当前的政治形势也没能形成理性认识,对学生过激的政治倾向与行为没有正确与合理地引导.好的老师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如果连老师自身都无法为学生树立典范,那老师所教授的课程就无法吸引学生的普遍重视与广泛参与.教师政治素养的不足严重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发挥,阻碍了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的提高.(二)缺乏学生政治素质培养机制

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和感召作用.在政治活动中,政治文化应当发挥其独有的功能.“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影响着政治体系中每一个政治角色的行动”.[3]26可见,政治文化是通过政治社会化而形成的一套关于政治活动的心理取向,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认知等要素.参与型的政治文化能够为大学生参与政策的制定提供良好的氛围,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

近年来,国家的政治文化有了较大发展.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这说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及时做出调整,缺乏相应的学生政治素质培养机制,忽视了学生政治意识的培育.“公民政治参与途径不多,政治参与形式单一,参政渠道不够畅通,政治参与的规则和程序不够健全.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设置的一些政治参与渠道、制定的政治参与规则和程序,不少是形同摆设,并未使之制度化、法律化和具体化,不少公民无法真正、有效地参与国家和地方事务,致使许多公民的参政热情受到冷遇和打击,影响了整个社会政治参与水平的提高.”[4]192政治素质培养机制的缺失是导致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不足的重要原因.这主要表现在学校社团缺乏系统组织、高校党员活动开展不力、共青团的示范作用不强.

1.学校社团缺乏系统组织.在大学校园中,社团组织是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大部分学校的社团组织,文艺、体育类的社团不胜枚举、比比皆是,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然而,绝大多数学校都缺乏与政治相关的社团组织,这是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冷漠的又一直观反映.纵使大学生拥有一定的政治参与热情,却没有“用武之地”,缺乏参与政治生活、施展政治才华的广阔平台.

2.高校党员活动开展不力.虽然近年来高校学生入党人数逐年递增,但党员的政治活动却

1 2 3 4

大学生类有关论文范例,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成因探究相关论文答辩参考文献资料:

找人写毕业论文

酒店毕业论文

检验专业毕业论文

遗传学毕业论文

汽车维修毕业论文

大学生就业数据

大学生如何写毕业论文

今年大学生就业

未就业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条件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成因探究(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