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能源汽车类论文范文集,与汽车企业如何破解新能源汽车困局相关毕业论文网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新能源汽车类毕业论文网,关于汽车企业如何破解新能源汽车困局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发展及新能源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新能源汽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多数都是小作坊式的经营,没有形成规模,这样的一般企业竞争能力不足,对未来企业的规划不明了,只是一味的开足马力生产这一种单一的产品;其次,汽车电池内部设计一味的靠国外的落后技术进行生产,企业没有自己的创新技术研发中心,没有一个完整的企业创新战略发展设想,生产的电池产品具有使用寿命短,价格高、维护难等缺点.这些都需要企业在以后的发展过程做出进一步的改改进.(2)如今,天然气汽车应用逐渐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在各个城市的大街上都会看到标有CNG的车辆.现今天然气汽车主要应用在城市公交和出租车上,他们为减少石油的使用,保护空气的洁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我们仍需注意到,天然气汽车发展总体上是很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人主观意识的影响,思想不够先进,没有为天然气汽车发展营造出一个好的环境,很多生产企业仍然是按照计划经济产业进行生产,而政府管理部门对这种项目支持力度不大,互相推脱责任,只是天然气汽车开发部门一头热,发展缓慢.2、创新能力薄弱
中国是一个自主创新能力比较低下的国家,在各行各业有自己自主创新的专利很少.许多技术和工艺往往采用的都是国外落后的淘汰的技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也不例外.就车企研发制造的角度看,电池技术的创新与否是新能源汽车能否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现有电池驱动系统体积庞大,最轻的也有200多公斤,并且使用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不长,造价偏高.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能否完成包括电池在内的科学技术创新,是影响新能源汽车壮大发展的重要因素.
3、配套服务滞后
首先,汽车充电加气的地点太少.据有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国家在新能源汽车试点共建立了243个充电站,超过1000台的充电桩,但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仍是杯水车薪.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你驾驶着一辆电动汽车,走到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汽车没电了你的感觉是什么,若果能及时充电,但要耗费5-6个小时在充电上,你又是什么感觉呢,而对于汽车电池的更换,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如换一块手机电池一样简单,电动汽车的电池重量至少在200公斤以上,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来更换电动汽车电池是万万办不到的.所以说在和燃油汽车的加油方便,零部件更换简便,维修点多等优点比较起来,许多人就会打消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想法.因此,怎样优化电动汽车的网络优化布局,提高电池充电效率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新能源汽车这种新型产品的售后维修,二手专卖,到最后的报废处理也需要出台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
五、针对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出现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1、发展需政府大力扶持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这个时期的政府要把视野放宽,坚持不懈地推动新能源汽车事业的发展,让市场看到政府支持力度的决心和毅力,扩大试点规模,在更多的城市推行新能源汽车.
对于消费来说,政府应该让消费者觉得新能源汽车的价位合理,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因此,在不违背各方利益的前提下,政府应该尽量缩小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之间的差价.为了能够让新能源汽车更好的走到老百姓的实际生活中去,政府部门下大力度实施了汽车补贴制度.与家电下乡等优惠政策一样,如果在试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话,国家和当地政府会向购买者发放5-6万元不等的汽车补贴,这样的补贴力度会吸引到很多超前的消费者购买.除了补贴政策,国家在减免税务方面也是做出了很大的努力.2011年12月31日,国家财政部、工信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不属于车船税征收范围的纯电动燃料电池乘用车车型目录》,规定了49个产品型号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船税,这说明国对于发展新兴能源汽车的扶持决心.
2、企业立足自我研发,加入基建合作
上文论述了,我国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电池等很多核心零部件技术都依赖于进口.据有关人员透露,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很多核心技术都被国外集团所垄断.因此,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中之重是要自助研发高效、轻便的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汽车制造企业、高校学院的研究机构要与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进行互利共赢式的合作,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高端人才的引进,建立属于本企业的研发中心,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内化成为适合本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
3、产业链中的保障系统同步发展
新能源汽车配套保障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繁杂的任务,它不用于传统的燃油汽车,驱动力靠的是电力.所以就对充电设备的网络布局有很高的要求,这些基础配套设施怎么能建设的更为高效经济,覆盖整个城市的角角落落,使得居民下车就能冲上电,不用浪费时间排队,是值得基础设施建设者应该慎重周密考虑的.例如,在公交总站应该设立方便车辆充电的充电站,对于出租车来说,可以根据自己所在位置,利用城市的电网系统到最近的区域进行充电.另外像电力供应、报废回收、车辆保险等也是摆在管理者前面需要改进和完善的问题.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都是一个缓慢、渐进、一点一点、慢慢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步登天.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遇到的瓶颈是技术难题,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呈观望态度.下一个五年的到来,也许像电池技术创新、充电技术、售后服务系统等问题的进一步解决,让消费者看到了车辆价格更加合理,也许会对新能源汽车更感兴趣.预计到2020年,当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各项技术趋于成熟时,新能源汽车才有可能成为主流选择.
参考文献:
[1]王欢.基于低碳经济要求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分析[A].2010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2]田令,张梦洁.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
[3]常青.国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及对策[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
[4]吴帆.汽车维修行业应对新能源汽车时代的策略[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5]胡建.新能源在车辆工程中的运用[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关于新能源汽车类论文范文集,与汽车企业如何破解新能源汽车困局相关毕业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