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管理世界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上市公司利益输送行为:一个文献综述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管理世界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上市公司利益输送行为:一个文献综述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管理世界及文献综述及利益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管理世界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0;工具.章卫东(2008)以2005年5月1日至2007年2月31日宣告定向增发新股预案的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的因素,并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短期股价的影响,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折扣率越低,投资者获得的超额累积收益率越高,从而实现利益输送.刘宇(2006)运用合理的假设,对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阐述了该行为对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等利益相关者财富的影响,并以武钢股份为例,揭示了定向增发行为对上市公司和流通股股东的财富具有侵蚀的现象.姜来等(2010)以国内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为样本,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的形成原因.研究发现,增发对象为大股东的定向增发有着更高的折价,定向增发是在一定程度上市对大股东上市公司的补偿.(二)现金股利与利益输送文献综述近年来上市公司巨额派现行为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按照Jensen(1986)的“自由现金流量”理论,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将多余的现金返还给股东,然后再去资本市场融资(如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举债或发行企业债券),是公司管理层主动接受市场监督、降低代理成本的表现,企业价值也会因此而提高.但是,最近国内学者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高派现”并没有提高公司的价值,反而变成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一种看似“合法”的利益输送形式.唐清泉等(2006)以沪深两市1998年至2003年上市公司中3613个样本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现金股利发放是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施利益输送一种重要手段;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多少明显呈正相关关系;第二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并不能对大股东利用现金股利实施利益输送进行有效监督;机构投资者作用也不明显.刘峰等(2004)以沪市上市公司截至2003年4月30日已公布2002年年度报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按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高低排序,选取前、中、后各50家作为样本,通过验证研究,他们发现上市公司的高派现实大股东实现利益输送的合法而有效的方式,而且在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不同的利益输送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朱滔(2009)以2004年沪市所有上市公司为原始样本,得到729家上市公司作为有效样本公司.研究发现,在我国资本市场制度背景下,现金股利都可能成为大股东利益输送实现的方式,当大股东具有较高现金流权,倾向于选择实施派发高额股利政策.袁淳等(2010)利用2002年至200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共4372个观测值,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现金股利和关联交易两种利益输送方式存在相互替代的现象,而且大股东不同持股比例下对关联交易与现金股利两种利益输送方式的选择也不同,为我国上市公司利益输送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肖珉(2005)以2001年至2002年度全部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得到421家有效上市公司样本.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不是出于减少多余现金的需要,而是与大股东套现的企图有关,这可能成为上市公司向控股股东输送利益的有效工具.徐治国等(2008)采用民营上市公司股权分置之前2004年和股权分置改革之后2006年的数据,共296家样本公司,把民营控制权结构作为自变量,分析了其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差异.研究表明:在股权分置条件下,现金股利成为民营控股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直接工具;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与现金股利呈“倒U”型的关系.李映照等(2010)以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为背景,选取了2008年完成股改的沪深A股共1151个样本公司,其中在当年宣告发放现金股利609家,不派现的542家.他们选择现金股利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是否还存在大股东利用现金股利进行利益输送的行为.后是否还存在大股东利用现金股利进行利益输送的行为.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大股东仍然依靠控股优势通过派发现金股利来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周县华等(2008)同样以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研究了驰宏锌锗的股利分配行为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关系.研究表明,驰宏锌锗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所进行的股利分配,严重侵占了中小股东的利益.李鑫(2007)以A股上市公司2001年至2004年的数据位研究对象,得到447有效样本.对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制度下现金股利过度投资约束功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程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无关;现金股利已被“异化”为大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一种手段.吴战篪(2007)利用三家客车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1年至2004年度的经营状况,研究发现客车行业上市公司股利分红动机是出于“利益输送”动机的,派发股利并不能提高股票的内在价值,甚至会导致流通股股价下跌.李婷等(2010)对股改前后A股上市公司1096年度样本观测值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股改后的上市公司的股利决策对自由现金流的依赖降低了,控股股东利用目前大量非流通股出于限售阶段,加大了利益输送的力度以获得短期利益.王会芳(2011)以2010年4月30日之前的79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研究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分派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之间没有显著关系;股利分配行为不支持利益输送假说.唐跃军等(2006)利用1999年至2003年之间在沪深两市可以找到的数据的所有上市公司,研究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流动性对于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大量非流通股的控股股东采用现金股利所获得的超额报酬侵占了流通股股东的利益.黄建中(2007)从理论上分析了公司在定价基准日选取上的随意性,直接影响了私募增发的操作规范,导致约束机制失灵,董事会的再融资权过大为其进行利益输送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三)关联交易与利益输送文献综述国内学者在中国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围绕利益输送与关联交易做了深入的研究,为验证利益输提供了证据.穆晓卿等(2007)以上海贝岭公司为例,分析了该公司在配股过程中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转移的行为.研究表明,配股前的关联交易目的是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以达到配股资格;配股后的关联交易则是关联方进行实际的利益转移.童俊莉等(2001)对沪市披露的1999年年报的420家A股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关联交易形式主要有资产交易、资金融通、担保和购销等四类;控股股东或多或少会利用这四种方式进行利益输送.朱丹卉(2010)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对2007年所有因关联交易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19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关联交易的主要目的及其结果是关联方从上市公司进行利益输送.余明桂等(2006)通过实证研究了1998年至2004年间发生的54个非流通股股权协议转让事件来求证股权转让过程中是否存在控股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研究表明:股权转让规模和交易完成后买方的持股比例越大控制权私有收益越高,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反而越高,非流通股股东股东利用协议转让侵害了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贺建刚等(2008)通过对五粮液2003年之后的关联交易的分析,发现面对诸多市场监督机制的约束,五粮液大股东仍然凭借其控制权实现利益输送.孟焰等(2006)以2001年至2004年共147家因关联交易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与关联方利益输送的关系.结果表明,关联交易的主要目的和结果是上市公司从中转移利益;资产规模与关联方利益输出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高雷等(2009)运用最小二乘法对2004年至2006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发现盈余管理水平与资金占用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控股股东会通过盈余管理来掩盖资金占用对上市公司业绩造成的负面影响,达到利益输送的目的.袁淳等(2010)研究了我国2002年至2005年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与现金股利两种利益输送方式,发现持股比例不同的大股东对这两种方式&
关于管理世界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上市公司利益输送行为:一个文献综述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