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风险论文范文数据库,与系统性金融风险:来源、最新进展方向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金融风险毕业论文格式,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来源、最新进展方向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金融风险及金融体系及金融危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金融风险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最早提出极值法.塞戈维亚诺和古德哈特(Segoviano和Goodhart,2009)从银行系统层面提出一种类似的方法.周(2010)加入“系统重要性指数”的概念后,不仅可以计算出其他银行倒闭的概率,还可以测出银行倒闭的期望数目.另一种方法主要通过金融机构资产收益在统计上的尾部行为(statisticaltailbehavior)来测度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其对整个金融系统或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贡献程度或风险外溢性(德拉曼和塔拉谢夫,2011).这类方法主要包括阿德里安和布伦纳迈尔(Adrian和Brunnermeier,2009)基于风险价值(VaR)提出的条件风险价值(CoVaR),塔拉谢夫、博里奥和塔萨洛尼斯(Tarashev、Borio和Tsatsaronis,2009)提出的Shapley值法等.(二)系统性金融风险形成的外因:经济周期和政策干预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联系紧密,实体经济的波动常常给金融体系带来更大的波动,来自于实体经济的风险也是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表现为当经济衰退时,金融市场和各种金融机构都无法逃脱其影响,从而使金融体系陷入一场全面的系统性危机.
次贷危机之后,国内外学者主要从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具有顺周期性的角度来研究因经济周期导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威廉(Willem,2007)指出,金融系统中杠杆行为的顺周期性和资本约束的顺周期性是微观系统中爆发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古德哈特(2008)指出,导致次贷危机的原因之一就是资本充足率的顺周期性和逆周期性工具的缺乏.怀特(White,2008)认为应该将关注焦点更多地放在顺周期性的讨论上,因为快速的信贷增长总是导致资产价格激增从而引发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王靖国(2011)从顺周期性角度解释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制,他认为在经济的循环波动中,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在面对相似风险时通常做出类似行为,从而加大了金融体系的周期性波动.与王靖国思路相同,付刚(2010)也指出,历次危机(包括次贷危机)的爆发基本上都源于信用膨胀背景下的市场主体基于同一制度规则要求,按照相近思维模式或风险评价机制行事,使风险形成高度相似并集中于相同和系统关联性领域,从而导致金融失衡不断严重,系统性金融风险日益增大.
认为因政府干预导致经济波动,进而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观点认为,表面看来,由于政策干预,经济的周期波动性及其对金融体系的冲击似乎有所缓解,但事实是宏观经济进行自发调节的规律并没有被打破,经济周期的内生力量和不恰当的经济政策干扰共同决定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生成渠道和演化路径.刘志红(2011)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起因可以概括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两类,其中宏观因素就包括政府的宏观调控.
总之,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成因研究的主流观点认为,由于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和实体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系统失衡共同演化发展并最终导致了系统性金融风险不断积聚,最后将经济和金融系统推向危机爆发的临界状态.
三、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和扩散渠道
(一)基于金融机构本身的流动性渠道
寻求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微观基础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新方向,从流动性角度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传导机制进行研究正在成为主流方向.
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就有学者从流动性角度研究金融风险,但并未形成主流.次贷危机发生后,有更多的学者加入了讨论行列.米切尔等(Mitehell等,2007)研究了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如何通过可转债市场的流动性渠道传导的.他们认为当经济恶化时,可转换套利基金将面临大量的赎回冲击,许多基金因受到资本约束的限制而大量出售债券以及基金变现,使得出售价格远低于市场价值而遭受巨额损失,进一步,这些流动性供给者将被迫对赎回进行相反的操作从而转变为流动性需求者,进而导致市场流动性供应急剧下降,并通过市场间渠道相互影响,引起金融市场动荡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布伦纳迈尔和佩德森(Brunnermeier和Pedersen,2008)对股票市场研究发现,资金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之间的联动效应极易引发危机,若交易者的资金紧张,那么在交易中,尤其是占用自有资金较多时,他们会选择尽快平仓,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市场流动性紧张,进而产生很大的波动,并进一步增加了融资的风险,银行等资金提供者要求资金需求者提供更多的保证金,风险在循环的过程不断被放大,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艾克曼等(Aikman等,2008)研究发现,实体经济的衰退将导致企业资金减少,信用等级下降,未来的融资成本增加.在极端情况下,企业可能因借不到钱而破产,进而无法偿还银行贷款,其贷款银行的关联银行也因此而受到牵连,具有共同风险敞口的银行遭遇同样的困境,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引发其他金融市场的恐慌情绪,大量银行因筹不到钱而倒闭,大规模银行倒闭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克里希纳默西(Krishnamurthy,2010)指出,由流动性引发的危机中有两个放大机制,一个是由于市场冲击带来流动性需求,由于资产的抛售会导致资产价格的下降和现金流的减少,企业为了收回投资继续抛售资产,于是通过资产负债表的放大效应就产生了;另一个机制是日益增加的市场不确定性导致的流动性需求不断变化的动态机制.(二)基于心理学视角的信心和预期渠道
行为金融学的兴起促使学者们从心理视角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和扩散.主流观点认为,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消费者对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的担忧以及消费者之间恐慌情绪的传染是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的主要渠道.
科德雷斯等(Kodres等,2002)研究认为,金融危机可能是因为“羊群效应”等的间接传染造成的.当出现某个银行因欺诈或重大损失遭遇负面报道时,投资者会产生恐慌情绪,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挤兑”现象,投资者之间负面情绪的相互传染导致越来越多的银行受到影响,甚至原本毫无关联的银行也会受到牵连.伯纳多和韦尔奇(Bernardo和Welch,2004)从信心和预期角度出发,认为金融危机本质上是由人们对未来流动性冲击的担忧所驱动,而不是流动性冲击本身.施瓦茨(2008)指出,银行挤兑最初是由存款人的恐慌引起的.由于存款人集中提取存款,而银行一般只保留一部分现金储备,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所有存款者的提取要求,导致违约以致破产.哈斯曼和萨马丁(Hasman和Samartin,2008)首次把信息传染引入模型,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流通渠道不畅等原因,债权人不能对金融机构进行正常识别,无法分辨健康金融机构与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当债权人发现某个较大的金融机构或者大量的金融机构出现清偿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时,就会对全部金融机构失去信心,出于减少存款损失的心理,存款人开始提现,于是出现银行挤兑现象,这会波及到健康的金融机构,直至导致整个金融体系崩溃.
(三)基于产生放大机制的资产价格过度波动渠道
布伦纳迈尔和佩德森(2007)指出,抵押品价格波动对信贷的影响在次贷危机传导中显而易见,资产的抵押价格与市场价格紧密相关,市场价格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抵押价格,这说明受信用约束的企业对资产的需求是资产价格的增函数,即资产价格越高,资产负债表状况越好,企业信用等级越高,越容易获得较多贷款,从而越容易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埋下隐患;当资产价格下跌,资产负债状况不佳,信用等级下降,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并扩散.清泷和穆尔(Kiyotaki和Moore,2008)以资产价格变量为核心设计了代际交叠模型,认为当资产价格下降时,企业为了保持流动性会低价出售一部分资产,从而遭受损失.资产价格下降会使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银行之间的违约行为不断增多,银行也由于企业的违约行为遭受损失,由于银行面临资本金的约束,银行会收缩信贷,从而导致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最终导致资产价格高涨时期产生的泡沫破裂,从而导致危机的发生.丹尼尔森和宋施恩(Daníelesson和Zigrand,2008)建立了一个多资产价格均衡模型,发现资产价格波动是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关于金融风险论文范文数据库,与系统性金融风险:来源、最新进展方向相关毕业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