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学方面论文范文素材,与产权会计演进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会计学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产权会计演进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会计学及会计理论及会计信息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会计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一、引言
会计在演进过程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由社会经济环境的重大变迁所引起,会计在面临社会经济环境的重大变迁时总会积极寻求方法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所以,在20世纪中叶,美国会计学会(AAA)的专家们经过讨论与论证后明确预言:会计理论在未来的发展必然通过以下两种方法中的其中一种来拓展其范围:一是在会计学领域引入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法;二是扩张会计学研究的范围.同时,美国著名会计思想家马蒂斯奇(1984)也指出,“如果没有内部动力和其他学科向本学科的渗透,现代会计研究就不可能出现大量的思想创新”.产权会计正是在会计学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会计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了产权经济学、法学的新思想与新方法,另一方面扩张了会计报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它是会计学与现代产权理论、法学理论相互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宏观经济学理论在会计学这一微观领域的具体运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产权会计”的国家绝非偶然,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不难看出,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转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所有者权益日益得到重视,会计的经济管理职能凸现,会计学术界萌动着将产权经济学与会计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思潮.刘峰早在1992年就将科斯定理引入会计学,并详细解释了会计准则变迁的根本原因,在制度经济学领域为产权会计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94年,伍中信首次鲜明地提出“产权会计”这一概念,由此正式拉开了我国会计学术界产权会计研究的序幕.由于能够较好地反映企业产权变动情况、监督企业经济行为、保护所有者权益,产权会计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一大批会计学者投入到产权会计研究中,产权会计理论也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迄今为止,我国会计学者已从多个角度研究了产权会计的相关问题,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权会计理论体系.虽然产权会计自上世纪90年代提出至今尚不到二十年,但产权会计的历史决非如此短暂.实际上,从1494年卢卡·帕乔利提出创立现代会计以来,会计就与产权之间建立起了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只是囿于那时的经济关系相对简单、相应的产权形态不够丰富,产权会计尚未提上理论研究的日程而已.笔者截取1994年以来的这段历史对产权会计进行研究,并不是否认产权会计漫长的发展历程,相反的,是为了从我国学者近二十年关于产权会计的研究成果中对产权会计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进行逻辑地考察,对产权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进行规律性总结,这不仅对于产权会计自身的发展以至于我国会计学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为探求我国产权会计演进的规律,必然需要确定可以反映我国产权会计发展状况的衡量标准.作为思想理论载体的学术论文发表情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学术研究的进展程度,因此,笔者以产权会计被提出以来的学术论文发表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即选取中国知网源数据库中自1994年至2012年间的有关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及报纸中关于产权会计的学术论文,并统计其数量特征,以探寻产权会计在我国发展演进过程中所呈现的规律性特征.经统计,中国知网源数据库中主题同时涉及“产权”及“会计”二词的论文篇数共450篇,笔者以论文发表时间为标准,研究产权会计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及状况,同时对产权会计论文与一般会计学论文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揭示产权会计在我国发展与推广的特殊性.文献统计表明,有关产权会计研究的文章自1994年开始出现在会计学术期刊中.其中,1994年至2003年这十年间的产权会计学术论文数量较少,在较低的水平上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2004年以后,众多学者纷纷开始注意到产权会计对于保护所有者权益、促进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重要意义,从而对其进行了更加密集的研究.而到了2009年,关于产权会计的研究再次进入到平稳的状态.这种通过文献动态分布过程对新理论、新技术推广的研究已经有前人的工作,如刘丽(2004)等研究了ISO9000在中国的推广,从而提出ISO9000在中国的阶段性特征.显然,技术创新与理论创新是不同的,技术创新从一开始就是在一个市场需要的环境下发生的,但理论创新并非一开始就能得到市场的支持,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产权会计演进的阶段
产权会计自提出至今已近二十年.笔者对1994年以来研究产权会计的论文数进行了统计,得到图1所示结果.如图1所示,产权会计从1994年开始引起我国会计学术界的关注,产权会计理论研究的历史由此开启.从1994年到2003年,我国产权会计演进速度缓慢,这些年份的产权会计论文数量在较低的水平上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这是产权会计演进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产权会计在我国刚刚萌芽,初期论文增长速度非常缓慢.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演进的速度有所提高,在2001年出现了一次小高潮.从2004年到2008年,产权会计充分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产权会计相关问题,几乎每一年的产权会计论文数量都呈现迅猛增加的状态,且增加的幅度基本相同,迅猛增加就是产权会计演进的第二个阶段的特征.其中2006年产权会计达到该阶段的第一个高潮.很快2007年到2008年,产权会计论文又再次出现迅速攀升的状况,甚至比2004至2006还要快得多.从2009开始,产权会计学术论文开始恢复到比较平稳的状态,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从产权会计演进的规律性来说,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发现——初步接受阶段1994年到2003年的第一阶段,以《会计研究》、《财会通讯》、《四川会计》等会计类核心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的博士毕业论文为主.这些文章多数认为会计制度与产权保护不可分割,要改善现有的会计构建,弥补缺点就要引进产权会计的理念.经统计,1994年到2003年关于产权会计的学术论文多数着力于介绍产权概念、分析产权与会计的联系、运用产权理论对会计原则、会计假设等基础问题的重新构建等方面.由此表明,这些文章是对产权会计的初级介绍.更早一点,厦门大学刘峰与黄少安(1992)发表在《会计研究》的《科斯定理与会计准则》一文虽未明确提出“产权会计”的概念,但它可能是我国第一篇将现代产权经济学与会计学相结合的文献,该文“将科斯的产权理论引入会计领域,并期望这一引入能给会计准则的讨论与制订以新的启发.”从第一阶段的文章来源可以发现,绝大多数作者均为高等院校的学者与博士生.湖南大学的伍中信堪称我国产权会计第一人,其1994年发表在《四川会计》的《会计假设、会计原
关于会计学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关于会计学方面论文范文素材,与产权会计演进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