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管理学— 范文

公司治理结构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深化农村信用社管理模式改革探析相关毕业论文网

本论文是一篇公司治理结构有关毕业论文网,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管理模式改革探析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公司治理结构及信用社及经济法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公司治理结构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根据2003年《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农村信用社交由各级省政府管理,各县、市(区)联社(行)入股成立了省联社,省联社受省级政府领导,“具体承担对辖区内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在现行管理模式下,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组织形式改革稳步推进,规模迅速扩大,经营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也取得了很大提高,但是,客观上该管理模式又成为了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发展与深化改革的约束.本文通过回顾农村信用社发展和改革的历史,分析农村信用社发展与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论述了对现行农村信用社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的重要性,同时对建立新的管理模式给出了探索性的建议.

【关 键 词】农村信用社管理模式改革

2004年以来,连续八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然而,相对薄弱的农村金融体系却又严重制约着“三农”问题的解决.当前,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信用社)又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深化信用社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不仅关系到信用社的稳定健康发展,而且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

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村经济基础越来越坚实,农村经济体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日趋增大,对金融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中国农业银行重返乡镇的步伐加快,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乡镇储蓄所逐步开办银行业务,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迅速走进农村市场.信用社的发展与改革面临着内外双重的压力,进一步深化信用社的发展与改革势在必行.

一、信用社的发展与改革现状

(一)改革措施

2003年6月,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实施以来,信用社在管理模式、产权制度、公司治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首先,管理模式上,信用社交由各级省政府管理,各县、市(区)联社(行)入股成立了省联社,省联社受省级政府领导,“具体承担对辖区内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

其次,产权制度上,“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造;暂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比照股份制的原则和做法,实行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改造有困难而又适合搞合作制的,也可以进一步完善合作制”,由此形成了我国信用社改革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信用社三种模式.

第三,公司治理方面,各县、市(区)联社(行)设立股东会、理事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理事会(董事会)聘任高级管理层,即设立“三会一层”,理事长(董事长)、主任(行长)和监事长分设,初步构建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雏形.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于信用社的改革一直备受各界关注,尽管2003年的改革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问题是历史遗留,部分是同新的改革方案相伴而生,这些问题是下一步深化信用社发展与改革的约束.国发〔2003〕15号通知及许多专家、学者、部分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都对信用社发展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

省政府对信用社监管权的取得、省联社对各县、市(区)联社(行)的管理权缺乏法理基础,有违现代市场经济的法治精神.省政府通过行政权力获得了信用社的实际控制权,省联社由各县、市(区)联社(行)入股成立,不拥有信用社任何产权,却可以享有对信用社的管理权,省联社的管理涉及到信用社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某种程度上也充当了除人民银行、银监会之外的第三个监管机构的角色.这些都是不符合法治市场经济的要求的.

公司治理结构流于形式,尚未形成现代市场条件下的建立在法权基础上的“三会一层”之间的有效合理制衡机制.公司治理内外部人控制问题严重,一是现有高级管理人员内部人控制,决策权、监督权和执行权并没有得到有效分离.二是省联社外部人控制.省联社不拥有信用社任何产权,但却对其高管人员配备、业务经营、制度设计、人员招聘以及薪酬分配等重要事项进行直接干预,这种管理方式忽视了信用社独立的法人地位,直接削弱了信用社的业务经营自主权.

县级法人模式规模约束效应日趋明显.我国信用社改革主要采取以县为单位实行一级法人模式,资产规模小、资产质量低、人才储备少以及抗风险能力弱的矛盾日益突出.

综合服务水平低,业务创新能力弱,风险管理能力弱.主要表现在:(1)专业人才匮乏、员工职业及专业素养不高.从业人员当中,第一毕业院校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主修经济金融等专业的,占比很少,真正精业务、懂技术、高素质、富有开拓精神的人才更少.(2)产品研发、行业及政策研究投入不足.以贵州兴义农村合作银行为例,分析其2004—2009年财务损益表,研究开发费用支出总金额仅有2万元,而这期间平均每年的营业费用支出总额为4117万元(数据根据贵州兴义农村合作银行2004—2009年财务报表整理得出).(3)技术支持平台落后,新业务发展平台尚未建立.自助银行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网银系统、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风险管控系统等新技术平台尚未建成.

二、信用社新的管理模式探索

笔者认为,尽管信用社在很多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与改革,但管理模式的改革应当是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首要课题,原因在于管理模式在政府主导型改制中的核心与枢纽地位,在信用社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改革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制于管理模式的改革状况.

现行管理模式分析

现行信用社管理模式根据2003年国务院《深化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3〕15号)的要求设计,信用社的管理由地方政府负责,银监会作为国家银行监管机构承担对信用社的金融监管职能,各县、市(区)联社(行)入股组建省联社,省联社具体承担对辖区内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

张杰斌在中国法律信息网发表的《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经济法学分析——以管理模式改革为视角》一文中指出,现行信用社管理模式的改革,作为政府实施的一种复合干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符合经济法价值或精神的基本原则(作者在文章中指出经济法价值或精神是在经济社会化的条件下的实质公平正义,核心内容是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实现,符合经济法价值或精神基本原则有三个:对于政府主体来说,是实现其干预行为的正当性,包括合法性与适度性;对市场主体来说,是保证其获得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对于社会中间层团体来说,是保证其在自治与管制中获得独立发展的空间,发挥其纠正市场失灵与政府失败的双重作用),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利益失衡.管理模式改革利益失衡成因有两点:第一,这一改革模式违背了政府正当干预原则,政府通过行政权力取得信用社的控制权缺乏合法性基础,违背了法人制度的基本原理.既没有资本出资关系、又没有专门法律授权,这违背了基本的法治理念,由此而对信用社行使的政府干预行为缺乏合法性基础;第二,管理模式改革没有遵循维护公平竞争的原则,这会使农村的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因为地方政府一旦控制了信用社,出于自身利益的本能考虑,必然会将财政支农行为在内的行政行为与对信用社的控制利用紧密结合起来.(二)新管理模式建议

进一步深化信用社管理模式的改革,仍需中央及地方政府富有远见和魄力的有力推动,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尊重经济法价值或精神的基本原则,明晰产权关系,构建信用社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怎么撰写公司治理结构毕业论文
播放:38743次 评论:3407人

深化农村信用社管理模式改革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公司治理结构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1.新管理模式构架分析

首先,由地方政府发起、市场企业组织、自然人等入股组建一个“募股集团公司”,各县、市(区)联社(行)向该募股集团公司定向融资,以确立该募股集团公司对各县、市(区)联社(行)的控股管理权.募股集团公司按照现代公司治理模式对各县、市(区)联社(行)进行控股管理,为各县、市(区)联社(行)提供资金融通、投资代理

1 2

公司治理结构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深化农村信用社管理模式改革探析相关毕业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管理心理学的论文

物流运输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点

工商管理论文网站

财务管理专业论文范文

库存管理硕士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网

压力管理心理学论文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选题

深化农村信用社管理模式改革探析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