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相关论文范文,与政策性银行的有效法律监管相关论文的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政策性相关论文的格式,关于政策性银行的有效法律监管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政策性及银行及内部控制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政策性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在政策性银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坚持政策性银行的性质不变.其在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同时,可以有限度地开拓相关的资本市场业务,通过一定限度内的市场化运作,来进一步支撑和完善其政策性金融业务.同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作用,加强各项金融指标的考核和监管.
关 键 词:政策性银行;风险;内部控制;有效监管
一、政策性银行的现状分析
政策性银行(PolicyBank),是指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者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专门金融机构.①政策性银行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政策性保险公司、政策性投资公司等,其中政策性银行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体.②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政策性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 大学生适用: | 在职研究生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36 | 写作解决问题: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在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分为政策性银行和政策性保险公司,主要由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构成,其中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我国唯一的政策性保险公司.而政策性银行是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构成了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体.
(一)政策性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应然作用
首先,政策性金融的存在源于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体现为:一是融资主体无法承担高额商业贷款利息,二是融资主体不容易得到
政策性相关论文范文
其次,政策性金融的存在源于政府失灵.对这些国家急需发展的相关产业和产品,是财政所不能及的,财政通过行政手段对相关产业和产品的支持不符合市场效率和公平的要求.
所以,政策性金融的存在可以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政策性金融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政策性银行的特殊职能主要包括:根据宏观调控的要求,执行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以直接的资金投放或间接地吸引其他金融机构从事符合宏观经济政策的放款,进而发挥其首倡、引导功能,引导资金的流向;③补充和完善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业的投资与信用体系.
该文地址 http://www.sxsky.net/guanli/0019107.html
(二)政策性银行的制度缺陷
我国于1994年由国家出资设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以保本微利为原则,在特定领域从事专业性或开发性的政策性金融业务,为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在政策性金融领域,目前我国政策性银行在运行当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1.在立法上,缺乏在法律层面对政策性银行进行定位、保障和监管制度.自政策性银行完成组建并开始运作以来,我国尚未完成政策性银行立法.现行政策性银行业务的开展以及国家对政策性银行进行管理和规制大多参照《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政策性银行各自的银行章程和内部规定,缺乏较高位阶和较高法律效力的制度规范.
2.国家干预色彩较为浓重,过度排除市场机制,致使政策性银行独立企业法人的地位弱化.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下,就无法明确界定政策性金融业务统一标准,只能是针对个案进行分析界定,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对政策性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同时也决定了不得不通过具体行政行为对政策性金融业务进行规范和指导.
3.政策性业务萎缩,经营业绩较低,政策性银行面临资金流动和资本充足的困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发展,金融行业的资金供求关系也在发生着巨大、深刻的变化.此时政府主要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引导市场主体的运作,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政策性银行对特定领域、特定产业的资金融通,因而政策性金融业务总量有所下降,这种严峻的形势越来越突出地摆在当前政策性金融机构面前.
4.在内部业务上,由于政策性银行的内控机制不健全、业务管理体制不适宜、职能关系扭曲,使政策性金融业务与商业性金融业务混同,造成了监管上的难题,给政策性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潜在经营风险.
二、政策性银行的运行模式
鉴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政策性银行改革的具体情况,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什么是政策性银行改革.所谓政策性银行改革,不应被简单地理解为使银行性质由政策性银行转变为商业银行的变革.而是应该理解为,把政策性银行的运行模式由单纯或者主要依靠国家信用进行政策性金融业务拓展为在此基础上,通过完善风险监管体制、夯实资本充足率,本着保本微利的原则,在完善双账模式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开拓相关的资本市场业务,适当地拓宽利润渠道,以此来作为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支撑,减少对国家财政的依赖,即通过一定限度内的市场化运作,来进一步支撑和完善其政策性金融业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来源
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和形式应当多样化,更多地面向市场发行金融债券融资,除了国家财政,更广泛的运用社会资金,使有限的国家财政在更大范围内发挥更大的作用,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政策性银行的业务应当有所拓展,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同时兼营与其相关的商业性金融业务,使其资产中的短期资产和长期资产的比例合适,这样其现金流的情况和对风险的分配上也能合理很多.同时扩大政策性银行的商业性金融业务也能使其市场意识得到较好的提升,通过市场化运作手段,也可以实现其多样化的经营目标.
同时,采取加大金融债券的发行,是一个重要的拓展资金来源和增强流动性的方式,那么最重要、最根本的更是要夯实政策性银行的核心资本,这是基础、前提.
2.资金运用
资金运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策性银行践行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贷款投向指标,如以中国进出口银行为例,贷款投向指标具体分为资本性货物出口信贷、一般机电产品出口信贷、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信贷和其他产品出口信贷.这些具体的资金运用就是在执行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过程.在坚持以公共性原则、政策性原则、低利性原则为指导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外,政策性银行的资金运用应当多元化,适当拓宽资金投放渠道,完善资金运用的利益补偿机制,保持资本充足率.政策性银行应继续实践分账模式下的兼营政策性金融业务和与政策性金融业务相关联的商业性金融业务.
政策性贷款的范围是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在某个特定时期里,某个产业或某种产品会成为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对象,随着经济的发展,也许在某个未来的时点上,此产业或产品成熟壮大后,就没有必要再成为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对象,这样的壮年产业或成熟产品完全可以通过市场途径完成其融资过程.
3.资金管理
鉴于目前的情况和改革的形势,政策性银行应当分账管理,划分政策性金融业务账户和商业性金融业务账户.分账管理有助于体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有助于强化政策性银行的独立法人地位.
在分账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有效的隔离机制,防止商业性金融业务的不良资产转嫁于政策性金融之中,防止政策性金融业务侵占商业性金融业务而带来的腐败等道德风险.
4.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等公司治理结构,引入、完善政策性银行的独立董事制度,发挥独立董事制度在政策性银行中对专业性业务工作的作用;强化监事会的作用,合理协调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作用.政策性银行的决策应由其股东会和董事会做出,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理顺国家作为出资人与政策性银行独立法人地位的关系.
三、政策性银行的
政策性相关论文范文,与政策性银行的有效法律监管相关论文的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