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方面论文范本,与审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与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
本论文是一篇审计学方面论文答辩开场白,关于审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与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审计学及审计实务及实践教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审计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36275;”;有56.98%的用人单位选择了“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被选择最少的是“教学管理水平差”和“教学经费不足”.见表9.(九)学生的深造意愿由表10可以得出,准备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学生有748个,占学生总数的31.91%;不准备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学生有1595个,占学生总数的68.09%.
(十)就业情况分析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大中型企业和跨国公司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可在政府审计机关和司法机关从事审计检查与鉴定工作,也可在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从事审计服务与咨询工作,还可以在学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本文在问卷调查中列出了学生就业希望去的单位: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自我创业和其他共八个选项,在上面8个选项中,每名学生可以选择三项.有2339份问卷按照要求进行了正确填写.问卷调查显示,选择到国有企业就业的学生比例最高,达到78.71%,其他依次是政府部门(68.06%)、三资企业(40.44%)、民营企业(38.31%)、高等学校(23.39%)、自我创业(23.39%)和科研机构(21.29%).见表11.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高等院校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的问题一是人才培养主要侧重于注册会计师审计方向,造成了培养方向比较单一的现象,大部分学校教师直接使用注册会计师的考试用书作为教材,有的还针对学生参加注册考试进行了强化训练.二是高等院校的审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层次不清;且教师、学生与用人单位对培养目标认识不一致,导致的结果是在课程体系、讲授方法等系列问题上有所差别.三是同类院校审计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缺乏特色.不管是“985院校”,还是“211院校”,亦或一般的高等院校.虽然在表达培养目标时措辞不一,但基本上差别不大,并没有根据各自学校的优势制定出有特色的培养目标.调查显示,43.26%的专任教师和46.81%的学生认为,当前审计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56.98%的用人单位持相同意见.
(二)高校审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审计专业课程与审计行业业务多元化发展方向不相符合.如对于审计业务,现有的课程主要针对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不能适应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需要.再如,以查账为主要手段的审计职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遇到了来自计算机技术的挑战.各部门、单位开始广泛运用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趋向普及.只具有传统检查手段的审计人员,就无法保证审计质量,甚至无法开展现代审计.因此,未来的审计人员要提高审计质量,履行好审计职责,就得培养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懂审计又懂信息技术的新型的审计人才.但目前的审计专业课程的设置显然不能适应这种要求.
(三)教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且数量不足随着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青睐于财经类专业.与此同时,大部分青年教师学历高、基础好、有理论,但其中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社会阅历以及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且有部分审计专业教师在大学或研究生阶段是非审计专业毕业,未全面系统学习过审计专业,使审计实践性教学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调查显示,59.53%的专任教师和61.70%的学生认为,当前审计学本科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同时缺乏社会实践经验.50.44%的用人单位持相同意见.(四)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审计专业具有较强的实务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只对学生进行有限的审计理论教育,而忽视实务技能的培养,这样既影响学生就业,也使得培养与需求相脱节.调查显示,79.12%的专任教师、76.60%的学生和82.54%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审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案例教学;69.12%的专任教师、65.96%的学生和68.34%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审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专业实习.
(五)教学方法与授课方式单一目前大多数审计教学采用的是公式化的教学方式,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留题,学生做题,之后再给出标准答案.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记忆所学的内容,然后盲目又缺乏理解的做题,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也很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查显示,46.75%的专任教师、55.32%的学生和48.54%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审计学本科专业教学方法单一;40.79%的专任教师、44.68%的学生和43.64%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审计学本科专业忽视个性培养.
五、结论
(一)根据社会需要明确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新型审计人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如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增值税转型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公务员职级工资制度改革、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变化等,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产生了种种复杂因素,这使得审计工作的难度加大.这些改革措施与审计密切相关,也使得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将会更复杂.同时,社会相关利益者及其审计人员与审计机关越来越重视审计工作质量,因此,为了履行好审计工作,未来的审计人员需要具备很好的综合素质并富有开拓精神.
笔者认为,具备以下条件才能成为高素质新型审计人才:第一,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与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廉洁自律,养成良好的法律法规意识和道德意识,爱岗敬业;具有从事审计实务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要拥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及强健的体魄,还要具备随机应变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第二,综合能力与专业能力相协调.在专业知识方面,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审计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精深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知识;在综合能力方面,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要及时掌握审计形势的发展变化,具备较高的职业观察力、敏感性和洞察力.第三,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具有创新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善于判断和鉴别,有进取心和拼搏的意识,能够较好的理清工作思路,有较强的实际综合能力.能够合理把握、确定符合审计工作实际的创造性行动.按照以上内容调整审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思路,根据社会需要明确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当前要明确的问题.
(二)树立专业品牌,强调培养特色整体上来说,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审计本科专业的培养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树立专业品牌,强调特色问题.作为本科教育,审计学专业应该首先立足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这三个审计方向,不失时机地开发管理审计、绩效审计、工程审计、计算机审计等特色课程,实施特色教学,树立专业品牌.因此,如何在人才市场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先、人先我优、人优我快,置身于教育事业发展前列,占领未来人才市场的制高点,是审计学专业教学改革必须列入议事日程的重要课题.
(三)改革课程体系,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一是开设特色课程.在专业建设中,审计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根据社会的具体实际需要开展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不仅可以为审计学专业教学提供依据,而且能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结合社会发展对审计专业本科人才的需求,应设置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就业为导向的审计专业课程体系.各地高校应针对不同行
审计学方面论文范本,与审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与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