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会计信息化审计相关论文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会计信息化相关论文格式范文,关于会计信息化审计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会计信息化及信息系统及计算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会计信息化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近年来,会计信息化导致会计数据处理和工作效能等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对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审计技术、内部控制和审计人员产生了影响.为此,应当要建立统一的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准则,创新会计信息化下的审计方法,加强审计软件技术的开发,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以适应会计信息化的审计需要.
[关 键 词]会计信息化;审计;监督
[中图分类号]F2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2)21-0032-02
会计信息化审计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审计模式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审计模式上通过评价控制会计信息化系统,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审计对象,建立技术与审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审计监督体系,以提高审计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3].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输出的实时化要求审计监督必须向实时审计鉴证方向发展.不仅如此,实行会计信息化后,一些审计证据更具易逝性,使审计难度更高,风险加大.因此必须变革审计技术和方法,实施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增强其在信息化环境下查错防弊、规范管理、遏制腐败、打击犯罪的能力[4].
1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目标、对象及内容
(1)会计信息化审计以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作为审计目标.审计部门可通过数据通讯的控制测试、硬件系统的控制测试、软件系统的控制测试、数据资源的控制测试、系统安全产品的测试等方式来测评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从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方面评价信息系统有关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2)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对象就是会计主体.审计对象从传统的被审单位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纸制账、表、证转变为无纸化的电子数据、文件;审计方式从审计人员采用传统的手工翻账、计算、记录、核对转变为通过鼠标的点击方式;审计的范围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被审单位的纸制资料、数据,而是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系统平台、业务处理系统、电子数据、文件以及软件、硬件获取、操作安全性等多个方面.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会计信息化的论文范本 | 大学生适用: | 硕士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48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技巧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技巧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3)会计信息化的审计内容是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不同,它是由会计数据体系、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以及系统工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组成,所以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内容与手工会计系统也存在着较大
![关于会计信息化审计的专科毕业论文范文](/image.asp?http://img.qkzz.net/uploads/201506/28/5759168-0.jpg
)
会计信息化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2会计信息化对审计的影响
(1)传统的审计线索缺失.在手工会计方式下,凭证、账簿及会计报表等各种审计资料都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填写与登记,并有经手人签字,是可见的文字、数字记录.而在信息化会计系统中,原先审计所必须审查的大量书面资料都存储在磁性介质中,肉眼不可见,会计数据的生成方式、传递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审计线索改变了方式或干脆消失了.
(2)会计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互联网和计算机基础之上的,信息系统的引进会给会计信息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这是由信息系统固有风险所造成的.在计算机以及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存在技术风险、业务风险、控制操纵数据风险、篡改调用程序风险、纠错风险和安全风险等,这些风险无疑加大了审计人员的监督难度,而且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
本文网址 http://www.sxsky.net/guanli/00218996.html
(3)审计技术的复杂化.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原有的审计技术方法虽然仍然有效、仍很重要,但已经不能满足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审计的需要,信息处理的电算化和信息存储的电磁化,使得审计人员只能利用计算机对数据和系统进行审查,计算机辅助审计成为必不可少、效率更高的审计技术[6].
(4)会计信息化导致当前审计的风险抵抗力下降.如果按照传统审计方法,审计人员能抵挡一定的风险,但随着信息化会计的深入应用,审计人员老龄化及审计人才缺失的问题将会日益突出,审计风险将不断加大[7].
3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策略
(1)制定并统一会计信息化审计准则.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呈现出滞后性,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缺乏操作性,无纸化的电子信息能否作为审计的有效证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规范会计信息化审计业务,明确工作要求,保证审计质量,应研究和制定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审计准则和实务指南.一方面,有赖于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电子信息的有效性进行明确的界定,使会计信息化审计切实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可以由行业组织出面将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并把有关概念、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固定和统一起来,形成行业标准和规范,不断完善原有的技术规范,统一网络技术管理规范、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和要求,并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计算机审计过程和相关的审计技术以及证据收集等方面做出规范.
(2)加强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研究及学习.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促进审计实践,二者不可偏废.没有审计实践,审计理论无法产生,没有审计理论指导的实践会走弯路.因此,要在审计实践中善于及时发现、总结规律性的问题,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国内学术界、政府研究机构应当加强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理论研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密切关注国际会计信息化审计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发展与完善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从而更好地为会计信息化审计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促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审计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每位审计人员应当加强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增强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意识,并掌握计算机审计操作方法,逐步能根据审计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及时编写出各种测试、审查程序的模块.
(3)积极探索审计方法的创新.审计环境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审计方法也要创新,审计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流如同审计基本程序一样,要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采用计算机抽样或者建立数据模型来辅助审计,使审计人员从简单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利用现代手段,找到审计的关键点和线索.通过计算机的海量搜寻,可以进一步扩大和延伸审计范围,从而可以抽取足够多的样本,达到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的目标.审计人员还可以充分运用数学方法、会计方法、控制方法等多学科的方法交叉进行,从而达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4)在审计软件技术的开发上下功夫.由于审计的范围已扩大到会计信息系统及其他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迫使审计人员在采用传统的各种审计技术的同时,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用日益先进的计算机审计软件去对付单机、网络、多用户等各种工作平台下的会计软件.审计软件是大量审计方法和技术的集成,一般包括内部控制评价、审计计划管理、数据转换、抽样审计、实质性测试、会计报表生成、审计工作底稿打印与管理、审计证据归集与评价、审计报告生成等功能.为适应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各种财务软件的发展,必&
会计信息化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会计信息化审计相关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