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管理学— 范文

大学生就业相关论文范文素材,与大学生平等就业述评相关论文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大学生就业相关论文格式,关于大学生平等就业述评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学生就业及大学生及就业难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大学生就业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就业歧视的不同表现形式,有学者对其进行了归类.根据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歧视是否基于人力资本的差异,可以将歧视分为人力资本差异型和非人力资本差异型.根据就业歧视的来源,可以将歧视分为个人偏好歧视、统计性歧视和非竞争性歧视.惠太望、刘宁等学者在文中也提到了统计性歧视的概念.

2.大学生就业歧视形成原因分析

国内学者研究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多从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角度进行分析.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人性和道德因素、历史文化因素与经济因素等方面.首先,歧视产生的人性和道德因素.歧视产生于偏见.如果某种偏好仅仅是个人情绪和态度,那是个人自由.但如果这些个人偏好汇合成一种社会的主流意识,就会产生社会偏见.如果这种主流社会偏见上升成了法律、政策或政府、企业的行为,就构成社会歧视问题.歧视也可能产生于我们的愚昧.由于各种无知,才会导致把本来与工作无关的因素纳入到录用和工作中考量,而可能把一些有才能的人拒之门外,浪费企业和社会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歧视也可能产生于贪婪.企业如果以经济利益为唯一的追求,就会不公正地对待弱者.其次,歧视产生的历史文化原因.歧视产生于每个社会深远的历史文化之中.历史上有很深的阶级差别,而现代平等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灌输的社会,一定会有较严重的歧视.在文化方面如身份的歧视习惯也是源远流长的.经过革命,政治上的不平等可以很快抹平,而历史遗留的歧视文化却长久难以填平.再次,歧视产生的经济原因.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户籍歧视、劳动用工中临时用工待遇、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中的歧视等,都带有计划经济的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会抹平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歧视,同时也会产生新的歧视.诸如企业对经济利益、对效率的追求,都与市场经济有关.因为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经济,它以利益最大化为价值取向.竞争中强者优势明显,而弱者将处于劣势.所以企业自然会轻视弱者,产生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健康歧视等现象.对这一内容,吴新慧2004年曾专文论述过,葛晓梅、石莹还特别运用了模型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其他学者,如羊淑青王杏飞柳世玉等都在文中提及这一问题.


如何写大学生就业硕士小论文
播放:22019次 评论:4341人

3.应对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策略

从实质上说,实现大学生平等就业就是要反对就业歧视,所以如何应对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策略问题就是大学生平等就业研究的核心.对于这部分内容,学术界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争论不多,观点基本一致,认为应对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策略主要包括增强大学生平等就业意识、完善立法并消除现行法律中的歧视以及设立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等方面.增强大学生平等就业意识方面:凌云志、束佳等认为应大力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平等就业意识,形成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完善立法方面:戴慈、潘新光、郑筠、周湖勇等同志认为应完善中国的反歧视立法,具体界定歧视,规定法院受理诉讼的程序、举证责任和救济补偿办法.设立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方面,覃伟丽提出组建大学生平等就业促进委员会,蔡炳锋等提出设立专门的反就业歧视保障机构.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要厘清相关概念.任何研究都是从对基本概念的界定开始的,而且,研究我国大学生就业歧视,首先必须将大学生就业歧视与一般就业歧视进行区分,因此,对于相关概念应给予明确的含义.笔者发现,这十几年来,大学生平等就业研究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相当多的文章没有对平等就业、就业歧视等概念加以界定,对于“大学生就业歧视”这一概念给予明确含义的文章更少,这将对后续研究的成效具有重大的影响.当然,这与我国现行有关就业歧视法律不完善有关.

2.要改进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平等就业的研究局限于描述性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偶见调查法、数学分析法.笔者认为应改进研究方法,尝试运用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等,在与不同地域之间、与国外大学生就业歧视现状相比较的过程中认识我国大学生平等就业现状.就业歧视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问题,世界各国也都力图通过各种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些方法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逐渐完善.希望学术界将视野投向国际,发现其中的共性和特点,供中国借鉴.

3.要确认大学生就业领域的公平原则.到目前为止,大学生平等就业研究还没有涉及到大学生就业领域的公平原则问题的探讨.平等没有一个普遍原则,不同领域的问题适用不同原则.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在谋求个人生存和发展、物质和精神的满足时应该具有与其他社会成员均等的机会,也就是说社会不仅要给予大学生选择职业和工作流动的相对自由,还要通过以择优原则为基础的合理合法的公开竞争使大学生获得社会角色.学术界应确认这一公平原则,在此基础上探讨公平原则的实现问题.

参考文献:

[1]朱红艳.大学生就业歧视对高校教学改革的影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2:117-120

[2]林顺虎,邓新龙,对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法律思考,人民论坛,2012.6

[3]薛在兴.《就业排斥还是就业歧视——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障碍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7.12

[4]王杏飞.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探究,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06):18-22

[5]包红光.大学生就业中“经验歧视”的法律规制,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40-41+44

[6]石莹,大学生就业中的歧视现象: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浙江学刊,2011(01):169-176

[7]杨文杰等.大学生就业歧视法律问题研究,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1):12-13

[8]郑筠.浅谈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立法监管,科教导刊,2010(04):174-175

[9]朱红艳.大学生就业歧视及其应对,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8):81-82

[10]潘新光.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法社会学思考》法制与社会,2010(16):190-191

[11]傅宝英.大众化就业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探究,学园,2010(04):70-74.

[12]惠太望,傅琳.新建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就业统计性歧视分析——基于贝克尔歧视理论角度,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03):88-90

[13]刘宁等.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女大学生就业歧视分析级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10(29):242-244.

[14]吴新慧.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原因浅析.青年探索,2004(3):21-24

[15]葛晓梅.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大学生就业歧视影响因素研究,统计与决策,2011(15):103-105

[16]羊淑青.对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多维审视,武陵学刊,2010(04):63-66

[17]柳世玉,沈慧娟.大学生就业歧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及克服方策,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03:):26-27+34

[18]凌云志.大学生就业歧视中的“集体无意识”现象初探,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03):71-73

[19]束佳.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就业公平,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59-60+122

[20]戴慈.大学生就业歧视之浅析,法制与社会,2007(08):700-701

[21]周湖勇.大学生就业歧视之法律体系构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01):25-28

[22]

关于大学生平等就业述评的开题报告范文
大学生就业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覃伟丽.应对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的对策探讨,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112-114

[23]蔡炳锋,潘婷.浅析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制,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7):31-32

作者简介:吴萍(1976-),女,汉族,辽宁大连人,大连医科大学讲师,辽宁师范大学博士生,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生就业

1 2

大学生就业相关论文范文素材,与大学生平等就业述评相关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资料:

电大工商管理实习报告

行政管理论文选题

旅游管理硕士 课程

工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

国际物流管理论文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

双证公共管理硕士

质量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工商管理硕士报考科目

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生平等就业述评(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