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日本的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相关论文查重免费
本论文是一篇老龄化有关论文查重免费,关于日本的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老龄化及少子及社会经济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老龄化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人口少子化和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一个趋势,因少子老龄化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经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日本少子老龄化位居世界之最,论文着重探讨日本的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
[关 键 词]日本 少子化 老龄化
“少子化”简言之即出生婴儿减少,无法保持现有的人口数量动态平衡之意.日本1995年生产年龄人口达到最大值,1997年正式步入少子化社会.老龄化问题伴随着少子化现象的加剧而日益显现,现已成为日本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为日本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日本少子老龄化现象的形成与现状
日本以1973年的人口数为顶峰,从1974年开始,人口出生率一直低于人口置换水准.日本在人口转变之后,出现了出生人口持续减少、总和生育率不断下降的情况,总和生育率远远低于更替水平,进入了名副其实的少子化时代.日本《2009年版少子化社会白皮书》称,日本的劳动力人口(15至64岁)09年为8164万人,到2055年将减少至4595万人.少子化不仅使

老龄化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该文转载于:http://www.sxsky.net/guanli/00240054.html
二、日本少子老龄化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少子老龄化的形成给日本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压力,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少子化直接导致日本人口减少.当未来进入严重的少子化社会后,人口均衡将难于恢复,人口衰退也将不可避免.其次,少子化对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经济增长后劲乏力,势必成为抑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再次,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保负担本已沉重.而经济低迷和少子化进程的不可扼制,必然进一步加重医疗卫生、福利保障等社会保障系统的负荷.日本现有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受到严重的挑战,国民的生活水平受到影响,也在无形中加大了民众的负担,国家财政支出的压力也逐渐增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老龄化的论文范例 | 大学生适用: | 函授论文、自考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32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 职称论文适用: |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免费选题 |
三、日本少子老龄化现象的成因分析
1.人口学因素
首先,低出生率是造成少子化的原因之一.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倾向于少生子女,这种意识使日本的生育率大幅度下降.同时,现代人的晚育倾向使女性的平均生育数减少,由于女性参加工作,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结婚、育儿在人生中所占的优先顺位下降.其次,晚婚晚育是导致少子化产生的直接原因,未婚化也是少子化产生的重要因素.另外,日本政府认为,少子化日趋严重的背景原因在于临时职业者和不就业者人数的膨胀造成因经济收入不稳定而无法结婚的年轻人增多.
2.社会经济因素
第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社会为女性就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女性的就业率不断攀升.但日趋激烈的就业环境导致用人单位和各大企业对育儿母亲“另眼相看”,其实质无外乎降低成本和追求生产效益的最大化.此外,女性为了自身提高,在日本这个根本上的男权社会,真正达到与男性同工同酬,并在工作中得到晋升机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对职业女性来说,兼顾就业和育儿是很困难的.由于兼顾就业的困难和育儿环境的不够完善,晚婚和晚育现象开始增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育率的降低.
第二、日本适龄青年特别是女性的婚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随着女性就业机会的增多和生活方式的时代性变化,结婚不再是人生必然的轨迹.作为个人的人生规划,结婚生子只是可选择的方案之一.结婚行为从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变成个性化的人生抉择,更多的不是从俗从众而是尊重个人的主体意愿.晚婚、终生不结婚以及婚后不要孩子的女性比率上升,人们对构建家庭和延续生命的观念进一步淡化.
第三、当今日本,物价水平偏高,各地经济发展普遍不太景气,生育子女的费用和和随之而来的巨额教育费用,成为小家庭的严重负担,而孩子从出生后到将来求学就业的过程中又将不可避免的面临无数种可能的社会环境.基于此种现实情况考虑,实际生育子女的数量必然少于理想的出生人口数量.特别是日本的很多年轻夫妻认为婚后即生育子女会使生活重心偏离并影响生活质量,成为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负担.
另外,日本的社会经济长期不景气、持续低迷.青年失业者比例很高,无固定职业的人口数量日益增加.青年人工作不稳定,经济基础较差,影响了适婚年龄人口的结婚率.当然,人口生育率也必然受到影响.而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缓解这一问题所做出的努力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对女性婚育所给予的支持方面不够.日本媒体多方报道,频繁指出政府和有关官员对少子化问题重视得太晚,出台的政策和实施力度也不到位.日本针对少子化的对策从1990年就开始着手制定,但相比于日本整个经济大气候的不给力,这些对策始终是力不从心的.
参考文献:
[1]少子化社会白書—少子化対策の現状と課題[R].东京:内閣府,2005
[2]坂本幸一.少子化と私学経営の課題[N]//少子化·高龄化との対策.東京:日本私立学校振興.共済事業団,2006:103-115
[3]金貞任,山本豊.少子化時代の福祉と教育———介護保険制度改正·社会参加·教育改革[M].東京:圭文社,2006
[4]「特集:先進諸国の少子化の動向と少子化対策に関する比較研究その1特集にあたって」.『人口問題研究』59巻1号,2003
作者简介:王松华,(1977-),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大学文学硕士,现东北电力大学外国语.
老龄化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日本的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相关论文查重免费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