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类论文范文资料,与经济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相关论文提纲
本论文是一篇经济学类论文提纲,关于经济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经济学及教学改革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经济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辽宁大学经济学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紧密的传承关系.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建校伊始,即在经济学系设置了政治经济学本科专业.本专业1998年获准建设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200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地;本专业先后获得第一届国家级教学名师、第一批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教材、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获得国家“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主要建设项目的大满贯.辽宁大学经济学专业在综合改革方面具有代表性,本文将对此进行阐述.
关 键 词:经济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1.改革目标
根据教育部“目标明确、改革领先、成果突出、师资优化、设备先进、教学优秀、质量一流”的基地建设方针,以及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学科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的要求,将经济学专业的改革目标确定为“一个中心,四个基地”:
1.1“一个中心”:就是坚持以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为中心,在教育和教学改革中努力创新,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探索经济学教学的新模式、新思路和新方法,办出具有学校特色的经济学专业,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一流人才.
1.2“四个基地”:①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把经济学专业建设成为一个能符合时代要求,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的,“史、学、论”相结合高质量的理论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②坚持改革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把经济学专业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在全国具有有较大影响的教学和教改实验基地;③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把经济学专业建设成为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借鉴、吸收西方现代经济学优秀成果,侧重于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和比较经济体制研究,并服务于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全国重点科研基地;④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经济学专业建设成为全国理论经济学师资培训基地.
2.改革内容
2.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建设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创新和变革的教学改革工程.专业建设首先要在保持学校人才培养总体定位的基础上,制定具有本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学基础人才的需要,紧密结合经济学专业的自身特点,追踪学术前沿发展动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前瞻性、适用性及特色突出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
2.2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教材与教学内容
课程建设、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创新是专业建设的基础,这方面的改革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根据社会对经济学专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来设置合理的、科学的、超前的课程体系;第二,加强教材建设,根据新
经济学类论文范文资料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经济学的论文例文 | 大学生适用: | 硕士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71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2.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障,专业建设离不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要积极探索课堂讲授与讨论式、启发式、研究式教学相结合;系统讲授与课后辅导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改革;创造条件,使教师能够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
2.4改革实践教学,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一是要建立与完善教学实践基地;二是要做好学生实习的指导工作,保证实习时间,提高实习绩效;三是要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评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2.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建高水平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人才保障.要通过建立优秀教师的培养与选拔机制,促进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通过师资对外交流与培训机制,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水平的科研能力;建设开放性的人才交流的引进机制,把现有师资的培养与优秀人才的引进相结合,优化师资结构.
2.6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激励与约束并举的专业建设机制
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激励与约束并举的专业建设机制,对于专业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这项改革内容主要包括健全与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优秀教师的选拔与激励制度、优秀学生的奖励与推免制度及专业建设的评价与监控制度等.
3.实施计划
3.1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和“本、硕、博”连读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根据经济学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调整经济学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特色定位.要总结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深化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改革;依托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经济学一级博士点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教学与科研平台,实行“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
3.2调整课程体系.一是构建“史、学、论”相结合为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经济学的科学成果;二是加强计量经济学、统计学、计算机及外语的等分析方法与工具型课程的建设,使学生基本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三是加强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3.3创新教学内容.一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改革发展的实践相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二是在西方经济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把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前沿经济理论相结合,使学生既能把现代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又能吸收现代经济理论的最新成果;三是探索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科学成份及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前沿理论,构建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主要内容.
3.4加强经济学专业教材体系的建设.在吸收本学科统编教材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出版经济学系列教材和学术专著,为改革教学内容奠定坚实基础.
3.5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一是把教学名师的传帮带和教师间交流相结合,形成热爱教学工作,努力探索教学方法的良好氛围;二是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主题发言、学术沙龙、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等形式,实行“参与型”师生互动的双向教学法;三是配置先进教学设备,加强教师对多媒体与多功能教学实验室的使用培训,不断改进教学手段.
3.6构建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平台.一是要建立与完善教学实践基地;二是要做好学生实习的指导工作,保证实习时间,提高实习绩效;三是要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评机制.努力构建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平台,以实习促就业,以就业带动新的实习基地建设.
3.7完善师资培养、使用和激励制度.具体包括优秀中青年教师、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拔尖人才的选拔、培养制度;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及国内外进修制度;对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奖励与资助制度;引进人才的特殊政策制度等.
3.8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具体包括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务干事联席会议制度;教研室集体学习和集体备课制度;教师自评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师评教制度;实行教师督导团听课制度、新教师试讲制度、考试巡查制度、集中阅卷制度等.
3.9创新学生管理制度.主要有“基地班”新生遴选制度;经济学专业学生考评制度;中期淘汰制度;学习与科研活动的激励制度;推荐免试研究生制度;奖励推免、考取研究生制度;“基地班”学生特别资助制度等.
4.预期成效
利用5-10年的时间,努力把经济学专业建设成为人才培养质量上乘、学科建设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国内先进、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水平专业.具体可分解为:形成一套完整的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需要,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经济学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具有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的科学课程体系;建立能够反映时代要求和特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体系;建立能够反映最新科研成果和国内外前沿理
经济学类论文范文资料,与经济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相关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