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知乎跑不快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
本论文是一篇互联网有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关于知乎跑不快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互联网及高质量及内容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互联网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2010年3月,当美国问答社区Quora从多家投资者那里获得1100万美元投资,估值达到8000万美元时,国内竟然意外的没有出现大批的模仿者.之前几乎每一个在美国热起来的互联网项目,都会很快在国内被
互联网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作为一个高质量的问答社区,Quora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背后的逻辑、技术、运营门槛也颇为复杂.当然,更重要的是,增长很有可能把自己杀死―用户规模的大幅增长很容易弱化问答质量,而这正是Quora的生存之本.
知乎网是国内不多的几个Quora模仿者之一,其他类似的模仿者还包括百度新知、米饭、烦题网等.创始人周源称,成立一年以来,知乎注册用户达到30万.对于大部分的互联网项目来说,这是个微不足道的数量,但对于一个问答网站来说,30万已经是一个值得好好应付的用户数量了―同样在第一年,Quora的注册用户为50多万.
2010年9月决定做问答社区后,周源和他的团队没有去写代码,而是先搞清楚一个逻辑:人、话题、问题之间的关系.你问,我答,其他人附议、补充和质疑,这是日常沟通的基础模式,看起来极为简单.但还原到网络上却会变得很复杂,比如用户为什么要提问、怎样的提问才能引发人的回答欲以及人如何与感兴趣的问题产生及时推进的关系等.
这最终耗费了团队两个多月的时间.2010年11月,第一个只有问与答的知乎版本诞生,在这个被否定掉的版本里,用户能follow人,却没有办法获得准确的信息推送.周源和团队发现,需要解决的逻辑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了.
这里涉及到一些更复杂的逻辑.比如问答形成后,
如何推送给感兴趣或有能力解决问题的知乎用户,以产生更多的优质答案,以及如何让优质的内容浮起、劣质内容下沉等.最后这样的信息逻辑梳理起来一共有五六十条.
知乎在这段时间解决的最主要的逻辑就是在一个信息内化的平台上,怎样通过不同的方式让信息和信息之间结构化.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follow人、问题、话题来与信息建立联系,这会形成基于用户兴趣的非常复杂的信息,知乎需要按照用户的follow关系产生有效精准的推送.
2010年12月26日知乎正式发布,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怎么吸引知识丰富的人来知乎创造内容.知乎复制了Quora的运营策略,通过严格准入的邀请制和利用李开复等名人的传播造势.李开复所在的创新工场是知乎的早期投资方,但并未公布具体金额.
知乎团队的6个人分头行动,通过邮件的方式邀请各自圈子的朋友,同时利用李开复等知乎的早期投资者拓展人脉.介绍人会发一封邮件给周源,介绍被邀请人的经历和特长.这批早期用户包括了薛蛮子、徐小平、雷军等业内知名人士及互联网评论人、公司高管,还有小部分广告、法律、媒体、文化圈人士.
周源想让这些早期的用户帮助知乎建立一种良好的基础氛围,他试着去认识每一个人,给他们发邮件,介绍产品特性,寻求使用反馈,甚至介绍他们之间相互认识.在这段4个月的时期,知乎每天的提问量只有一两百,互联网技术类的问题占绝大比重.
一直到2011年4月份,只有一个内容运营人员的知乎积累了9000多人的未通过申请,周源开始拓展运营团队,放宽申请标准.
进入知乎的人逐渐增加,提供优质内容的人群也
有所变化.知乎有三类优质内容提供者:领域专家、事件当事人、“中产阶级”.领域专家多为社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CEO、创始人、总经理,这部分人群在知乎提供了部分内容,但更大的作用是吸引用户尝试.现在知乎更多地倚重和发展它的“中产阶级”―他们在某个领域工作多年,但还未达到专家水准.这群人是提高知乎活跃度的关键一环.而这群人,尤其第三类人群,组成了知乎高达2000人的核心人物榜单.
这份榜单上的人活跃在不同的话题领域,他们都是有五年以上经验的资深从业者,每月都能维持50个以上的回答量.用户点开某话题,能在页面右方看到人物排名.这些人中,一年回答1000个问题以上、字数达到30万字的不在少数.
周源并不太认同Quora的积分激励制度,他想通过制造行业舆论领袖来保持核心用户的黏度.在过去一年里,知乎向很多媒体专栏推荐了优秀的核心人物,“譬如大熊、韩冰、简江关于电子商务方面的内容,常被商业媒体引用.程翰就是因为在知乎上写后来被约专栏的.”现在的知乎已经与多家媒体和论坛展开了合作,推荐核心人物外出活动和演讲.
用户的增长给知乎的产品优化带来了好处.以前要邀请人来回答问题,只能在输入框内输入人名.当积累了大量用户数据后,知乎改进了算法,把人的职业、经历纳入考核体系,可通过多个标签获得人物推荐,提高了搜索和匹配的精准度.
不过,随着用户量的增长,知乎在维持社区内容质量上需要投入越来越多的成本和精力.知乎逐渐出现了“你最喜欢的歌词有哪些”之类的垃圾问题.
依靠赞同、反对、没有帮助、感谢、关注、添加话题标签、协助邀请等操作,高质量内容被置顶,低质量内容被折叠.理论上来看,依靠大众的智慧,知乎就能不断提供优质内容,但现实要艰难得多.来自知乎的数据称,知乎早期回答率在90%左右,现在则是80%左右.用户越来越多地重复提问、一些早期优质问答逐渐沉底,这些都需要知乎在算法改进、内容重整过滤等方面加大力量.
当Quora正式发布一年后,注册用户已达到近50万,靠20多名员工维持开发和运营,其中内容运营人员不过一两名.同样的情况下,知乎却需要额外付出七八名内容运营者,对由30万用户制造的内容进行编辑和监管.在Quora上,用户可以同时对别人的提问和回答进行编辑修改或总结,但知乎只保留了对提问的共同编辑功能,用户只能对自己的回答做出修改.
这个七八人的内容运营团队专门负责内容监管、推送、整理和社区氛围维护,他们需要借助系统的帮助,通过投票数、回答数、关注度以及个人的新闻敏感度等因素,将每个领域下子话题的精华内容挑选出来,如果用户恰好关注了这个话题或者提问回答的人,那么这些热点问题将会出现在用户页面上,或者发给用户的“知乎每周精选”里.与此同时,那些发布垃圾信息、四处灌水的用户将受到惩罚,严重者甚至会被禁言.在新用户到来之后,这个团队会尽量帮助其了解和适应知乎,将用户不太合适的提问修改为更加精准和吸引人的样式,回答一下新手冷清的问题等.
该文来源:http://www.sxsky.net/guanli/00306023.html
此外,知乎有一个几十人的志愿者团队,他们是各个领域的专长者.知乎开发了一款志愿者专用工具,使其在家便能高效地浏览和修改问题.这些人被分组划分到不同内容运营“领队”手下,他们接受领队的意见和指导,同时在群里交流管理经验,更多地靠自觉和热爱去维护社区氛围.志愿者需要帮助用户编辑修改提问、添加合适话题、尽可能回答自己了解的话题或邀请最合适的回答者,同时还负责举报恶意行为(比如发布广告、不良信息、恶意修改提问等)、推荐精品内容和推荐各个领域的专长者来注册知乎.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互联网的文章 | 大学生适用: | 研究生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66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资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 职称论文适用: |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资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这与Quora的做法有所不同,目前的Quora采取了“版主”制,从用户中挑选合适
互联网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知乎跑不快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