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商务方面论文范本,与C2C电子商务如何成为可能相关毕业论文致谢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电子商务方面毕业论文致谢,关于C2C电子商务如何成为可能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电子商务及互联网及信息经济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电子商务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阿克洛夫指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会在逆向选择的作用下演变为“柠檬”市场.我们看到,互联网的应用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在消除了交易的空间阻隔、扩展了市场范围的同时,也衍生出信息屏障,加剧了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其中以C2C电子商务市场尤甚.然而,这一市场却并未演化为“柠檬”市场.本文将运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探究C2C电子商务何以成为可能.
[关 键 词]C2C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柠檬市场品质考核重复博弈
一、引言
经济学家阿克洛夫曾以柠檬市场为隐喻、以次品车(在美国也称之为“柠檬”)为例,指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会出现逆向选择(AdverseSelection).这种类似“劣币驱良币”效应将导致市场被次品充斥、甚至走向解体.在电子商务市场上、特别是C2C网络购物中,信息不对称现象尤为突出.正所谓“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然而,实际中电子商务市场并未演变为柠檬市场,反而得到了长足发展.根据CNNIC第22次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8年6月,中国网络购物使用率达到25.0%,使用规模为6329万人,跻身十大网络应用之列.C2C电子商务何以成为可能本文拟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角度来探讨这一主题.
二、C2C电子商务中的信息不对称
电子商务(E-Commerce)从广义上讲是指以电子设备为媒介进行的商务活动,在狭义上则是指以互联网(Inter)为技术依托所进行的各种商务活动,包括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广告商、消费者、中介商等有关各方行为的总和.在理论上,我们通常把电子商务分为B2B(BusinesstoBusiness,企业对企业)、B2C(BusinesstoCustomer,企业对消费者)、C2C(CustomertoCustomer,消费者对消费者)三种类型.B2B模式的交易者都是工业或商业企业.而在B2C模式中,卖家是生产商或纯粹的商家,买家是普通消费者,物流是单向的.在C2C模式中,买家和卖家即可是从事零售业务的商家(通常是规模较小的个体经营者)、也可是普通消费者,没有明确的角色区分,因而物流一般是双向的,交易地位可以随时转换.目前国内比较典型的C2C网店平台有淘宝网、拍拍网和TOM易趣网等.
为什么在C2C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尤为严重这是相对传统购物而言的.传统购物多是买卖双方面对面、货款两清的直接交易,对于此类交易,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来应对质量的不确定性.比如,购买之前直接观察或感受商品的某些物理属性,从而对商品品质做出判断(对食物可以先尝后买,对衣物可以在试衣间试穿等),或者通过对卖主或店铺设施的主观印象来对商品质量可信度做出辅助评价(如果卖主面目和善、店铺装潢讲究,就会增强对质量可靠性的预期).因此,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Information)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此外,由于受交通成本的约束,传统交易者的距离越近,交易频率就会越大,重复博弈的几率也就越高.这意味着交易者的市场半径是有限且固定的,因此,传统商务几乎完全发生在“熟人社会”里.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电子商务的论文例文 | 大学生适用: | 自考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50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技巧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技巧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依托互联网技术的电子商务一方面消除了地理空间的限制,使商品搜索更加便利,交易者的市场半径能够无限延伸,电子商务市场趋向于完全竞争市场,在商品搜寻方面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另一方面,互联网又衍生出一些有别于传统商务的信息屏障(InformationBarrier),使交易信息的充分度远远偏离完全竞争状态.信息屏障包括:(1)无法实现对商品的直接观察或体验,(2)无法做到对卖主或店铺的现场观察.除了信息屏障之外,网络卖家的进入和退出的成本较低(不需要像传统商家那样租赁和装修店铺、雇佣和培训员工),加之网络社会本身具有匿名性或虚拟性,更接近于“生人社会”.这一点在C2C电子商务中更为突出.B2B、B2C中的卖家一般都是具有一定实力和声誉的企业或商家.而C2C中的卖家成份比较复杂,既包括规模较小的个体经营者,也包括普通消费者,其实力和声誉信息都相对隐秘,因此,C2C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无论是相对于传统商务、还是相对于电子商务的其他商业模式都更为严重.根据艾瑞咨询在2007年对3119名互联网用户未进行网络购物原因所做的调查显示,有50.7%的网友选择“未见到商品实物,不放心”,有49.5%的网友选择“担心售后服务不好”.
三、柠檬市场与品质考核
信息不对称可能诱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机会主义行为,进而会增加内生交易成本的产生.本文主要探讨内生交易成本的来源之一:逆向选择和柠檬市场.
“柠檬”一词在美国俚语中意为“次品”.1970年经济学家阿克洛夫以柠檬市场为隐喻、以次品车(在美国,也称之为“柠檬”)为例,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运行效率做了分析,提出了逆向选择(AdverseSelection)理论.假定市场中只有四种汽车:新车和旧车、好车和次品车.新车有可能是好车,也有可能是次品车,旧车也是如此.人们购买一辆新车时并不知道所购汽车是好车还是次品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车主就可以了解该车的质量,即车主会更准确地估计该车是次品车的概率.这就形成了一种可得信息的不对称:现在卖主比买主更了解汽车的质量.因为买主不能区别好车和次品车,次品车将以与好车相同的价格出售,尽管旧车与新车的价值不会一样.于是,格雷欣法则以另一种方式出现了:绝大多数出售的汽车可能是次品车,好车的买卖可能根本就不存在,因为次品车倾向于将好车挤出市场(这与劣币驱逐良币相似).最终旧车市场被次品车所充斥,演变为“柠檬”市场(‘Lemon’Market).
然而,信息不对称尤甚的C2C电子商务市场却并没有因为可能产生逆向选择而演化为“柠檬”市场.那么,是什么机制对内生交易成本的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呢经济学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价格信号.价格是显性的,我们在比较价格时,隐含的假设是一定品质下的价格.而品质是隐性的,价格相同而品质不同,则意味着实际价格是不同的.所以,在现实中我们更多地关注品质考核.考核商品品质的方式,一是直接针对商品本身,一是针对商家的考察.
1.针对商品本身的考核.在“柠檬”市场模型中阿克洛夫把商品完全视为是体验性

关于电子商务方面论文范本
2.针对商家的考察.考察商家主要是判断其类型,实际上是间接地考核商品品质.一旦买家对商家的类型(诚实或欺骗、合作或不合作)形成判断,就会由初始信任转向持久信任,从而大大降低品质考核成本和不确定性.根据无名氏定理(FolkTheorem),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如果参与者有足够的耐心,对双方均有利的合作均衡可以作为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出现,即只要交易具有长期性(或交易结束的概率足够小),交易双方对未来收益的贴现足够高,参与者采取
关于电子商务方面论文范本,与C2C电子商务如何成为可能相关毕业论文致谢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