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品牌营销相关论文范文检索,与家乐福:制度营销高手相关论文提纲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品牌营销相关论文提纲,关于家乐福:制度营销高手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品牌营销及制度及营销手段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品牌营销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福在中国占了很大的便宜.韩国的专家认为,家乐福营销方式不能适应韩国是最失败之处.家乐福应该了解韩国的文化和消费者的口味,但是他们用全球的营销方式在韩国经营公司,显然是行不通的.而且韩国的政策制度不会对家乐福手下留情,不论你是不是外资,都必须遵守韩国的法律和市场制度.
仅从这个角度看,在游戏规则及对待外资的态度方面,韩国和中国有着天壤之别.
6月3日,《华夏时报》刊出《家乐福保安打人拒绝道歉》,之后家乐福北京国展店公关部经理何平对《华夏时报》表示,已对打人保安作出处罚;今年3月14日,哈尔滨动力区乐松广场家乐福店保安将一民工打伤.
韩国的一位消费者表示,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韩国,肯定会引起极大的民愤,甚至会影响到韩国民众在家乐福购物的欲望,而且有关部门肯定会关注此事并采取相关措施.
在消费文化方面,家乐福过于自信而在韩国遭受冷遇.家乐福以为依靠便宜的价格就能吸引更多的顾客,结果并没有从韩国人那里得到青睐.韩国超市平时的购买主力是家庭主妇,她们有大量时间进行商品质量的比较,对超市的风格也很在意,这使得购买环境较好的韩国超市很受欢迎.相对而言,家乐福的大卖场和薄利多销的方式对韩国并不适合.
此外,家乐福在韩国跟当地的商品供应商都有矛盾.家乐福本应同当地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关系,但当产品销售不好的时候,家乐福往往把销售不好的责任推卸给当地供应商,以压低供应商供应产品的价格.当家乐福把这种手法应用到韩国时,却引起了供应商很大的不满.
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称,在1998年到2001年期间,家乐福对供货商的各类不合理收费高达1776亿韩币(约1.36亿美元).韩国法律规定,大规模销售性企业在进行促销活动时,与商品不直接相关的费用不得要求供货商承担.由于违反这一规定,在从1999年至2001年的3年间,韩国政府已经三次向家乐福发出罚款通知,罚款数十万美元.
而在中国,压低供货商的价格是家乐福惯用手法.除了控制供应价格,家乐福还向供应商收取一定数额的进场费.一家供应商想进入家乐福的渠道,通常需要交纳六大门类的费用,包括进店费、条码费、货架费、促销费、节庆费、信息系统使用费.但是在中国,家乐福无论与供货商发生怎样的矛盾,都没有政府机构出面干预,更不用说罚款了.
家乐福在中国的这些问题屡禁不止,相反店面却越做越多.在家乐福对中国市场了如指掌的背后,制度的缺失和监管不力成为其谙熟“制度营销”最有力的杀手锏.
在韩国的撤出,和日本有诸多相似之处.
据了解,家乐福进驻仅仅4年零3个月就急匆匆地告别了还很陌生的日本.2005年3月10日,家乐福正式与日本零售商巨头永旺公司(AEON)签了合同,将其在日本的8家超市全部卖掉.尽管家乐福经过了4年有余的努力,把它的超市增加到了8家,销售额做到330亿日元,但最终还是将其所有店面易主.
日本国立东北大学副教授叶刚在接受《成功营销》采访时分析说,家乐福的营销方式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规模优势,并且以价格优势取胜,但这不符合日本老百姓的消费习惯.家乐福在中国屡次出现违规事件,假如日本家乐福其中的一家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那么会影响到其他店面的生意.日本的老百姓将会减少光顾家乐福的次数,因为他们对家乐福的产品质量表示怀疑.而日本的制度,也将会对家乐福做出严肃追究.因此说,日本的制度也让家乐福无从下手.
殊途同归.家乐福在韩国与供货商之间矛盾不断;在日本,这种情况并未减弱.家乐福在日本的进货渠道只有55%的商品是直接从厂家进货的,另外45%的产品必须从中间商那里进货.一直以低价著称的家乐福因为进货渠道的受阻,从而无法体现出价格优势.这也为家乐福的撤出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伏笔.
有意思的是,中国的供货商都以和家乐福有业务往来为荣,相关行业协会的作用甚微自不必说,供货商之间由于竞争也互相压低价格,给了家乐福更多的选择空间.
武汉一家超市的总经理对《成功营销》分析说,家乐福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国内企业身上可能就是另一种情况了.有一个根本的问题是,在招商引资的热潮下,自上而下的就认为外资就是好的,这给了家乐福极大的生存空间.
“制度营销”只能赢在中国
家乐福在中国的生存空间彻底打开了,并且正在全力冲刺,以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飞评价说,在中国,零售市场环境宽松,决定了家乐福开店速度很快.同时也要看到,家乐福在中国已渡过磨合期,他们本身还是存在很多优势,比如在经营模式、本土化策略等方面也是很成功的.
家乐福在中国的成功是不争的事实.2005年在亚洲地区,家乐福的利润增长达到了27%,其中中国地区贡献颇丰.可想而知,中国市场给家乐福的财务报表带来了多大的喜讯.
“家乐福和沃尔玛在中国的成功,很大因素在于中国是一个包容性非常强的国家.同时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注重政绩、希望通过引入外资为自己捞取资本,因此往往会把城市中的黄金路段给这些企业,并给予税收等多方面的优惠,而国外的环境并不是这样.在中国,家乐福依靠迎合与牵制地方政府的欲望屡战屡胜,这也是靠制度营销取胜的根本.”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品牌营销的论文范文文献 | 大学生适用: | 学院学士论文、函授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35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参考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参考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国内商业零售知名专家王蓁评价说,在招商引资热潮的前提下,外资受到了超国民待遇.家乐福在中国的做法,如果在其他国家是根本行不通的.
有一个细节,更能说明家乐福在“制度营销”上的功底之深.自进入中国以后,通过与地方政府的合作绕过了对外资零售业开店的限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至2001年家乐福在中国门店数量已经迅速扩张到27家.不过,此间家乐福的扩张行为却违背了中国的相关规定.
违规事件发生后,被国家主管部门勒令进行全面整改.然而彼时的家乐福,利用与地方政府的良好关系,将整改和扩张相互结合,并且打出“促进出口、扩大就业”的采购牌,宣布计划2002年在中国建立10个区域性全球采购中心,以换取政府和市场的欢迎.
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日本或者韩国,可能家乐福面对的是民众的集体抵制或政府的高额处罚.针对家乐福现象,如果站在大的背景下审视,就会发现,当吸引外资成为经济发展主旋律的时候,其实已经为“制度营销”预留了空间.
或许,赢在中国是家乐福最真实的写照.因为在其它国家或者地区,你很难用“赢”来形容家乐福.
1988年进入美国市场后于1993年撤出;1999年家乐福在香港苦苦经营了3年之后,宣布退出香港市场;2004年则先后出售了在西班牙、阿根廷和巴西的57家超市以及在葡萄牙零售商ModeloContinente22%的股份;2005年3月退出日本;2006年4月退出韩国.
让家乐福在中国赢得近乎完美,“制度营销”功不可没.
关于品牌营销相关论文范文检索,与家乐福:制度营销高手相关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