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工相关论文范例,与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经济学相关论文摘要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农民工相关论文摘要怎么写,关于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经济学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农民工及城市及人口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农民工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2312;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对社会人进行三六九等的划分,然后加以区别对待是人们的习惯性思维.具体表现为外地人与本地人、城里人与乡下人的社会角色的定位和认同,导致人们已经趋同于对社会人习惯性地差别对待,特别是那些负责制定政策的国家各级政府管理者,固有的偏见和心里定势影响了他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政策,这是农民工就业遭受雇佣、人力资本投资、晋升等歧视的本质所在(赵耀,2006).(三)农民工没有自己的代言机构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阶层呈现复杂化、多元化的特征,各种利益矛盾普遍存在,各阶层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都相应成立了自己的代言机构,工人有工会,妇女有妇联,工商企业主有工商联等自己的代言机构(管志慧、彭兆祺,2004).而农民工作为一个游离于农民和城市就业人口之间的新阶层,却没有自己的代言机构,在就业政策的制定和就业制度的改革方面农民工没有发言权,导致一些歧视性的就业政策得以顺利通过,一些歧视性的就业制度改革停滞不前并得以长期延续.
(四)统计性歧视的存在
统计性歧视是指雇主在招聘时,往往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看作是该群体中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并以此作为招聘标准筛选应聘者.由于劳动力市场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雇主为了以最低的信息成本获取一定质量的劳动力,常常利用求职者所属的群体特征作为个体特征来帮助完成雇佣工作.张抗私(2005)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因统计性歧视而错误甄选是十分常见的现象.
四、农民工就业歧视对城市就业人口的就业影响
对农民工就业歧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政府和城市就业人口认为农民工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抢走了城市就业人口的饭碗,造成了大量城市就业人口失业.那么通过对农民工进行就业歧视,城市就业人口的失业率会降低吗?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存在对城市就业人口的就业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增加还是减少城市就业人口就业,还是根本不会对城市就业人口就业产生任何影响?这要做具体分析.
(一)农民工与城市就业人口在城市就业中的关系
农民工与城市就业人口在城市就业中的关系大体上可概括为以下两种:
第一,零替代关系.这一关系又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主动零替代关系,即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城市就业人口能干但不愿意干,在劳动力市场上主动放弃对农民工的就业替代.由于就业歧视的存在,农民工大多从事建筑、加工制造等以简单体力劳动为主的脏、累、险职种,以及摊贩、拾荒、废品收购、社区及家政服务、购物配送等流动性强、收入低且比较艰苦的职种.这类工作对劳动力的文化、科技素质一般要求不高,只要能吃苦耐劳和愿意提供劳动力即可,而城市就业人口不愿从事这类苦、脏、累、险职种,农民工与城市就业人口之间并不存在竞争,并不存在谁抢谁的岗位的问题,因此是一种零替代关系.其二是被动零替代关系,即农民工想干不能干的工作,在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被动放弃对城市就业人口的替代.由于农民工文化素质较低,往往不具备某些工作所需的技能,无法从事某些技能要求较高的工作,而相对于农民工而言,城市就业人口文化素质和工作技能普遍较高,完全有能力适应这一类工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工与城市就业人口也是零替代关系.
第二,替代关系.这种情况主要是指农民工能干的工作,城市就业人口也愿意干,二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形成就业替代.农民工与城市就业人口形成就业竞争的领域主要是手工业、运输、经商、餐饮服务等行业.一方面由于农民工劳动勤勉度高,易于管理,而且在能力上不一定低于城市就业人口;另一方面,雇主不必承担他们的各种社会福利,再加上农民工人力资本价值较低,这样,从节省人工成本的角度考虑,企业雇主更愿意雇佣农民工.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工对城市就业人口将构成就业竞争,二者是一种就业替代关系.
(二)农民工就业歧视对城市就业人口的就业影响
1.零替代关系下农民工就业歧视对城市就业人口的就业影响
首先看主动零替代关系下农民工就业歧视对城市就业人口的就业影响.如图1左图所示,由于城市就业人口不愿从事这类工作,此类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完全由农民工提供,因此该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给曲线S就是农民工劳动力供给曲线S1.如不存在农民工就业歧视,农民工将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一劳动力市场,此时,农民工的就业量将完全由劳动力需求所决定,在图1左图中表示为L1.如果存在农民工就业歧视,比如城市政府实行“腾笼换鸟”政策,清退农民工,则农民工劳动力供给曲线将会从S1左移至S0,相应地就业量也将由L1减少为L0.因在该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与城市就业人口是主动零替代关系,腾出来的工作岗位,城市就业人口不愿填补,对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结果并没有增加城市就业人口的就业,反而造成大量农民工失业.
再看被动零替代关系下农民工就业歧视对城市就业人口的就业影响.在此类劳动力市场上,即使城市政府对农民工不实行就业歧视,农民工也会由于不具备工作所需的特殊技能而无法从事此类工作,更谈不上与城市就业人口竞争.如图1右图所示,该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完全由城市就业人口提供,故劳动力总供给曲线就是城市就业人口劳动力供给曲线S2,此时,城市就业人口劳动力供给曲线S2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对增加城市就业人口就业量毫无意义.城市就业人口能否充分就业并不取决于农民工存在与否,存在多少.
综上所述,在零替代关系下农民工就业歧视对城市就业人口就业将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反而会造成大量农民工失业,进而使社会总就业量减少.
2.替代关系下农民工就业歧视对城市就业人口的就业影响
如图2左图所示,横轴L为劳动力数,纵轴W为工资率,在没有歧视条件下,农民工的供给曲线为S0,在有歧视条件下,必然增加他们的就业成本,供给曲线上移至S1.由于城市就业人口具有较高的就业机会成本,且不随农民工就业供给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城市就业人口具有相对较高的惟一的供给曲线S2.其中S2与纵轴W的交点W2是城市就业人口愿意接受的最低工资水平,过W2点做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分别交S0和S1于E0点和E1点.在E0点和E1点以下,由于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水平低于城市就业人口的最低意愿工资,城市就业人口将不进入劳动力市场,此时的总劳动力供给曲线就是农民工的供给曲线.
图2右图中的总供给曲线可由农民工和城市就业人口两部分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合成,即由S0、S1和S2分别合成S3、S4,分别代表没有歧视和有歧视条件下总劳动力供给曲线.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折线,以S3曲线为例,当W≤W2时,城市就业人口不提供劳动力,在这一阶段,总的供给曲线就是农民工的供给曲线,即图2右图中的W0E0;当W>W2时,总的供给曲线是城市工和农民工的供给曲线相加而成,供给弹性增大,曲线更为平缓,即E0S3.同理,曲线S4由线段W1E1和射线E1S4构成.
假设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曲线D不随劳动力供给状况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当不存在农民工就业歧视时,劳动力的供求均衡点为E2,均衡就业量为L0,均衡工资率为W3.当存在农民工就业歧视时,则供求均衡点上移至E3,均衡就业量为L1,均衡工资率为W4.
在没有歧视条件下,总劳动力的就业量为OL0,其中,城市就业人口为OL3,农民工为L0L3.如果存在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那么,城市就业人口的就业量由OL3上升至OL2,增加了L2L3个就业岗位.但这是以农民工大量就业机会的丧失为代价的,农民工的就业量由L0L3减至L1L2,净减少L0L1及L2L3个工作岗位.在净减少的工作岗位中,L2L3个岗位让位于城市就业人口,L0L1个岗位被白白浪费掉.也就是说,大量农民工就业岗位的减少使总的就业量减少了,造成整个社会就业资源的浪费.
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增加了城市就业人口的数量,但这是以农民工就业岗位的
关于农民工相关论文范例,与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经济学相关论文摘要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