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类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方法综述相关论文的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金融风险类有关论文的格式,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方法综述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金融风险及金融体系及模型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金融风险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30340;大小.但是,不仅残值之间的相关性不一定代表了系统性金融风险,而且,实际上GARCH模型的分析只能说明诱导因素发生后传染的速度和规模,对于解释会不会发生系统性风险这一问题却远在其能力之外.伴随当前风险管理领域中最为流行的VaR方法的诞生,GARCH模型与其结合,共同测评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为了尽量避免VaR方法本身蕴涵的模型风险,Blaschke等(2001)提出将压力测试(stresstesting)与VaR结合.但无论如何规避模型风险,VaR法实际上还是通过详尽评估单一金融机构的风险来强化整个金融体系,不能实现从总体上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三、从系统整体入手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
在面向系统整体直接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测度时,作为指标体系主要制定者的监管当局认为,可以将经济金融系统看作所有金融机构甚至所有金融活动参与个体的总和,利用各部门总的经济数据,同时加入宏观经济指标,来衡量或预测经济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IMF于1999年5月启动了“金融部门评估计划”(FSAP),包括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等在内的宏观审慎指标,如资本充足性、盈利性指标、资产质量指标等在内的综合微观审慎指标,用于测度金融体系中蕴涵系统性风险的程度.这些宏观审慎指标包括反映单个金融机构稳健性的微观审慎指标的汇总和与金融体系稳健性有关的宏观经济变量两种类型.同时,在对单个金融机构稳健性的微观审慎指标进行汇总时,对不同的机构按照其对应的权重进行了加权.国内学者(如伍志文,2002,毛一文,2002,陈华,2004等)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金融市场子系统、银行子系统、金融监控子系统和宏观经济环境子系统四个方面入手,划分安全、正常、关注和危机四个等级,据经验分析确定每个指标属于各个等级的取值范围,然后根据各个指标的实际取值将各个指标映射成相应的分数,最后通过主观赋权,将各指标的得分综合成各子系统的得分及整个体系的总得分.但加总时对权重选取的主观性依然太强,缺乏坚实的客观理由.Demirgkunt等(2002)则将系统内的银行同质化对待,从而视整个银行系统为一个集合银行,使用银行业总体的数据来估计系统破产的概率,并对发生危机的指标阀值进行了说明.遗憾的是,即便经济金融系统内的参与者可能存在同质性,但实际业务之间联系紧密的事实,使得忽视系统内实际业务间交叉覆盖部分的累加会导致错误的结果.
在技术性研究方面,Kaminsky,Lizondo和Reinhart(1997)的初始KLR方法,也称信号法,实际上是筛选出被选预警指标,并把其转换为双元信号,根据其同时预警数目的多寡来判断危机发生的概率.Kaminsky(1999)运用以噪音――信号比的倒数为权重的优良指标的加权平均这一复合指标,解决KLR模型只根据信号多寡来进行判断的问题,但其在识别效果方面仍有很大缺陷.因为,复合指标的解释变量被转换成双元信号后抛弃了由它的动态性所产生的许多有用信息,至少“发生了新的、较大的危机将直接导致现在识别不了以前曾被识别的危机”(吴军,2006).一些学者将Probit/Logit模型划归为针对单一金融机构风险的测度,笔者不赞同这种观点,因为Probit/Logit模型是直接估计给定指标的条件概率以从整体上进行危机的预测.Frankel和Rose(1996)基于此模型,针对105个发展中国家1971-1992年的季度数据的预测,是此类模型的早期代表文献(下文称其为FR模型).在样本区间内,FR模型参数表现稳定,并且许多变量在危机的预测方面表现显著,但对样本外的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预测却不尽如人意(Berg和Pattillo,1998).为此,Berg和Pattillo(1998)基于KLR信号模型对FR模型进行了修正,即先经过KLR方法筛选出优良指标,然后对其进行概率单位处理,故其精确性要高于KLR模型.但也只能达到57%(Bussiere和Fratzscher,2002).ShnkeM.Bartram等(2006)认为,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上,可以通过银行股票价格的变化从整体上测度并预警系统性金融风险.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上,某一负面信息冲击只会对直接暴露于该信息的银行的股票价格产生影响,而没有暴露于该负面信息冲击的银行的股票价格并不会受其直接影响.但事实是,没有暴露于该冲击的银行的股票价格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波动,这些波动并非直接暴露于该冲击的结果,而是直接暴露于该冲击的那些银行通过经济金融体系对没有暴露于该冲击的银行的逆向影响的结果.因此,未直接暴露于该冲击的银行的股票市场反应可以作为系统性风险估测的一个粗略指标.同时他们还利用银行权益价值,债务结构数据,无风险利率,期望回报率及其方差,债务数
金融风险类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四、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方法的简要评述
综合来看,上述测度方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合理加总和设计模型的技术改造两方面.系统中破产倒闭机构的数量具体是多少才能被称为系统性风险是不确定的,因此从这一角度进行分析往往没有有意义的收获.依据同质性而直接累加从而表征总量的方法,错误地重复了系统内参与者之间交叉业务所覆盖的数量,不能被称之为合理的加总.而随着计量技术的发展,呈现的研究成果表明更多学者们希望通过改进模型技术将两个问题一并解决.那么,不断地改进技术是否真的有效呢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金融风险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高校大学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100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参考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 职称论文适用: |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参考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在技术上,所有模型都会呈现各种缺陷.被模型化了的现象的统计特征通常随样本而改变.但模型改变了统计规则的实效性,导致模型使用者不停地“追赶时间”(catchthetime).这样,当危机发生时,模型解释力差的问题自然会凸现.模型本身的目的在于将复杂的现实世界浓缩于数量较少的方程中.但浓缩过程中所忽视掉的变量往往不是不重要的而是较复杂的,从而造成模型假设质量较差.数据可获得性上的困难更是众所周知.这些缺陷是所有模型都不可避免的.虽然随着经济金融系统复杂性程度的加深,确实越来越需要复杂的模型用于衡量风险,但不幸的是,随着复杂性的加深,模型的可靠性也在逐渐降低.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显示风险模型要比想象中的可信度低很多.如果向监管界、学术界,特别是模型的设计者询问其对模型质量的评价,答案经常是否定的.一个真正的复杂统计模型必须是对的,但经济金融运行不可能像遵循物理定律一样成规则.尽管拥有复杂的模型,所有的压力测试,所有的数据,但每次经历的系统性风险都会给人们带来惊疑(BitnerR.,2008).成功躲过危机的往往是那些拥有良好管理的机构,而不是依靠模型技术实现的.在不信任模型的同时却又积极地使用它们则是一个悖论.笔者并非想完全否认模型技术,但目前研究者对模型赋予的期望,已经超过了其实际的能力范畴,就像对涵盖经济金融体系总风险的系统性风险的测度一样.脱离理论支撑而单纯对模型进行技术上的修正,不断地进行估测是愚蠢&
金融风险类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方法综述相关论文的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