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科学方面论文范文素材,与中国社会科学的方法导相关论文查重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社会科学方面论文查重,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方法导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社会科学及经济学及什么是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社会科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理论研究•,
丁丁按语:这份讲义是我于2008年7月16日和23日以“东北财经大学社会与行为跨学科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兼主任”名义在那里的连续两次演说的录音整理稿.演讲之后,在很短的时间里,由东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王昱根据现场录像整理成文稿,交我审阅.也因此,使这一次演说得以成文发表.不过,我仍推崇中国古人或西方近代学者的“口述传统”(oraltradition)――平日与好友或同事探讨有重大意义的思想、学术、现实议题,求真相而不求发表.事实上,我所知道的每一个重要的学术中心,如维也纳小组(及奥地利学派)、布尔巴基小组和芝加哥学派(政治学的和经济学的),都有自己的口述传统.我相信,只有口述传统才能够保持关于根本问题的强烈的问题意识――这样的激情不可能借助于必须满足严谨规范的学术论文来传递.中国学者并不缺乏创造力,但很缺乏关于根本问题的问题意识的指引.于是,这些稀缺的创造力资源的配置就产生了严重扭曲,尤其是源于教育和研究领域的官僚化管理体制的扭曲.
摘 要:本文在界定社会科学学科性质的基础上,分别藉由人文学科和科学的宗旨进一步阐释社会科学,通过对比中西方社会科学的思想传统来反思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本文认为,中国社会科学学者的任务在于感受重要性,抓住问题意识并能够运用西方合法的学术规范来表达.
关 键 词:中国社会科学;意义;根本问题;表达
中图分类号:Co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10-0003-11
一、社会科学的学科性质
我首先强调我们今天讨论“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人的社会科学,而不是美国人或俄国人或印度人的.其次,需要说明“社会科学”在人类知识整体中的位置,与它的研究者的身份无关,它是普适的.
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的根本问题是社会的而不是与社会无关的,但它又有“科学”的性质,或者说它是在“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一门学问.德文的“人文学”通常翻译成“人文科学”,因为德语的“学”已经有了“系统研究”的意思,这是德语学术的传统,或许这里并不发生哈耶克曾批评的“科学主义”倾向.但是,在英美学术传统内,我们不能将“人文学”(humanities)翻译为“人文科学”.因为英语的“科学”,包含了远比德语的“学”更“自然科学化”的意味.若是我们用英语的“科学”所指的方法来研究人文,则很可能会扼杀了人文思想.有鉴于此,林毓生教授将“humanity”译为“人文学科”,而不是“人文科学”.
由于社会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的一门学问,如果我们观察社会科学的历史,不难看到,它的研究方法也总是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人文学科的方法之间徘徊.我们说,这是社会科学的尴尬处境――夹在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叙事传统之间.
二、人文学――呈现意义
哈贝马斯曾这样定义“人文学科”――人文学的主旨是为人的生活提供意义.假如你对自己提出诸如“我活着有什么意义?”这类问题,你就进入人文学科的领域了.人文学的功能、目的或宗旨,就是“呈现意义”.
钱穆在194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用“个性”和“群性”两个词来描述人的性质,他说人性既有个性又有群性.今天,我们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哺乳动物”的一种.第一,因为是“动物”,所以每一个体不可避免地具有“个体性”(individuality);第二,因为是社会性动物,所以不可避免地具有群体性,也可称为“可社会性”(sociability);第三,因为是哺乳动物,所以有“情感生活”――不论那是个体的情感还是群体的情感.这样,我们就可以定义:人文学科所致力于呈现的意义,是指人的个性与群性在各种情境之内发生的“问题性”.
1“意义”的解读
自19世纪末以来,很多西方的数理学家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对意义(themeaningsofmeaning)进行过界定.在我所阅读过的此类文献中,一位女性哲学家对意义的解读打动了我,这就是AgnesHeller女士的存在哲学诠释理论.
AgnesHeller女士是一位杰出的存在哲学家,正是她把生存哲学的伦理学引入“当代”.AgnesHeller的人生经历丰富而坎坷,她是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在“更有人情味的社会主义运动”开始之时,她是布达佩斯特大学的哲学教师,而在那之前,她是卢卡齐的助教;2004年,AgnesHeller被纽约新社会研究大学纽约新社会研究大学是西方新左派知识分子的大本营.聘为继任阿伦特之席位的道德哲学讲学教授;2006年,AgnesHeller获得丹麦金额最高的文化成就奖――索宁奖.
AgnesHeller对意义的解读能够打动我的理由之一是,她的存在哲学诠释理论同中国的儒家传统十分接近,即着手于考究“人活着的意义”.AgnesHeller于1980年出版了两卷本的存在哲学著作AgnesHeller:GeneralTheoryofEthics,BasilBlackwellPress,1988,用三个维度从存在哲学角度诠释意义从而接近了中国哲学.代表中国儒家传统主流,对中国人活着的意义阐释得较为清楚的是李泽厚李泽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哲学和美学研究.主要著作有《批判哲学的批判》、《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美学四讲》、《世纪新梦》、《论语新读》和《己卯五说》等.20世纪50年代,李泽厚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李泽厚将中国人活着的意义阐释为“吃饭哲学”“吃饭哲学”,李泽厚不认同推崇生命哲学的新儒家,认为他们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吃饭哲学”.他认为“吃饭”是中国的一个大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视人的生存技能,它也是解决其他诸多问题的前提.而在“实用理性”方面,他把马克思、中国传统思想和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思想进行综合、改造、发展成为“人活着的命题”即“吃饭哲学”.此外,与“实用理性”相对应的,李泽厚还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认为中国人没有超验理性,因此这种乐感文化体现了以人的现世性为本,而与西方传统强调的“绝对”、“超验”精神相对立.,即一种存在性的哲学或是一种生存性的哲学.同李泽厚所研究的中国哲学类似,法国学派的布迪厄在其所著的《实践感》(LeSenspratique)PierreBourdieu,LeSenspratique,Paris,Minuit,1980.法文版为《实践感》,英译本为《实践逻辑》(TheLogicofPractice).一书中从“纯粹
关于社会科学方面论文范文素材,与中国社会科学的方法导相关论文查重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