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中国社会科学的方法导(续)相关论文提纲
本论文是一篇社会科学有关论文提纲,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方法导(续)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社会科学及社会学及经济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社会科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是今天的我”?要知道,佛家有言“分段生死”;昨“死”今“生”,今天“生”的你居然能够回忆起已“死”的昨天的你的直接经验,并且据此认为这就是“今天的你”的直接经验,如何证明?(哈佛的哲学家诺切克专门研究这个问题)这就要求经验是“可重复”的.根据培根对“科学”的定义,“不可重复的经验不是科学”;当经验是可重复的,就可以进入到科学研究的领域了,即“可重复的经验”成为“科学”的研究对象;当表达“可重复的经验”时,科学方法呈现“因果律”此处我使用“律”而不是“关系”来表述因果关联;“律”之义取自叔本华的博士论文《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因果律是四大先验定律之一,是“没有原因的结果”,是康德哲学中无需检验的真理,是无需用生命亲躬来证明的真理..即,“可重复的经验”(repeatableexperience)∈科学{因果律}.
那么,什么是科学?科学的宗旨就是呈现因果律.如何呈现因果律?如何证明可重复的经验是有因果律的?或者证明其是不满足因果律的?这就需要两重检验.
第一重检验,休谟检验(HumeTest):区分幻觉和真实(illusionVs.reality)的检验.
休谟认为“illusion”是幻觉,是不可重复的现象.如梦境(梦里人会飞,但梦醒之后呢?当然,现在斯坦福大学也有科学家研究“会飞的梦”,称之为“意识清醒的梦”.“意识清醒的梦”不再是“illusion”而是一种很有意义的科学研究.所以,当同一个梦可被重复的时候,这个梦不再是“illusion”,而是一种病态或是一种健康状态的提升;当梦是不可重复的时候,就是休谟定义的幻觉).“reality”是重复的、可感受的经验或现象.可重复的就是真实的.例如诺奖得主纳什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他可以重复地感受到被联邦调查局迫害,那么对于他而言这些可重复的感受就是真实的.
休谟检验旨在区分幻觉和真实,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的“洞穴隐喻”.“洞穴隐喻”之于西方思想传统如同中国的《老子》、《论语》、《庄子》等之于中国思想传统.
通过休谟检验后,进入第二重检验.
第二重检验,科学检验过程――因果律“可表达的过程”.
有些经验是可重复的,却是不能表达的,因为这类经验是只有感受者才能感受得到的因果律.按照西方对知识的分类,东方的知识不能被称为“知识”.例如五千多年以来,但凡习佛之人都有感受,而这种感受在不同人身上是可以重复的.因为它假设不同的人是“一”,所以是“一”在感受现实,但它基本上不能被表达,这意味着它不能进入西方社会科学的学术领域,这也是为什么东方的知识不能进入西方知识分类的原因.
但是,最重要的经验往往是不可重复的(如《黑天鹅》NassimNicholasTaleb,TheBlackSwan:TheImpactoftheHighlyImprbable.(美)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著.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M].万丹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5.一书),所以因果研究开始追求“可控制性”,即实验.
《黑天鹅》一书的作者塔勒布认为,“人类历史,乃至整个宇宙的历史,都是由不可重复的事件推动着的”.我把这句话翻译成为我们的语言,“最重要的意义参见汪丁丁.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J].财经问题研究,2008,(10).(importancefelt)或经验往往是不可重复的,往往无法通过‘HumeTest’及‘可表达的检验’”.《黑天鹅》一书在英语世界里的影响非常大,此书提出了一个最重要命题――“历史是跃变的而不是渐变的或演变的”.换言之,最重要的历史事件是突发的,是事先不可能被想象得到的,是不可知的(这是奈特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否则历史静止参见汪丁丁.读懂《黑天鹅》需要了解的等演化理论是读懂塔勒布这部作品的必要条件[N].东方早报,2008-07-13.A04版.“塔勒布试图让读者相信,世界历史原本就是由一系列突变事件驱动的.你可以将信将疑,不过,你难以摆脱这一看法所包含的历史直觉.历史,假如总是连续的,就必定能够被历史人物们准确预测,于是一切将要发生的事件都在计划之内,一切可能的计划,在社会博弈过程中迟早可以达到均衡.我们知道,均衡意味着“不动点”的存在性,后者意味着历史的终结.”
《财经》2008年5月荐书,“此书作者曾经是证券交易员,在“9•,11”和次贷危机之前先知先觉地做空美国股市,大笔获利,一举成名.如今作为大学教授,他把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相结合,成就了这本覆盖金融、商业、经济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书.等在他看来,“黑天鹅”,即那些不可预测的发生概率很低的事件,对包括金融市场发展在内的人类进程异常重要.这种思考让人想起卡尔波普的证伪主义科学观.”.
那么,科学是如何追求可重复性的?又是如何将不可重复的“illusion”转变为可重复的“reality”从而把它纳入科学的?回溯《皇家学会通信》《皇家学会通信》(RoyalSocietyNewsletter),《科学》(Science)杂志的前身.,我们可探得端倪.
第一卷《皇家学会通信》发表的都是诸如磨镜片的进展、三只脚的牛等奇闻异事之类的文章,但这恰恰体现了当时的科学研究状态.这类文章看似与科学无关实际则表现了人类改变“illusion”为“reality”的本能冲动.须知,在伽利略望远镜问世之前,你看到的只能是不可重复的现象(你可能看到了土星的卫星,但是你无法重复),只有磨镜片的技术以及光学进步到了伽利略望远镜的精确程度,才能使全人类都能看到你所看到的现象(才能使大众看到土星的卫星),才能使不可重复的现象进入到可重复阶段,才使科学研究得以可能.这里包含了一种尼采的表达――“控制”(controllability),即科学要求用控制(技术是控制的手段,几乎所有工程师的思维方式都是控制一切)把真实从虚幻中分离出来.(《黑天鹅》是对这种思
社会科学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中国社会科学的方法导(续)相关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