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管理学— 范文

关于金融危机方面论文例文,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制度性合作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金融危机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制度性合作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金融危机及区域经济及世界经济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金融危机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济的增长.而东北亚地区各国虽有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和实现本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愿望,但至今尚未建立自由贸易区.据世界银行2003年的《世界发展报告》统计,在全世界GDP位于前30位的国家和地区中,有25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地区性的自由贸易协定或关税同盟的成员,没有涉及的只有5个国家和地区,即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从中国(包括香港特区)、日本和韩国三国占世界总量的比重看,人口占23.9%,GDP占20.6%;进口和出口贸易额分别占16.7%和13%;外汇储备占36.8%;能源占19.3%.因此,如果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就可以成为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三国携手合作必将有力地促进亚太地区和东北亚次区域合作的发展,增强与西欧、北美区域集团的竞争力.


当前,由于东北亚各国在经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意识形态、传统文化等方面差距较大,各国都没有明确的意向在整个东北亚地区的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采取联合行动,因而在东北亚难以像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那样实现全区域的高层次一体化.东北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短期内只能沿着市场力量驱动的方向发展.即通过各国间功能性合作诸如产业分工、资源共享以及民间部门尤其是企业部门的合作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而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必然导致各国民间部门对制度性合作的愿望与预期产生,反过来促使民间部门对政治当局施加压力,形成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性机制.因此,东北亚地区的合作,必然经历一个从功能性过渡到制度性的过程.由于功能性(非正式制度)过渡到(正式)制度性是制度变迁的一种方式(渐进性),制度变迁则决定东北亚各个国家的制度性合作随着时间演进的方式.现用制度变迁的演化模型来说明制度性合作的渐进方式,模型如下:

假定在区域经济制度性合作的演化进程中,有甲乙两国,甲缺乏制度性合作的知识与见识,而乙国则具有一定的制度性合作意识,假设通过乙不断诱导,使得甲的制度合作的知识与认识水平不断提升,最终实现两国的制度性合作,那么,在这一进程中制度性合作的演化博弈如下:

在全面制度性合作前,假定甲国对两国制度性合作所取得利益的认识K00或很少,从而使得两国缺乏制度合作的动力.当市场经济制度水平L00时,甲国的利益Ma00.假设甲国通过国与国的合作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制度合作认识K,主动或者被动地将制度变迁发展到Li阶段,所获得利益Ma0-Li(g1/k-g)+Lxibk>0.若此时甲国希望进一步改革,使经济合作制度供给达到预期的Li-1,则必须使预期收益满足下式:

式中,0

由(1)式可知,仅当p≥(Li+1-Li)(g1/k-g)/[(Lxi+1-Lxi)bk]时,甲国才会产生供给制度合作空间(Li+1-Li).如果当K很小时,(g1/k-g)/bk很大,而且对于制度合作认识不足的甲国来说,p不会太大,因此,要使(1)式成立的惟一途径就是使(Li+1-Li)足够小,因为[(Li+1-Li)]/[(Lxi+1-Lxi)]Li+1>0.这意味着,当甲国缺乏制度变迁的相关知识时,其主动的制度合作供给将十分缓慢或存在改革极限.又因为Ma0是关于Li的凹函数,当认识量不变时,甲国最多将制度供给推进到L*i∈argmaxMa0[Xbk/(g1/k-g)]1/(1-x),当K很小时,L*i是非常小的正数.那么能否发生乙国自主的市场经济合作制度创新,甲国因此获得关于制度变迁的认识与动力呢?

假设两国制度合作风险为RA,RA与两国对制度性合作认识程度呈负相关,令RAB/β,其中,B为常数,大于零,L为乙国进行制度合作创新后,被甲国认可的概率q(L)L,则乙国自主进行制度性合作的预期效用函数可用下式来表达:

该模型说明,制度变迁需要相应的条件,由于受到以往条件影响,制度性变迁存在路径依赖,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通过渐进诱导方式发生.

那么在建立自由贸易区中进行制度性合作也一样,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第一步,区内各国应广泛开展双边贸易.目前中俄、中朝、俄蒙间的边境贸易区已在正常运作,效果比较明显.需要增加中蒙、朝韩的边境贸易,设立若干边境贸易区.日本与俄罗斯也可在宗谷海峡建立轮渡边贸区,使日本稚内与俄国达尔尼亚成为繁荣的边贸城市.朝俄间的边贸目前可通过中国珲春口岸进行.

第二步是以双边自由贸易区为基础,积极建立多边自由贸易区.在双边层次上,通过FTA等低层次的制度化合作机制,减少产品服务与资本流动的限制,双边自由贸易将成为东北亚经济联合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在多边层次上,逐步发展以中日韩为主体的核心性多边合作机制,再逐步发展核心集团与区域内其他国家双边合作关系,最终形成涵盖整个地区的制度化合作机制.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为样本,探讨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各产业关税与合作协定的基本框架,探索推进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有效途径与合作机制,开放多个自由贸易区.“中日韩三国建成的自由贸易区,将是一个拥有近15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联合起来的自由贸易区.这一地区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自由贸易区将给中日韩三国带来更大的利益”[11].

第三步是以东北亚地区的产业、金融、能源、交通运输等领域为重点,研究大图们江地区开发的途径和多边联合开发机制,建立图们江国际自由港为代表的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在联合国国际开发署的支持下,中俄朝三国决定联合开发图们江流域,已经组成了跨国的图们江自由贸易区.可以以东北亚地区的产业、金融、能源、交通运输等领域为重点,以大图们江自由贸易区开发为基础,从双边联系向多边联合开发的机制迈进,推进东北亚区域多边合作.就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而言,中朝、中俄关系仍是最重要的国际关系.在图们江区域合作中,中国与朝鲜的路―港―区一体化项目或中国与俄罗斯的路―港―关项目,任何一点的重大突破与发展,都将对东北亚区域合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2.加强区域内金融合作,完善投融资体系

东北亚地区作为第三大经济体和贸易体以及未来可能的第一大经济体和贸易体,由于缺少制度性合作的机制,区域内各国间的贸易不但没有通用的货币,而且要用美元结算,不仅造成较大的率差损失,而且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还要承受美元不断贬值造成的汇率损失.因此,无论从现在应对金融危机,还是未来承担起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贸易体的历史责任来看,东北亚国家需要在金融合作上取得明显突破.应在东北亚主要国家的主要城市和主要贸易口岸互设银行,或者建立区域内的金融合作银行.以加强协调,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增加东北亚经济体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代表性.可以成立区域和全球层面的非正式协商组织,以强化区域内的金融体系.金融机构应关注企业对金融服务的多方位需求,积极提供贸易融资及贷款服务,例如,针对俄市场潜力大、资金短缺的情况,支持中国有实力和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如机电和通讯设备、轻工、纺织服装和家电企业等对俄投资.


此外,应当由各国政府和央行牵头沟通信息,对各国商业银行的信息交流和信息收集发挥媒介作用.借助领导的定期会晤、会议或以网络为媒介等多种形式,了解各国有关金融、外汇、税收和双边贸易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发挥信息交流和信息收集的媒介作用.

3.建立东北亚能源开发共同体

无论是签订国家间的能源合作协议,分别建立能源输出国与进口国的能源战略合作关系,还是不同国家的企业间建立能源开发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就具体能源项目签订合作开发合同,都会加速能源合作开发进程.东北亚各国建立“东北亚能源开发共同体”,签署共同体相关文件,确立长期互利合作关系,并建立东北亚能源开发合作部长级会议机构,是大势所趋.中、俄、日、韩应共同编制“东北亚能源通道网络共建计划”.还可根据能源输出国的安排,在主要能源产地建设油气产业开发区或煤炭工业开发区,能源进口国企业入区投资建设开发项目,加快能源产业发展速度.从国家层面上,建立企

1 2 3 4

关于金融危机方面论文例文,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制度性合作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

工商企业管理本科函授

北大工商管理硕士

自考工商企业管理本科难吗

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

物业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提纲

2016公共管理硕士

财务管理硕士论文题目

行政管理论文指导

关于档案管理的论文

东北亚区域经济制度性合作(3)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