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场论文范本,与筑底3000?相关论文的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市场论文的格式,关于筑底3000?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市场及宏观经济及政策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市场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处于严重的超跌状态,市场估值水平大幅下降,市场本身也有调整筑底的需要,即使没有政策作用市场也会慢慢自我修复筑底.随着通胀压力在今年年中逐步逝去,A股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从经济和企业的基本面来看,有关投资者对经济增速下降,企业业绩预期下调等负面因素在一季度的调整中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反映.从政策上看也不太可能出现超出预期的不利因素,对二季度行情偏乐观,起码是一个超跌之后修复的过程.东海证券分析师王兴俊也认为在消息面平静的情况下,4月23日沪深股市走出较大的反弹行情,最终两市都有4%以上的涨幅,说明经过极端地连续下跌之后,市场的理性已经开始主动抵抗非理性,后市已经具备了走稳的条件.
从市场制度的缺陷来看,中投证券也认为政策助市场筑成底部.进入2008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和国内通货膨胀影响,我国股票市场急剧调整,一方面反映了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悲观预期;另一方面则是对“大小非解禁”带来的市场扩容的恐惧心理.前者是对经济周期的自然反映,与世界其他市场同步;而后者,则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性变革中不得不面对的独特问题.从近期我国市场的表现可以看出,外围市场普遍大幅反弹,我国市场却因为担忧大小非减持和巨额融资而跌跌不休,也说明我国的资本市场还是不完善.所以中投证券认为有效市场最重要的是具备自我纠正机制,能够保持估值体系的稳定,而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市场的大幅波动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恰恰反应了市场的不成熟和不完善,也反应了我国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还有许多制度安排方面的漏洞和缺陷,需要政府部门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弥补,而国家及时出台大小非减持新规将成为市场走强的重要契机,有助于市场回归理性,筑成市场的底部.
阶段底?长期底?
继本月20日出台《关于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的指导意见》之后的第三天,再次出台降低印花税的利好,由此可见管理层稳定市场的意愿非常迫切.管理层政策做多的取向十分明显,希望通过连续的政策表达,稳定市场预期,并与前一个重大政策利好形成叠加效应,进一步坚定投资者信心.
短期内两大利好迅速兑现,充分反映了管理层对目前市场的积极态度,“重磅利好”的陆续出台,则清楚的向市场传递了管理层维护证券市场稳定,重塑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信心,从而刺激A股市场重新活跃的决心和意图.在“政策组合拳”的有力支撑下,平安证券认为,预期短期市场已经具备走出强势反弹行情的基础,同时,中长期来看,经历前期的大幅下挫之后,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已居于可投资区域,其对中长期投资者的吸引力持续增强.
在A股公司业绩表现依然突出、A股市场估值已处于合理区域的情况下,随着市场信心的逐步回升,A股市场展开中期反弹行情的条件也已经具备.一方面,一季度宏观经济表现好于预期,对缓解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忧虑有帮助.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CPI同比增长8.0%(3月份同比增长8.3%,环比下降0.7%).一季度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3月份CPI的回落,也基本符合此前市场的预期.这对于缓解后续市场所面临的宏观调控压力和降低投资者对宏观调控的忧虑,预期将会起到积极的帮助.
另一方面,08、09年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平均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仍有望分别达到37%和19%,反映A股公司的业绩增长趋势和潜力,依然明显.另外,从已经公布2007年年报以及2008年一季度报告的A股公司业绩表现来看,A股公司,尤其是A股市场上权重最大的金融服务类个股的业绩增长潜力依然出色.
市场中期底部探明,长期走势还须看“大小非”规范政策能否细化.继4月2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稳定市场之后,4月2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调低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从3‰至1‰,同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还出台了《大宗交易系统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业务操作指引》.渤海证券分析师认为,在短短的3天之内相关管理层持续推出利好政策,可见其稳定市场的意图是非常明确的,决心是非常坚决的;市场中期底部探明出现转折的标志是中国石油“破发”或是管理层出台组合利好政策,现在来看,两个条件都得到了满足,而且根据历史上在市场深幅下跌之后印花税率的降低都能促使股指上升的惯例,未来短期市场运行的趋势预期将是明显乐观的,市场短期将会走出大幅反弹行情.
尽管各种利好纷纷接踵而至,但是也有机构还是认为,市场的中期走势仍不明朗,短期阶段反弹可以期待.针对近期印花税下调,中信证券认为印花税调整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股市既有趋势.历史上,我国共有6次调整印花税政策.在2000年以前,印花税率调整的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对趋势影响的程度要大.例如下调的情况中,1991年印花税从6‰下调至3‰,半年后,沪综指从180点飙升至1992年5月的1429点,升幅达694%.但也有下调印花税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如1998年印花税率从5‰下调到4‰以及2001年印花税从4‰调到2‰,市场都形成波段性机会,甚至1998年调降反而形成阶段性头部.
而近两年印花税率调整数量较小,对股市的趋势影响程度要小很多.例如2005年印花税率从2‰调降到1‰,此后一个月内出现波段行情,随后继续探底,直至年中股改行情启动;2007年印花税率从1‰调升到3‰,市场经过近两个月的震荡调整后重新步入升势.印花税本身并没有改变股市上行或下行的方向.整体来看,印花税率本身数量已经很小,对投资成本的影响日益微弱,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股市的既有趋势.从这一轮下跌来看,海外市场的动荡、对经济减速的忧虑、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的业绩下行风险以及大小非解禁的冲击等各种因素综合造成了市场下挫.具体到本次调整印花税的影响,中信证券认为由于市场前一段的确有超跌迹象,短期内调整力度大、时间短、压力重,市场需要一个反弹整理的过程,反弹的力度和持续性可能都会较强,具有波段操作的价值.
让一些机构对后市看淡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关于大小非解禁的指导意见并不能改变市场的核心问题.因为大小非解禁始终都是悬在投资者上空一把随时都可能落下的屠刀.首先,大小非股东选择在二级市场还是大宗交易系统进行减持,并非不能变通.《指导意见》中的“未来一个月内”和“减持比例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这两个要求都能够找到对策.因此,对于市场还存在解禁压力.也就是说这个规定对于有减持意愿的大小非不具有真正的约束力,大小非完全可以逐步分小量减持,这对于交易的意愿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其次,《指导意见》对于大非的约束多于小非.实际上,大非往往是控股大股东或者战略投资人,并不见得会轻易选择减持,而小非则不同.这个方案对于小非这个减持主体约束力较小.最后,从大小非减持时承接的资金主体来,尽管有所不同,但是仍来源于市场内部.大小非减持通过二级市场渠道,减持市值的承接主体是散户和机构投资人,而大宗交易系统,则只有机构投资人.因此江南证券认为无论是哪个主体,资金都是来源于市场内部.如果希望真正入场的资金有所增加,那么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对于上市公司的业绩下滑影响,这个因素依然是大多数机构投资人进入市场的障碍,在这个问题没有显示出真正好转之前,入市的资金还将日益萎缩难以扭转.
关于市场论文范本,与筑底3000?相关论文的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