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誉类论文例文,与国内商誉会计实务合理性案例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商誉类论文答辩开场白,关于国内商誉会计实务合理性案例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商誉及企业及金融危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商誉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财务状况下花了巨额资产不惜借大量外债来购买沃尔沃.事实也证明了沃尔沃并没有让吉利控股失望.从08~10年的股票走势图中可以清晰的得到结果,虽然大盘的走势低迷,但是并购的消息一出来吉利控股的股价就一枝独秀不断攀升.商誉在此次收购过程中的重大意义在于,商誉是此次收购活动的动机,这项资产解释了之前诸多问题,而且用直观的数据说明了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获利依据.
根据我国对于商誉入账以及合并报表的规定,商誉科目只入表不入帐,合并后的分录却有区别,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初始投资成本大于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差额产生的商誉不作调整.也就是说吉利收购沃尔沃做的账务处理是双份的,这样的结果第一是耗费了大量的财务资源,同一件事有双重的标准,第二,商誉没有在账面的到反映,也就是无形中忽略了企业的一项资产,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资产.沃尔沃的商誉是吉利控股收购的主要目的,而却没有在账面上体现,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有用性、重要性.
合并商誉产生于企业合并,国外一些成功的企业合并表明,合并商誉占收购价格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应正确地确认合并商誉,否则将有悖于被并购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我国企业的控股比例主要以国有为主,有时在企业进行合并中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部分的投资部分
关于商誉类论文例文
我国的企业寿命偏短,规模虽然很大但是相对于国外同等规模的企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目前还是处于劣势.国内的企业过分的追求短期利益导致了企业目标的偏差,不是拥有最大的规模的企业就是盈利最高寿命最长的企业.商誉的确认从狭义来讲是会计处理的问题,但是广义上他有他独特的创造利益的魅力.核心商誉论:被收购企业存续业务“持续经营”要素的公允价值;收购企业与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和业务结合的预期协同效应的公允价值;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则把其称为核心商誉.“持续经营”相信是每个企业梦寐以求的,商誉是衡量这种持续经营的能力标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着装邋遢形象一般的人和穿着正装形象大方得体两个人一同去推销东西,一定是后者的业绩高.对于商誉也是一样,拥有了商誉即使有相同质量品质,相同价格的竞争者加入同行业,由于商誉的存在对于企业在短时间内也不会有太大的冲击.
国家整合企业为了便于管理,有效合理的利用资源最终达到规模经济的目的.国家实施的任何措施都是为了企业以及经济的发展,那么如何衡量决策的准确性以及企业合并后带来的效益呢?商誉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标尺,超出企业净资产那部分的合并成本确认为商誉并入账以后,按照有效的方法予以摊销,剩余的价值才是企业真实的利润.
在企业合并过程中,尤其是我国的企业兼并国外的企业时,除去资产总值还有一大笔的合并成本,即商誉,这部分价值有时会相当于其他资产的总值,所以在日渐发展的我国企业不可小视商誉的存在.
吉利控股收购沃尔沃的案例比较具有代表性,我国会计准则对于初始投资成本大于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部分形成的商誉只入表不入账的的规定的解释是,此行为属于购买的正常行为,所形成的商誉属于购买行为所付出的正常代价.但是按照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以及说法并不能解释吉利控股收购行为,也无法解释在收购的风声刚传出,吉利控股的股票价格在熊市独树一帜.从吉利的案例可以看出商誉的重大意义不将商誉入账无疑是一项损失.多位经济学家分析此案例,都是用文字来进行分析,不仅不直观,而且也无法在账面上得到体现,也对财务报表没有任何意义,如果能将商誉在账面上得到体现,就不需要做一些抽象的分析,而且更直观的反应收购的目的,这也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有用性.商誉在合并报表中充当了一个平衡报表的“备抵账户”的角色商誉失去了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商誉的会计处理表明了会计准则对于企业商誉的态度.由于商誉的重要性,商誉应该引起我国会计准则足够的重视,我国的会计处理应当与国际会计处理相同,向发达国家靠拢,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中不仅在合并报表中体现商誉,还应将商誉作为一项资产入账.体现出企业商誉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帮助校正企业的价值目标,促使我国企业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向长寿命高效益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文丽,张敏.对商誉本质的重新认识[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董必荣.商誉的资源基础竞争优势观[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4)
[3]刘扬帆.商誉的确认与计量问题之我见[J].当代经济.2007.(7)
[4]王南,袁广达.商誉本质的理论解析与商誉会计的实务选择[J].会计之友.2009.(15)
[5]魏鹏,李增笑.基于商业伦理观的商誉成本计量与决策分析[J].商业研究.2007.(6)
[6]聂顺江,罗云芳.商誉确认与计量的一般理论框架[J].经济问题探索.2009.(10)
[7]丁一琳.新准则视角中的商誉会计[J].会计之友.2008.(4)
关于商誉类论文例文,与国内商誉会计实务合理性案例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