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方面有关论文例文,与企业国际结算风险综述相关毕业论文致谢
本论文是一篇风险方面有关毕业论文致谢,关于企业国际结算风险综述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风险及国际贸易及金融危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风险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0340;可能性”[10].四、国内外学者对出口企业国际结算风险的研究综述
(一)国内学者和机构对出口企业国际结算风险的研究
1.从我国出口企业内外部经济环境变动下――如全球金融海啸对我国出口企业国际结算风险评估和防范的研究的研究:马常娥(2009)[11]认为企业金融环境的动荡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在极短时间类破坏了正常的金融运行系统,使得一些风险承载能力较弱的银行和企业纷纷倒闭;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出口企业应该关注贸易结算风险、采用合适的贸易结算方式、完善信用保险制度、核实相关银行的实力等,以达到缓解直至避免各种贸易结算风险.杨磊玉(2009)[12]通过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对外贸易结算违约率上升的四种风险,提出了我国出口企业要树立正确的外贸结算风险意识、建立合理的内部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等应对金融危机条件下外贸结算风险.阙细春(2010)[13]指出在意美国、欧洲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造成了大批银行的倒闭以及通货紧缩,使得企业国际贸易结算的安全性降低;他认为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出口企业需要认清国际贸易结算隐藏的风险,并采取积极的风险防范措施,以保证我国企业对外贸易结算的良性稳健运行.
2.基于不同的国际结算方式对我国出口企业结算风险评估及防范的研究:高增安(2002)[14]对汇付(T/T)、赊销(O/A)、托收(D/P、D/A)、信用证(L/C)等集中我国出口企业常见的国际结算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指出了它们在企业信用关系、企业操作程序、企业风险系数、对企业结算当事人影响等几个方面的不同之处.吴汉嵩(2006)[15]认为由于国际市场的非稳定性以及国际贸易影响因素的复杂性,非信用证结算方式如电汇、托收会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收汇风险,因而,为了使得我国进出口企业在业务操作时,需要对企业非信用证结算风险进行仔细分析,并采取有效的企业风险防范策略和措施.苏向红(2011)[16]认为在我国出口企业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中,托收与信用证和电汇,其银行手续费用和安全性介于二者之间,操作程序简单,因而应用较为广泛;但是由于银行活动中属于商业信用,在整个企业贸易结算过程中实行“三不管”(不审核单据、不管货物、不管货款),因而会产生较大的贸易结算风险,需要结合托收的特点,找出风险点并采取风险规避措施.
3.从我国出口企业国际结算的风险种类的区分进行研究:冯正强和柳营(2001)[17]把我国出口企业国际结算风险分为三类,即政治风险、信用风险、货币风险,并对这三类风险进行区别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预测国际结算风险以及防范国际结算风险的方法.王静(2005)[18]把我国出口企业国际结算风险分为价格风险、信用风险、和纯粹风险三大类,价格风险又包括商品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权益风险,纯粹风险由包括国家风险、财产损坏、法律责任等风险;提出了国际结算风险的三种管理办法:损失控制、损失融资和内部风险抑制.李明(2006)[19]将我国出口企业国际结算风险分为国家性风险、信用风险、单据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结算系统安全性风险,并对各类风险进行了详细论述,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4.从我国出口企业国际结算项目类别不同对结算风险评估及其防范的研究:李莉华(2006)[20]针对我国国际工程跨国施工、施工周期长、投资总量大、容易受到价格和汇率变动影响等特点,提出了国际结算过程中应该把各种动态变动因素考虑到结算中去,采用“动态结算”方法,来规避国际工程结算风险.明洁(2008)[21]认为我国船舶行业产品具有生产周期长、投资额度大、单价高、回收周期长等特点,因而我国船舶生产贸易型企业的结算风险面临更多的挑战,尤其是汇率波动的影响,人民币的升值导致了利润的下滑甚至是余额亏损,因此在现阶段,如果防范汇率的变动风险是船舶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5.从我国出口企业国际结算主体的差异对国际结算风险评估及其防范的研究:毕慧,黎国英(2010)[22]在《民营外贸企业结算风险防范》中分析了浙江民营外贸企业在浙江外贸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力,浙江民营企业在2009年出口总量超过全省的一半;但是浙江民营企业的特点是规模小,抵御国际贸易风险能力比较弱,特别是在金融海啸的背景下,国际贸易结算风险更大,所以民营外贸企业应该从四个方面加强风险防范.王佳(2010)[23]认为中国许多出口企业运作效率低下、收汇风险较大、资金流转不畅是企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防范对企业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汇付、信用证是国际结算业务中所采用的主要方式,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一种行之有效的结算方式防范结算风险,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与对策.(二)国外学者和机构对出口企业国际结算风险的研究
一是从新出现的技术如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层面来研究出口企业国际结算及其风险:金融世界(WorldofBanking)(1987)分析了国际结算系统运行机制,以欧洲货币结算单位为例,说明结算及支付系统涉及三方:结算银行,国际结算银行、SWIFT网络.通过SWIFT网络,清算银行将保持覆盖ECU付款正在相互它们之间的流动在每一个工作日,国际结算银行将完成结算任务,并保留平衡结算记录,这样的流程可以防范一些国际结算操作风险.WorldofBanking,v6,n3,7-9,May-June1987.VanEsch(2001)[24]对国际商会(ICC)起草了国际电子贸易和国际电子结算(URETS)的统一规则进行了研究.URETS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一般规定和定义、贸易通用术语以及合同条款.贸易术语和一般的规定和定义是法律上具有约束力的规则,它们定义了进行国际电子贸易和国际电子结算的电子环境.而合同条款则则是纳入到了电子协议中支持企业间电子贸易和电子结算过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款.统一规则的制定防范了企业间电子贸易和电子结算的风险.
二是从综合层面进行研究出口企业国际结算及风险:美国华盛顿技术评估办公室(OfficeofTechnologyAssessment,Washington,DC)(1989)对国际结算和清算业务操作及其风险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研究论文在美国信孚银行连载发表,共六卷;第一、第二卷是研究北美地区,其余部分是研究欧洲、东北亚、澳大利亚以及其他特殊地区,文中对国际清、结算定义为:“Clearingandsettlement'referstotheprocessingaspectoftradingontheworld'sstock,futures,andoptionsexchanges,aswellastheprocessingoftradeswhicharedoneoutsideofanyanizedexchange”,即国际清、结算是指全球股票、期货、期权的场内交易过程,以及其他场内交易之外的国际贸易货币资金处理过程.美国发起人组织委员会(COSO)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EWRM),并把企业结算风险列入EWRM系统之中.为了更好地处理国际结算业务以及应对国际结算风险,G20集团在美国成立了全球外汇清、结算银行CLS集团(ContinuousLinkedSettlement),并于2002年开始运行,清、结算币种从最初的7种币种发展到2008年的17种主要货币,CLS结算系统消除了企业间结算时间、空间等原因结算带来的风险,企业的清、结算业务范围包括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清、结算品种包括金融衍生产品、托管交易、期权买卖、即期交易等等.
三是从制度建设方面研究来防范出口企业的国际结算风险:国际商会(ICC)综合国际上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建议,于1958年《商业单据托收统一规则》,旨在规范国际托收业务,解决企业间国际结算争端问题;在后来的实践过程中,国际商会(ICC)结算领域内的研究人员对《商业单据托收统一规则》又进行了重新修订,修订本《托收统一规则》(URC522)于1996年正式颁布实施,并为大多数国家的银行所作为国际惯例所采纳使用.早在1930年国际商会(ICC)的研究人员就拟定了《《
风险方面有关论文例文,与企业国际结算风险综述相关毕业论文致谢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