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为经济学相关论文范文,与舞弊行为的审计策略相关论文提纲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行为经济学相关论文提纲,关于舞弊行为的审计策略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行为经济学及注册会计师及经济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行为经济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策者的主观印象,即人们对某事物的期望与预期.一个人在某事件中是获得还是损失取决于其期望值.如(图1)所示,对参考点上面的财富水平,价值函数是下凹的.在参考点上,其倾斜突然改变,价值函数可视为无限下凹.对参考点下面的财富水平,价值函数是上凹的而不再是下凹的.这就是确定性效应显示的,人们在面临条件相当的盈利时会表现出风险规避态度和行为,而在面临条件相当的亏损时会表现出风险偏好态度和行为.所以,人们一般对损失的关注程度要比收益大,即同样数额的损失和收益所引起的价值变化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期望效应使得对风险条件下人们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更加贴近实际.就上市公司而言,本身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许多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的上市公司无法保住上市资格或获得配股资格,难以筹集到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经营者不会增加私人收益.上市公司存在着微利行为,其主要是为避免亏损的出现或盈余的下降,是基于投资人的决策偏好而产生的.依据期望理论,投资人通常以上市公司原有的获利水平或证券分析师的预测结果等作为参考点,并以相对于参考点的增减情况,而不是以绝对的收益水平来评估公司目前的业绩.投资人的价值函数也会因其处于参考点的上方或下方而产生差异,利用投资人的这种决策偏好,上市公司总是存在“避免亏损”与“避免盈余下降”的行为.因此,通过舞弊来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可以获得比提供真实会计信息更大的预期净收益.在我国现行证券监管体制下,公司因为会计舞弊被查处的概率不高,即使舞弊被查出,个人往往也不会因此而遭受很严重的惩罚.同时,舞弊的预期收益远高于舞弊的预期成本.在这样的心理动机和经济行为期望效应的影响下,上市公司管理当局或会计人员必将会有限理性地选择会计舞弊行为.三、舞弊行为的审计策略
(一)保持适当的职业质疑,恪守职业谨慎目前对舞弊的审计,尤其是对管理舞弊的审计应成为注册会计师工作的重点.审计人员无论在审计计划阶段还是实施阶段,都必须保持必要的职业质疑.一个称职的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在看似无关的现象中发现出舞弊的线索、合理运用专业判断,有效识别与评估舞弊风险,并对舞弊风险评估结果做出适当反应,及时调整与改进审计思路及程序是防范舞弊的得力措施.新审计准则的1141号突出强调了提升职业怀疑态度,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审计计划阶段,审计小组成员应就管理层舞弊的可能性展开讨论,即就被审公司的财务报告何处最容易发生舞弊,最可能以何种方式舞弊进行讨论和交换意见;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对于重大舞弊的可能性保持恰当程度的关注.二是在确认舞弊风险后,应采取必要手段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不因认为管理层是诚实可靠而满足于没有足够说服力的证据.审计证据的收集应该更多地采用突击性的审计测试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客户舞弊,提高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程度.
(二)充分关注舞弊信号审计人员既不能假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是不诚实的,也不能假定是诚实的,而应保持应有的职业审慎,充分关注可能存在的错误甚至舞弊的迹象与信号,如管理当局不重视内部控制,越权或侵权处理及经常拖延报告等.审计人员应对出现故意做错、疏忽、差错、效率低和利益冲突的可能性有所警惕.如果有信号或迹象预示错弊可能存在,审计人员应判断该错弊的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等,进而对审计程序进行判断,做适当的修改或追加并予以执行.此后,审计人员应能以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证实或消除其对错弊的怀疑.如果难以证实,审计人员应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适当的处理.常见的舞弊预警信号有:一是管理层、组织层信号: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薄弱;管理当局对组织外部的管理机构表现出不屑;管理当局表现出要冒意外风险的倾向;高管人员有舞弊或其他违规等不良记录;董事会以财务业绩为基础频繁调整高管人员的报酬;组织结构过于复杂;内部审计机构缺失或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等.二是与客户交往中的信号:与会计师事务所关系高度紧张或过于密切;频繁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对某些重大问题有不同解释;员工透露存在管理舞弊的信息;某些员工拒绝接触审计人员或回避审计人员提问;管理人员对审计人员的态度发生重大转变等.三是会计中的线索:收入和费用的比例严重失调;经营业绩与预测惊人一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每年为负值;对外报告的信息是建立在高度主观的估计和判断之上的;被注册会计师出具过非标准审计报告等.在此阶段,审计人员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实地观察生产经营活动以及经营场所或设施,检查文件、记录或内部控制手册,阅读管理层编制的相关管理报告,重新执行控制程序等方法以识别和评估舞弊风险.
(三)进行分析性复核当审计进入以风险为基础的审计阶段,分析性复核即为最主要的审计方法和程序.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往往更注重于加总合计,摘抄明细,从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套完善的分析性复核体系不仅包括对企业财务数据的会计分析、财务分析,还包括更高层次的行业分析和前景分析.如果注册会计师能恰当地运用分析性复核这一程序,就可以把握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认定的总体合理性,从而事半功倍地发现舞弊.分析性程序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而且颇为有效的审计方法,尤其在发现和检查财务报告舞弊方面作用明显,相当比例的财务报告舞弊的曝光最初缘于分析性程序中发现的线索,而且从事后看大量财务报告舞弊案件,只要实施简单的分析性程序是完全可以察觉舞弊迹象的.分析工具应充分借鉴现代管理方法,将管理方法运用到分析性程序中,如战略分析、绩效分析等: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要求会计师不但具有精湛的审计专业知识基础,而且还需要其他知识辅以佐之,如行业知识、产品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实地调研能力知识等,在实施分析性考核程序时:一是将被审单位与同行业资料进行对比,如同行业的收入水平、利润率水平、财务比率水平(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比率)等,从中发现疑点;二是将被审单位与其历史和预期情况资料对比,如与前期相比收入或利润水平出现巨额增长,主营业务利润在总利润中比率发生大的变化,财务比率的变化没有合理的解释理由等;三是整体合理性问题,如现金流量是否支持报表的盈利水平,报表中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税金、银行借款与财务费用、净利润与盈余公积等报表内部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矛盾等.
(四)舞弊风险的披露和评估只要审计人员发现了被审计单位存在舞弊行为的证据,即使认为这些证据不够合理,也应将其提交给适当级别的管理人员,涉及高层管理人员的舞弊行为应当向上一级管理层报告情况.审计人员必须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与合理的专业怀疑,恪守独立性原则,采取询问、分析性程序等审计技术,识别、评估审计风险,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审慎发表审计意见.同时,实施舞弊风险评估,不仅是从微观的账户层次,还要从宏观的内外部环境来分析被审计组织的经营风险、生存能力、管理能力等,并将其与重大错报风险联系起来,基于战略系统观的思考,关注和评价舞弊风险,体现风险意识而非利益意识的现代审计策略思维.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应注意:一是了解企业发展的背景和经营业务,如产品、市场、人才、客户等;二是分析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如竞争加剧、政策限制等都将增加财务管理压力;三是分析企业经营者的诚信风险.四是分析企业的战略目标、实施措施及其存在的风险.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决定下一步的审计程序或直接得出审计结论.当评估舞弊风险越高时,所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也越多,证明力越强.审计人员也必须
关于行为经济学相关论文范文,与舞弊行为的审计策略相关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