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类有关论文范文集,与会计改革三十年的会计理(上)相关论文的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会计理论类有关论文的格式,关于会计改革三十年的会计理(上)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会计理论及会计改革及责任会计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会计理论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一时期即出现了一批主张引进和借鉴西方会计理论的有影响的论文.其中主要有:“结合我国实际,学习管理会计”(阎金锷、汪家佑,1980)、“现代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及其吸收利用问题”(余绪缨,1981)、“对会计领域中吸取国外经验的几点看法”(白肇鲁,1981)、“西方现代内部审计简介”(陈今池、沈小风,1981)、“关于借鉴国外审计经验的一些看法”(孙昌湘、陈今池,1982)、“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葛家澍,1982)、“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对西方管理会计应作进一步研究”(丁平准、杨继良,1984).此外,在1980年至1981年间,钱法仁在多期《会计研究》上连载论文介绍了西方企业财务管理,娄尔行、石成岳、裴静之在1983年《会计研究》各期连续发表的“中美比较会计研究报告”系列文章,较系统地引进和介绍了当时美国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对于人们全方位认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会计起了重要的作用.(二)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任何理论都是由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会计理论也不例外,不从会计基本概念探索人手,就不可能把会计研究引向深入.此外,还由于改革开放,使我国国情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而促使人们必须重新审视对会计性质及其作用的传统认识.“文革”后会计理论研究的第一轮热点问题,首先是围绕着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而展开,如经济核算、会计的科学属性、记账方法、会计的本质、会计职能、会计对象和会计理论体系等.通过探索和研究,一方面延续了因“文化大革命”而被中断的学术争鸣,对原有会计概念和理论的认识有所提高和发展,进一步澄清了原有模糊认识;另一方面从新的角度、新的内涵对原有理论、概念进行新的研究和表述从而产生了新的认识,而且有所突破和创新,推动了我国会计理论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核算的推广.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曾有过关注经济核算制度改革的尝试.主要体现在1972年,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当时国有企业全面亏损的状况,在由周恩来和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的“经济核算会议”上,制定出台了考核企业的八大经济指标,并起草了加强企业管理的相关文件,会后还由《人民日报》发表了“加强经济核算”的社论,但终因“四人帮”的阻挠而使这次改革夭折.直到粉碎“四人帮”后,经济核算问题才又重新引起学者们的重新关注.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主要有吴家骏(1977)、吴炯(1978)和吴水澎(1977)等的论文. 二是会计的科学属性.关于会计的科学属性,我国会计界于20世纪50年代就已讨论过这一问题,但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又掀起了第二次讨论高潮,其主题仍然是围绕着会计有无阶级性这一主题.虽然讨论并没有新的观点产生,但论证的角度却并不相同,而且在争论过程中又对会计的内涵和外延产生了新的认识. 对会计的科学属性,学术界仍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会计属于生产力范畴、会计学是经济学中的一门应用科学或会计学是一门方法性的学科,没有阶级性(王文龙,1979;唐家敖,1980;余绪缨,1980).第二种观点认为,会计具有两重性(李天民,1980;王晓伟,1980;杨纪琬、阎达五,1980).第三种观点认为,会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李宝震,1980;何光裕,1980;余光耀,1981).经过争论,会计具有两重性成为比较一致的观点,大部分学者认为会计是带有阶级色彩的一门经济管理科学(娄尔行,1980).因此,西方会计理论与方法中的科学成份,完全可以为我所用,但要结合我国国情,不能生搬硬套.可以说,第二次关于会计属性的讨论,是对建国初期否定会计技术性的否定,也是对会计领域中极左思潮的一次拨乱反正.
三是记账方法的选择.记账方法也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曾经热烈讨论过的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因为政治环境的影响,会计记账方法的争论以增减记账法取代借贷记账法而告终.“必须替借贷记账法恢复名誉”一文的发表(葛家澍,1978),引发了关于记账方法的第四次大讨论.这次记账方法的讨论主要表现在记账方法有元阶级性、选用借贷记账法还是选用增减记账法这两个中心问题上.
通过一段时期讨论后,会计界逐步倾向于记账方法是无阶级性的观点,即记账方法本身只是记录经济业务的手段,在各种社会制度中都可以通用,借贷记账法也完全可应用于我国经济实践.但在应当采用何种记账方法的认识上,仍然是存在增减记账法和借贷记账法之争(葛家澍,1978;张以宽,1979;贾光锋,1980).经过这一时期的争论,主张借贷记账法的观点占了上风,除了商业部门外,许多企业基本上恢复使用了借贷记账法.
这次讨论围绕记账方法这一会计业务处理技术中最基本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在分析记账方法本身的技术性、科学性、通用性以及应当如何选用记账方法等理论问题时,向学界传递了会计方法及其理论发展的基本理念,为20世纪80年代的会计实务与会计理论的发展在思想观念上扫清了障碍.
四是会计的本质.由于对会计本质的认识是研究会计其他理论问题的基础,因此,这一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会计学术界讨论最为热烈的问题之一.在1978年以前,“会计工具论”或“方法论”作为时展的必然结果,成为学术界对会计本质认识的主导观点.1978年以后,会计界仍有学者坚持“会计工具论”或“方法论”(上海财经学院工业会计教研室,1978;顾准,1979).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理论界的思想逐渐解放,以及会计实践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日益加深,在我国会计理论界相继形成了“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两种新的主流认识,从而在我国掀起了有关会计本质的一场大讨论.这场讨论为我国会计学界的百家争鸣揭开了序幕,不仅发展和完善了各种学术观点,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会计本质的全面认识,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会计本质的争论、特别是“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的论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会计管理活动论”观点既否定了会计是一种应用技术的看法,又否定了会计是管理经济的一种工具的看法,转而强调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的双重职能.“管理活动论”将会计提到与管理科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观点受到各级领导和财会人员的重视,在促使人们重视会计工作和加强会计理论研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财政部于1981年印发的《全国会计工作会议纪要》中即强调指出,会计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是会计的职能.对会计的职能的认识受制于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因此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与对会计职能的认识有直接联系.虽然我国会计学界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有关于会计职能的讨论,但20世纪80年代关于会计本质问题的讨论使会计职能的讨论更加热烈及深化. 这一时期关于会计职能的探讨,出现了会计“一职能论”、“二职能论”(顾准,1979;葛家澍、唐予华,1983;杨纪琬,1985)、“三职能论”(娄尔行等,1984)、“四职能论”(徐政旦,1980)、“五职能论”(许亚湖,1988)、“六职能论”(李天民,1983;黄逸峰,1984)等多种思想认识.会
会计理论类有关论文范文集,与会计改革三十年的会计理(上)相关论文的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