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结构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我国实证会计十年回顾相关发表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资本结构类发表论文,关于我国实证会计十年回顾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资本结构及会计信息及资产减值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资本结构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年年报为“好消息”而一季度季报为“坏消息”,上年年报为“坏消息”而一季度季报为“好消息”,上年年报和一季度季报均为“坏消息”,一季度每股收益比上年度高的上市公司季报披露时间间隔小.作者对此的解释是,由于一季度季报和上年年报均要求在4月30日之前披露的特殊性,上市公司管理层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组合动机与信息操作行为,一季度季报披露的时间选择关键可能取决于上年年报和一季度季报披露的“好消息”或“坏消息”带来的积极影响或消极影响的组合与权衡.(三)资本市场有效性检验研究市场效率是指资本市场中,证券的市场价格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和反应速度.其表现为投资者根据已公开的、与某证券有关的新信息,进行相应的买卖决策,从而引起证券价格随之发生波动的效率.若证券价格能充分、迅速地反映全部可公开获得的信息,则可认为资本市场是有效的.资本市场有效性是检验会计信息含量问题的前提条件.陈小悦、陈晓、顾斌(1997)从正面直接检验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他们以上海和深圳股市1992年年底以前上市的52家股票以及20种股票指数1991年至1996年11月的每日收盘价作为样本,按照196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尤金法玛划分三种市场效率的传统理论,采用随机游走模型对上海和深圳股票市场是否达到弱型效率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深圳股市已达到弱型效率;上海股市在1993年以前不能通过弱型效率检验,而从1993年以后开始逐渐达到了弱型效率;深圳股市比上海股市更早达到弱型效率(作者对此的解释是,1992年底之前,我国股票市场的中心在深圳,而非上海;深圳比上海更早取消股价限制).所以,我国股市总体已经达到弱型效率.赵宇龙和王志台(1999)则通过反面论证检验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他们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公司会计盈余分解为永久盈余(以主营业务利润作为永久盈余的表征变量)和暂时盈余两部分,考察市场能否解析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中的永久盈余部分,将识别出的永久盈余作为资产定价的依据,进而检验我国资本市场是否存在“功能锁定”现象.“功能锁定”是指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利用存在某种功能性障碍,会计信息使用者难以洞悉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数据,从而导致对企业的估价产生偏差.赵宇龙和王志台从信息观和计价观两种研究角度对我国资本市场是否存在“功能锁定”现象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在未预期盈余相同的情况下,市场对主营业务利润比重有显著差异的两类股票并没有区别反应;另一方面,当不同投资组合的主营业务利润比重不断增大时,市盈率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因此,市盈率与主营业务利润比重之间并未如有效市场假说所预期的那样成正相关关系,市场对股票的定价并不是以体现公司真正业绩的永久盈余为基础,而是仅仅锁定于公司的名义会计收益.由此说明我国资本市场存在“功能锁定”的现象,并由此对市场效率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对我国资本市场有效性进行检验的另一个反面论证角度是对市场是否存在“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现象进行研究.该现象是指,投资者因为某一发生的事件而产生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的心理,从而引致证券的超买或超卖,并最终导致证券价格偏离其合理的水平.若市场存在“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则该市场就不符合有效市场假说.
(四)价值相关性研究该类研究主要是就会计信息指标具有更大相关性进行检验.我国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特定会计信息指标的价值相关性.该类研究主要检验了会计收益指标以及相关收益指标的价值相关性问题.孙铮、李增泉(2001)比较了不同收益指标的价值相关性,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损益满计观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高于基于当期营业观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经济收益指标(包括剩余收益、经济增加值和修正的经济增加值)的价值相关性强于会计收益指标(包括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会计收益)的价值相关性.而陈信元、陈冬华和朱红军(2002)运用Ohlson剩余收益定价模型考察了证券市场1995―1997年度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收益、净资产以及剩余收益指标都具有价值相关性,但市场对剩余收益的定价乘数低于收益的定价乘数;同时分年度的检验结果表明,会计信息的解释能力呈现阶段性特征.王化成、翟小可和佟岩(2004)也通过实证分析对比了经济增加值、盈余、现金流量之间的价值相关性.作者对相对信息含量和增量信息含量两个方面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相对信息含量方面,经济增加值没有表现出明显优于传统收益指标(净利润)的特性;在增量信息含量方面,尽管经济增加值的独特构成部分(资金成本和会计调整项)显示了一定的增量价值相关性,但与传统收益的构成部分(现金流量和应计项)相比较,这种增量效应不是十分明显.孟焰、袁淳(2005)认为,会计盈余具备价值相关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其预测能力,但对于亏损公司来说,为负值的会计盈余对未来会计盈余的预测能力非常弱,因此亏损公司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与盈利公司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已有的价值相关性研究都将盈利公司与亏损公司放在同一个样本中研究,其隐含的假设是盈利公司与亏损公司的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是相同的.这种混合样本研究会使得研究结果无法反映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真实状况,回归结果将会使得盈利公司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偏弱.而使得亏损公司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偏强.因此,亏损公司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要明显弱于盈利公司,同时也发现净资产变量的价值相关性同样偏弱,而决定亏损公司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则在于亏损公司发生卖壳行为的可能性.饶艳超、胡奕明(2005)以特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视角对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银行为加强贷款风险控制而在授信过程中对会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银行对长短期借款、主营业务收入、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财务信息高度重视,对有助于进一步判别企业潜在风险的报表附注信息也比较重视.陈玉清、马丽丽(2005)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市场反映,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市场反应不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信息使用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不关注.但由于行业特色的存在,不同行业之间的价值相关性迥异.从分行业的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公用事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与股价的拟合性较高.某些学者还就特定会计计量属性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邓传洲(2005)研究了发行B股的上市公司按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IAS39)披露公允价值的股价反映,以及公允价值揭示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对IAS39的遵循显著地增强了每股收益对股价的解释能力,也显著增强了每股收益对市场收益率的解释能力,即公允价值披露显著地增加了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此外,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持有利得(损失)具有较弱的增量解释能力,而投资的公允价值调整没有显示出价值相关性.公允价值调整及持有利得(损失)对股价的影响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我国投资者对盈余的关注程度要高于对账面净值的关注程度;而公允价值调整及持有利得(损失)缺乏很强的价值相关性的原因则在于,公允价值存在计量误差,而投资者也识别了这一计量误差.
二是盈利预测的价值相关性.该类研究主要检验了盈利预测信息对投资者是否具有价值.吴东辉、薛祖云(2005)对我国股票市场中财务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信息的价值进行了研究.作者研究发现,可以利用公开的盈利预测制定可获利的套头交易策略.套头交易的回报率不仅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大于零,而且在经济意义上也是显著
资本结构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我国实证会计十年回顾相关发表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