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类论文范文集,与中国政府会计60年变迁相关论文答辩
本论文是一篇会计制度类论文答辩,关于中国政府会计60年变迁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会计制度及预算会计及预算管理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会计制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会计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后者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预算会计反映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使用预算拨款的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核算和监督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过程和结果以及有关经营收支情况的一门专业会计,国际同行则统称为政府会计.
预算会计制度的变迁是伴随着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而进行,多年来,我国预算会计为财政收支会计,核算内容主要是财政收支活动,经历了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改革和不断完善的渐进过程.
政府会计形成之初(1949年―1952年)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面临严重困难,财政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赤字.为了扭转这种困难局面,我国于1950年采取了统一财政经济管理的重大决策,对财政管理实行了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办法.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下称《纲领》)的要求,我国开始编制1950年全国财政收支概算,1949年12月27日,当时的政务院发出《关于1949年财政决算及1950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示》,要求各级政府和中央直属企业部门编制1949年的财政收支决算和1950年的预算,按规定时间编制上报,并明确规定政府预算实行历年制,从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一预算年度,同时规定了预算编制的具体方法和要求.1950年3月,政务院作出《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这标志着我国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的预算体制初步确立.1951年,政务院发布《预算决算暂行条例》,规定了国家预算的组织体系,各级人民政府的预算权,各级预算的编制、审查、核定等执行的程序,决算的编制与审定程序等.
上述一系列政策涉及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成为设计预算会计制度的框架依据,建立会计制度的工作便紧紧围绕统一国家财政收支的任务进行.1950年3月3日.政务院公布《中央金库条例》,其后财政部制订相关会计制度的《施行细则》,这是新中国在会计核算制度方面颁行的第一部行政规章:1950年4月,我国通过颁布《各级税务机关暂行会计制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税务会计规范.1950年1O月27日,财政部召开全国预算、会计、金库制度会议,会议讨论并于并于同年12月试行《各级人民政府暂行总预算会计制度》和《各级人民政府暂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以满足政府预算管理的实际需要,首次为国家财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确立了体系完整的统一规范.这两项制度堪称为新中国预算会计体系和会计方法的奠基石,比较系统、全面、明确地规定了我国预算会计的组织管理体系与核算要求,既是纲领性的规定,又是操作性的范本,奠定了我国预算会计工作的基础,初步建立了统一的预算会计制度和核算体系.1951年,财政部对《各级人民政府暂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作出修订,其规定改为“采用复式簿记原理,按借贷记账法登记账目”.尽管修订之后的制度对各级总会计单位是否参照实际需要,可以采用收付记账法还留有余地,事实上,此后统一采用借贷记账法的趋向
会计制度类论文范文集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的预算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一切财政收支项目与程序、税收制度、供给标准、人员编制都由中央决定.全国总预算和决算要由中央政府批准执行,地方预算须由中央政府核定,地方决算要报中央政府审查.此时,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中的金库、税务、总预算及单位预算有了统一的会计规范,从而使政府的经济管理工作得到切实保障,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在这一系列制度基础上,在平稳轨道上运行着.
改革开放前的波动(1953年―1978年)
在这一阶段,我国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预算管理体制,其做法是由中央核定地方的收支指标,凡收大于支的地方上交收入,凡支大于收的地方由中央补助.在此阶段,预算体制总体保持稳定,局部略有调整,其趋势是由20世纪50年代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的体制演变为70年代以集中为主、适度下放财权的分级管理体制.为了加强行政财务管理,严格控制行政经费支出,国家对一些重要的管理制度不断进行完善:1955年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度,从1960年起试行工资基金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编制人员、执行定员定额.国家对公杂费、水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等公用经费支出制定开支标准,经费支出按标准报销.
政府预算制度带有典型的计划经济特征:在预算形式上采用单式预算;预算编制原则上贯彻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原则;预算编制方法上长期沿用基数法编制预算;预算编制程序上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上下结合,逐级汇总的方法;预算管理总体上比较粗放,预算编制法制性不强、透明度不高,存在着非程序化和非规范化等问题,而具体到不同的部门、单位以及不同类别的支出,预算管理的方法又不尽相同.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建设资金在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对这部分资金相继采用了以下预算管理方法;1958年以前,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的编制与分配职能由财政部门直接行使.1958年以后,财政部门委托建设银行经办.从1956年开始,基本建设预算拨款实行“上存下支”的资金供应体制.并由财政部门审批基本建设年度财务决算,办理投资核销.这种办法一直沿用到改革开放前夕.
与此相适应,预算会计制度伴随着预算体制的变迁而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创新,先后对银行执行预算出纳业务、中央经费实行限额拨款、规范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国库管理等内容作了制度安排.1954年,两部暂行预算会计制度分别就其适用范围作了调整.由于中央及各省的会计处理在繁简程度和报表要求上与县(市)不同,《各级人民政府暂行总预算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划分为中央、省和县(市)两部分,分别使用.《各级人民政府暂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也因适用范围内涵不明确,而将其明确为“各级人民政府所属机关、事业机关、企业主管机关和团体”.为简化会计事务,加快会计报表进度,1954年财政部推行了《单位预算会计简易处理办法》.这些制度安排使预算会计在“一五”时期得到稳步发展.
1958年开始,进入“大跃进”时期,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工作遭受严重挫折,在各项规章制度在“先破后立,立在其中”口号的影响下,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机构和人员被裁减,各项规章制度受到破坏,全国统一的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工作难以正常开展,预算会计制度和基础工作受到严重破坏.1962年-1965年期间,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指引下,1965年召开了全国预算工作会议,此次会议修订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修订补充了1963年制发的《财政机关总会计制度》,这是预算会计制度变迁的重要转折点,使受到“大跃进”冲击的预算会计工作得到恢复和发展.
随着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开始,预算会计工作走入低谷,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工作再次遭到严重破坏,许多会计机构被撤并,会计人员被精简下放,会计工作濒临崩溃的边缘.1969年,作为主管全国预算会计工作的财政部预算司被合并调整为一个小组,预算会计管理工作完全停滞.
改革探索(1978―1998年)
1980年,我国分级管理的预算体制演变为“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体制,这是预算体制的一次重大变迁,使地方政府初步成为责权利相结合的预算主体.其特征是在总额分成的基础上对超收部分加大地方留成比例,以调动地方政府增收的积极性.但是,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扩大,分级包干体制暴露出诸多制度弊端,如税收调节功能弱化,影响统一市场的形成;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不断下降,弱化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从总体上看,分级包干体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需求型制度的变迁已渐露端倪.
1991年10月,国务院在《国家预算管理条例》中规定,我国国家预算采用复式预算编制方法,分为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1994年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的要求,建立了“分税制”的预算管理体制.
此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需要也渐行渐近.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形式有:
会计制度类论文范文集,与中国政府会计60年变迁相关论文答辩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