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相关论文的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实践教学方面有关论文的格式,关于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实践教学及会计学及教学改革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实践教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一、引言
会计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其中实践教学环节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实践教学大多已完成了手工系统向计算机系统、单机模拟实验向网络模拟实验的转变.这一转变对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却滋生出了新的问题,这使得高校迫切需要对会计学教学实践进行改革.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本科生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绝大多数本科生毕业后将在各行业的第一线从事实务工作,因此加强本科生的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教育部2007年1号文件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要求增加实践教学在总学分中的比重.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加强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显得更为必要.为了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了解会计实务中所需要的知识,笔者所在的课题组精心设计了调查表,对学校连续三届毕业生和一届应届毕业生做了一项统计调查,这些毕业生有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其他性质单位工作,在不同规模的用人单位中,有近一半的是大中型企业,近40%是小型企业,其他规模单位占10%左右.调查情况总结如下(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认为加强会计实践课程(包括校内外实习)的比重最高.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对于会计学专业来说,加强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二、会计学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本文来自:http://www.sxsky.net/guanli/00475564.html
(一)会计信息化对于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会计信息化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管理提供充足而适时的信息.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顺应时代的发展对传统会计进行改革的必然结果,是适应信息化社会和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为决策者提供可靠、实用的决策信息并能实时主动地报告财务信息的一个过程.
(二)会计学实践教学可以缩短学生融入社会的时间从调查过程中可以看出,对于刚进入社会的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既需要做一个身份的转变,同时也需要做一次知识的过渡,而在校期间的实践教学恰恰就是这个知识过渡一个最好的试验和演练.近几年,在人才市场上,大部分用人单位在进行财经专业,特别是会计专业人才选择时,都要求应聘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并持有会计上岗证或其他职业资格证书.所以在高校进行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既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需求,又符合单位用人的需求,可以节约从学校到用人单位即社会的时间.
(三)实践教学可加强学校与会计实务界的联系,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学校就无法生存.随着改革的深入,外国办学渐入我国,加上许多民办学校的设立,教育资源的约束不断弱化,市场的需求与教育资源配置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学校办得好坏,是以满足市场需求的程度及被培养者对社会贡献的程度为衡量标准的.会计教育培养的目标主要是为实务界输送合格的会计人才.而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其具备独立从事会计工作,并能胜任其他相近专业工作的能力,使会计学专业办学更加适应社会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有利于教师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相互促进,并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高校必须疏通会计人才供求双方的联系渠道,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学校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在确立符合实际的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才可以对学生入学条件、师资队伍、硬件配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现存的会计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实现会计教学目标,学校才能得到长远发展.
(四)通过实践教学改革,能够正确定位社会培养会计人才的目标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有利于高校会计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有利于形成各专业及专业方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会计人才的供给者――会计教育部门以及高校能够根据企业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订立教育目标,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在学校、企业和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人才输入输出机制,这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深远意义.
三、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问题与不足
(一)校内实习缺乏新颖的内容和必要的技术建立会计实验室是搞好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措施,这一点在教育界已达成共识.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建立了会计实验室,会计实验教学的验证作用、学习作用、研究作用得到了一定发挥.但校内的会计实验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实践教学的应用层次较低,与社会需求难以接轨.目前许多高校的实践教学形式还处于校内模拟企业或校外跟岗进行某些会计核算工作这一水平,实践教学的应用层次基本处于会计工作的最基础层即会计核算层.会计职业的其他应用领域,如财务管理与分析、审计、投资与决策等还较少涉及.实践教学内容的涉及面较窄,学生缺乏运用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进行不同行业会计实务的适应能力训练,使得学生走出社会难以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2)实践教学的内容简单陈旧,难以根据社会需求迅速做出相应调整.目前在实践教学中,无论是课堂作业,或是模拟实习大都已经设计好了答案,且只有惟一解,脱离复杂万变的现实情况.而且一般实习环节所用资料也比较陈旧,没有根据社会需求及时更新,实践教学缺少能激发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各种方法手段创造性地分析复杂现实问题并分别情况提出不同决策方案的内容.笔者认为,实践教学是否有利于分析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是高等会计教育与中等会计教育的主要区别点之一.
(3)实践教学技术方法落后,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目前我国的会计实践教学基本是手工模拟作业或用会计核算软件去模拟和操作传统的手工会计业务,教学情景与实际会计职业环境尚有较大距离.教学内容反映信息化、网络化和综合分析的实践教学内容较少,这样学生就难以培养出对实践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4)高校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定位不够准确.各高校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更多的是考虑专业素质的培养,忽视了职业道德、人文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以致一些高校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其运行出现明显的缺陷.传统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侧重于基层业务数据的操作,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职业提出的要求,尤其是不能适应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必须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应的创新与发展.
(二)校外实习通常流于形式组织学生到校外企业进行实习,或建立一些零星的校外实习基地,是多数高校所采取的一种会计实践教学方法.但不少高校的会计实习流于形式.其原因是:(1)多数高校缺乏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由于企业的财务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因此,企业大多不愿意接收学生在本单位进行会计实习,使得各高校在校外设立实习基地的愿望难以实现.(2)由于很难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以致校外实习点多面广,教学管理难度大.临时找的实习企业,往往工作环境较差,办公场地、接纳实习人数均受限制,这样,指导教师只好将学生分散到多个企业去实习,给教学管理增加了困难,达不到实习的预期效果.(3)实习时间安排与理论教学脱节.从各校的教学组织来看,校外会计实习主要集中在学生全部专业课学习结束后进行,需要实习的内容较多.由于高校受实习经费的限制,往往安排的实习时间有限,再加上会计理论教学与实习时间上存在差异,使得学生很难及时解决书本上没有弄懂的问题,以致学生难以及时消化书本所学的知识.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实践教学相关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高校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70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资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资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
实践教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相关论文的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