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会计相关论文范文检索,与“两会”的财会热点相关论文摘要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环境会计相关论文摘要,关于“两会”的财会热点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环境会计及会计制度及财务报告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环境会计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能否融资以及以什么样的代价融资,主要取决于他们的资信.资信是投资与融资之间的通道和接口.为了避免地方政府不切实际的盲目扩大投资,使其负债水平与资产相适应,必须建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出资人责任制,建立地方政府债务能力的评估制度.这就迫切需要摸清家底,完善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建立相应的地方财政会计制度.中央应对不同资信等级的地方政府给予不同的贷款和债券额度.”吕薇认为,我国的政府预算和会计制度还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政府预算管理远未覆盖到政府全部公共服务活动,很难得到完整而全面的政府活动的财务信息.目前,政府预算的覆盖范围是行政和事业单位预算内外资金,以及部分主管部委的基金.政府的企业性活动、政府担保的融资等还没有纳入财政管理范围.国有资本预算也只是对国资委集中管理的国有企业分红部分进行简单的流量收支记录,还没有汇总的全国国有资本财务报告.二是政府预算与会计依然以收付实现制为主要的核算办法,无法提供支出周期各阶段的完整信息,无法揭示资产负债状况,难以用来监控财政风险、评估政府财政状况,以及展望未来的财政可持续发展.三是尚不能提供完整的政府财务报告.现行预算会计系统还不能提供政府整体合并的财务报告,预算报告也是不完整的(非全口径的财政成本).不论是政府管理者还是公众难以了解和掌握政府公共活动的全貌和完整的财务状况.
“因此,现行的政府预算和会计制度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吕薇称,应试点建立资产负债表,针对我国现行政府预算和会计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可以借鉴国际经验,逐步建立全口径的政府预算和会计制度.
她透露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于2009年组织开展了一项专题研究――《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研究》.在该报告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由财政部会计主管机关负责制定关于地方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办法和规定.二是政府资产负债表不仅覆盖政府部门的资产,还应覆盖地方政府的全部下属法人.三是对不同类型的法人可以制定侧重点不同的会计准则:对于企业法人、事业法人和特设机构应实行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制度;机关法人也应逐步实行权责发生制会计制度,以便把地方政府的全部活动纳入统一的会计管理体系.四是明确各类法人层级之间的报表归并汇总关系,最终应形成县、(地)市、省三级政府财政部门出具的完整的地方政府财务报告.
亟待推行的环境审计与环境会计
3月12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就企业披露环境方面财务指标的问题表示,该部门已就开展实行环境审计和企业实行环境会计进行研究.他表示,环境和经济发展要相互协调,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应是考核地方政府的重要内容之一,环境保护部将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的环保目标责任制.
发展经济以消耗资源为成本,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造成了环境污染等负外部效应.环境会计以综合货币计量和物量计量手段为主要计量方式,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的成本和费用,分析环境绩效以及环境活动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1920年,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庇古提出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对排污者征税,以图用税收来弥补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以庇古税为肇端,各种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助推了环境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有关企业信息披露的各种指引,环境报告构成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虽然环境报告披露指引并不具有强制性,我国有超过一半的上市公司按照指引要求主动披露.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境会计的起步仍然较为缓慢.“环境会计不一定与所有的财务指标相关,想将环境报告跟财务数据联系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北京大学国际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心主任王立彦向记者表示,中国的环境会计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离规范性尚有一定的差距.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新兴分支,面临着许多创新问题,具有区别于其他专业会计的一些特征.传统会计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一切会计要素都以货币进行计量,环境会计却不能只用货币作计量单位.反映一个流域的生态资源状况,如森林覆盖率、林地规模、等级;草场质量、水土涵养量以及空气质量的改善度;水资源的含沙量、充足度;沙尘暴强度、频率等,一是很难用货币计量,二是用货币计量反而不能说明问题.但在财政转移支付量上、对生态建设的项目投资上,却不能不用货币计量.困难的是如何把这两种计量统一在环境会计的核算体系里,如何使两者在需要时进行转换.
目前我国环境税的具体税率和征收范围尚在讨论之中.财政部部长助理朱光耀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曾表示,我国正在研究征收环境税.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环境税在世界上被诸多国家广泛应用.从发展历程来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主要体现为补偿成本性收费,基于“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明确排污者应承担监控排污行为的成本,构成了环境税的雏形;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除了税种的增加,在功能上也综合考虑了财政的引导性;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环境税进入了迅速发展期.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世界各国开征环境税愈加普遍,环境税费一体化进程也不断加快.
对于环境税的开征,王立彦认为,计税基准的公平和确凿问题值得关注,企业为此所需要承担外部性造成的成本.他进一步介绍说,当前我国环境会计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一方面缺乏环境会计体系的保障机制,还没有专门的环境会计准则、标准,在企业会计制度及信息披露的相关法规中也很少涉及环境问题,缺乏系统的环境会计和信息披露的制度和规范.另一方面,环境会计技术层面的支撑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目前,我国对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尚无准则和原则;缺乏统一的环境会计要素计量标准.环境会计中,由于大部分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不能通过市场进行交易,因此不能以交易价格为环境会计的唯一属性;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乏统一规定,披露的范围、内容、形式等存在较大差异,大多数企业会选择低调处理环境会计信息,以减少这类信息披露对企业的负面影响,使得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难以获得真实的环境会计信息.建立环境会计的支持系统问题构建环境会计不仅具有来自于多方面的现实要求,同时也必须建立对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起着支撑或指导作用的运作体系.需要建立以生态资源、生态效益、生态成本及生态资源变动与经济效益变动相关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测定模型体系;需要建立全国财政补偿体系和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以作为环境会计的运行支持系统;需要建立起环境会计及其信息披露的准则体系,以规范环境会计行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飞认为,目前我国《会计法》中尚未有环境会计的相关条款,环境会计准则也没有制定,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环境会计对象、环境会计基本原则、环境会计假设、环境成本计量、环境信息披露等问题,在方法上还没有统一.正因为对环境会计的处理没有统一的标准,企业对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环境成本报告以及环境成本分析,均按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进行,同行业间没有可比性.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背景下,衍生而出的环境会计问题是目前会计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既要适应不断增加、变化的环境法规,又要建立、健全有关的会计标准,同时还与环境监测与计量技术有关.
医改攻坚的会计助力
此次全国“两会”召开之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自2009年,我国各级政府连续三年新增投入8500亿元,保证医改顺利进行,2011年是我国完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3年任务的攻坚之年.
本次全国&
关于环境会计相关论文范文检索,与“两会”的财会热点相关论文摘要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