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会计相关论文范文检索,与“两会”的财会热点相关论文摘要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环境会计相关论文摘要,关于“两会”的财会热点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环境会计及会计制度及财务报告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环境会计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8220;两会”召开期间,财政部副部长王军透露,国家财政对卫生投入在2009年为3000多亿元,2010年为4000多亿元,2011年的预算安排为5000多亿元,政府卫生投入的增幅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幅,还将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当中的比重.从总量上来看,中央财政相比原来测算的投入增加341亿元,全国各级财政相比原来测算的8500亿元增加2842亿元.随着政府集中的资金日益增多,公众的医疗需求不断释放,更多的卫生投入源源不断地进入到医疗中.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之后,医改的下一步重点应该是什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李玲表示:“建立行之有效的控费机制迫在眉睫,在这种背景下,呼吁建立控费机制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否则或意味着巨大的浪费.”李玲长期从事卫生经济研究,她认为,我国有可能是世界上滥用药物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医疗设备等硬件的消费亦不尽合理.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公立医院消费什么,怎么消费,提供什么样的医疗消费?最后实质上为之买单的只能是政府及公众.所以,为什么不能对之进行摸底,摸清楚我们整个公立医院的家底,还有盈利亏损状况呢?”
“公立医院应该定期向社会公众公布资金账本.会计制度的透明化,直接影响一改的成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何伟说,“公立医院实现公益化和账本透明化,首先是法制化,其实有明确的审计制度.享受国家拨款,医院正常运营的资金应该有严格的审计制度.“医院将多少比例的资金用于硬件建设,多少用于人力资源、还有多少用于公共宣传和公共防御,这些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他认为,无论盈利或非盈利,从医院经营角度而言,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在财务核算上,应该实行统一的核算制度.国家医保应该不分公立还是私立,平等和公平对待,一方面靠构架综合协调,另一方面靠市场机制.从长远趋势而言,主管部门应当致力于制定和发布符合当前保留的公立医院、公立医院改制后的国有或多种所有制非盈利医院、社会资本参与或兴办的非盈利性医院需要的会计制度.填补公立医院改制后使用会计制度的空白,按照社会发展要最,社会资本参与医疗行业准确、恰当反映的需要.借鉴国外医院的经验,营利性医院则使用企业会计制度,照章纳税.
医改攻坚需要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指出,要完善制度,强化财务管理;要会同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实施办法并搞好培训,确保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按期实施;要进一步完善医保基金监管制度,建立动态监控机制,确保基金收支平衡和平稳运行;要激励约束,强化绩效考核;要不断完善资金拨付办法,建立和完善绩效考评体系,继续推广将预算安排与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考核结果挂钩的办法.2011年,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挂钩力度,根据医改任务安排和各地去年任务完成情况下达补助资金,同时将继续采取“以奖代补”办法支持各地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进综合改革.要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要积极会同相关部门,从资金的安排、分配、使用、后期追踪问效等各个环节,建立起覆盖资金运行全过程的长效监督机制,严防截留、挤占、挪用、虚报冒领等问题,确保医改资金真正用于医改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2011年“两会”召开前,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宣布下发《关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积极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业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就注册会计师行业积极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专业服务工作提出意见.复旦大学财务金融系主任李若山认为,医改资金的具体使用中应该加强审计监管力度,保证财尽其用,重大原则事项应该公开透明.
中注协表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医改资金的使用监督、多元化卫生投入机制的建立形成,以及公立医院运行机制的规范完善,都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鉴证和相关咨询服务提出巨大需求.及时提供高质量的注册会计师专业服务,对于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具有重要作用.
指导意见指出,注册会计师作为社会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力量,要认真落实财政部等部委有关“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有资质社会中介组织的审计监督作用”的精神,积极参与医改资金的审计监督工作.同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利用在企业改制、重组、并购等专项服务中形成的专业优势和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和医药企业收购整合,提供高质量的审计和咨询等服务;应当积极为医疗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成本费用的控制、管理流程的规范等提供专业服务,并积极承办代编财务信息和税务代理等咨询服务,帮助医疗机构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和综合管理水平.
“会计师是解读医改资金使用和运营情况的最佳人选.”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胡继晔说,“专业的会计师却可以从资金使用公布的信息中,还原资金使用和管理水平的真相.”在他看来,会计行业在此方面将大有可为.
仍需完善的会计法规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西安社区党总支书记章联生领衔向大会提交议案,建议修改《会计法》.我国《会计法》自1985年5月1日起施行以来,于1993年12月、1999年10月进行了两次修订.
章联生认为,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特点,部分条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暴露出来.该部法律第五条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会计人员代表政府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做法逐步暴露出许多矛盾:会计人员并不具备监督者应有的独立地位,其利益从属于所在单位,无法行使对所在单位尤其是单位负责人的监督;会计人员因履行监督职责而出现被打击报复等实际问题,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缺乏有效保障措施,从现实看,《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事实上已名存实亡.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应将会计人员原来承担的"监督"职责重新定位于“控制”职责,即会计人员除进行会计核算外,应当以单位经营管理目标为依据,对单位的经济活动实施内部控制.
《会计法》对会计监督职能的界定与现实相冲突,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未能反映该会计主体真实的经营成果(或财务收支)和财务状况的一种经济现象.会计信息失真可以区分为“违规性会计信息失真”和“非规性会计信息失真”.前者即故意性违法失真,指出于主观故意、弄虚作假、粉饰舞弊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后者则是指“非故意的过失”、“会计人员专业素养”等原因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
一名不愿具名的会计从业人员告诉记者,会计人难以独善其身,一方面想遵守财务制度、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很多工作要受领导指示,独立性在实际工作中难以保证,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章制度中加强对于保护会计人遵守职业操守的初衷基本踏空.财务工作在很多单位中的地位并不高,不在管理者或领导者的层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财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从微观角度而言,会误导经济行为,损害各方利益,导致企业亏损;从宏观角度而言,会影响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导致国家或地方财政收支预算的编制出现方向性错误,削弱国家财经法规的权威性,扰乱经济秩序,诱发经济犯罪.
章联生认为,作为一种制度,会计制度应该是一个多重的、多层次的社会博弈的结果.理想的会计制度要能充分兼顾各方利益,成为博弈双方自愿执行的有约束力的社会契约,任何人若想通过违反制度来得到好处,必将得不偿失.而我国会计制度的制定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缺乏一个充分博弈的过程.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新的交易和事项不断涌现,新旧经济的转型和新旧会计制度的交替,客观上为会计舞弊提供了空间.我国目前还未形成健全的财务、会计、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许多法律法规尚未建立,而已建立的法律法规不够严密,法律法规之间相互不协调,执行起来存在漏洞.目前,我国审计监督体系
关于环境会计相关论文范文检索,与“两会”的财会热点相关论文摘要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