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有关论文范文文献,与蔡洪滨的经济学趣味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
本论文是一篇经济学有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关于蔡洪滨的经济学趣味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经济学及社会学及企业创新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经济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0340;问题.最早的时候应该是一个社会学概念.经济学上也有一定的关注,但是这个关注没有太多地跟中长期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也许大家隐性地认为有一定的联系.最近在国外也有一些经济学家在研究,他们看早期的美国、英国、法国的社会流动.社会流动的意思是你的成功、教育、财富、地位,多少程度上会受到父代的影响.他们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早期经济起飞的时候,这个代际流动性是比较大的,到了一定程度就会缓慢下来,流动性就相对比较低一些.
我提出的这种观点和看法,就是代际流动性的一个关键的因素,这个关键因素对于我们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国家陷入中等收入的陷阱,是因为它进入到中等收入社会之后,代际流动性开始下降,社会开始固化,中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开始消失.中国现在正好在这个阶段,所以我们需要对这样的一种倾向有高度的警惕.
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提高社会流动性,不仅要解除掉这些体制方面的问题,更需要进一步考虑不同人群动态机会的平等.动态机会平等,如果原来的出身是因为历史原因,使我的机会比较少,政府应该有意识地从正面对这些人的未来机会做某种程度的补偿.但目前某些制度做得正好相反:出生环境越好,得到的社会资源越多,所以使得代际流动性就更加地恶化.
《新财经》:代际流动性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吗?
蔡洪滨:不是,社会学家用这个概念用得比较多,经济学上我们也关注这个问题,但关注得还不够.
社会流动性是鼓励人们做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渠道.如果我的机会决定于我的出身,那么我做不做投资,做不做努力就没有什么关系了.所以,好的社会流动性就能够保证人们做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一个社会如果很固化,社会流动性低,就没有人愿意做人力资本的投资.
经济学一直在追求次优选择
《新财经》:我们在分析一个国家经济态势的时候,很容易犯方法论上的毛病,就是所谓的最优原则.凯恩斯框架的提出,面对的是英美这样完全市场化的国家.有人讲中国的政府过多地运用了凯恩斯的方法,但中国是一个不完全的市场经济体.这就形成了一种理论上的落差.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蔡洪滨:我们做的所有实验室的经济学分析,都是看次优或者是资源更差一点的东西.比如写一篇文章,要证明什么东西是最优的,那这篇文章是没有任何价值,如果研究经济的理论出发点已经是最优的,那我们就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做了,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大家都是在探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偏离市场的最完美情况,这种偏离的原因是什么?这个背后的机制是什么?偏离之后是不是有其他可以补救的方法?经济学都是关于次优或者是次优以下的问题,我们需要探索A、B、C、D的各种各样的方法,各种各样的政策.这取决于当时的具体情况.
中国的情况在我看来,可能并不完全适合所有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国的市场经济与西方非常不一样,简单地说一个中国的现象,都很难概括.比如,光华管理学院60%多的老师都是海外回来的,对中国的经济问题,管理问题都非常感兴趣.我跟一些年轻的老师说,你们研究中国的问题,一定要到各个地方多看看,看企业,看各个不同的地方.但在国外不一样,在国外做经济学研究,没有调研这一说,为什么他们就不害怕说脱离实际的问题呢?这就是中国与国外的区别.一是国外经济学的分工非常细.有专门出具数据的,有专门分析数据的,有各个层次的分析.所以,即使一辈子在学校里做理论,当他碰到一个具体的问题,把不同的文章和研究报告拿过来,基本上就可以掌握比较全面的事实;在这个事实基础上,别人已经分析出来很多的现象,在这个现象里挖掘,最终在自己的理论维度上,按照有意思的方向去发展.
中国与国外不一样的地方,第一,我们的研究还远远没有达到分工的层面,系统性的数据也不是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多人去收集;有了数据以后,也没有那么多的专家去分析.
第二,美国的经济和中国经济不同
经济学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西方学理论与中国实践如何结合?如果硬搬一个理论往中国硬套,情况差别会非常大,肯定出差错.就像拿了一个美国时代广场的设计图,要建在北京,最后肯定会出问题的,地基、结构、周围环境都不一样,我们当然不能拿着别人的图纸在中国建造.我们用的时候要知道这个理论背后的逻辑在哪?核心思想在哪?它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放在中国的情况下,这些前提条件是不是成立?如果不成立,需要做什么样的调整?这个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一个方式.
光华的新愿景
《新财经》: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这几年发展得很快,企业家,经理人阶层,经济学爱好者,都获益匪浅.您在近期内会对学院做哪些调整?
蔡洪滨:光华这些年应该说发展得非常好,大的方向上大家都很认可,认可光华的改革,进取、不断创新、国际化的方向.现在,希望能够做得更好,能够自我超越,主要有四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去做.这四个方面可以用英文的四个“I”来表示.
第一是诚信(Integrity).作为北大的商学院,在我们的教学和科研中间,我希望能够更加关注社会责任,关注特定社会进步的使命.我们一直在提倡,创造管理知识,培养商界领袖,推动社会进步.具体而言,就是要把它放在北大的环境下,这才是光华独特的优势,它是北京大学的商学院,拥有北大的传统,这是光华管理学院与其他机构最大的不同.我们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对于民族的使命感,对于时代的激情,这既是北大的历史,更是光华得以立足的精神源泉.
这篇论文来源:http://www.sxsky.net/guanli/00517609.html
第二是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应该说,光华在国内的商学院中是最国际化的.光华的国际化体现在我们的师资方面.我们65%的老师都是博士学位,绝大多数老师可以用英文上课,在国际学术发展上,跟竞争对手、跟北大人文学科的学者相比,我们应该都是遥遥领先的.我们的教学项目,培养模式,目标,一直全方位和国际接轨.
第三是整合(Integration).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整合,理论和实践的整合.
第四是创新创业中心(Innovationcenter),通过中心来推动教学和研究.在学院精神层面,倡导一种创业精神.北大的学生比较独立,喜欢自由,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些其实都是企业家精神的最基本要素.刚刚成立创新创业中心,希望用这个中心作为平台,去推动在光华的教学、科研、国际合作和实践方面,创新创业的发展.
采访后记:
采访完蔡洪滨教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他所有的想法,无论是对理论的思考,还是对光华发展的思考,都非常贴近大地.既有高迈的理想,又有脚踏实地的工具.像管理学院这种看上去很理性的学术机构,这些年向社会释放的声音,似乎更多是一种抽象的理论声音,这导致我们的管理属性在社会上有点边缘,以至于社会上关于管理的声音,似乎都是一些“
经济学有关论文范文文献,与蔡洪滨的经济学趣味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