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期货相关论文范文,与石油期货鸣锣在即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本论文是一篇石油期货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石油期货鸣锣在即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石油期货及燃料油及石油企业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石油期货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去年年底以来鼓噪一时的关于重开石油期货的讨论,已经进入到实施阶段.”上海期货交易所研究部褚海对记者说,上期所开办石油期货的各种技术准备已经全部到位,申请开盘的报告已上报证监会,只待批复.
来自主管部门的声音也印证着这一判断.中国证监会副秘书长汪建熙以及期货部主任杨迈军近来都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推出石油期货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国家将在积极、稳妥的前提下,尽快推出一些期货品种.而业内人士对此简明的解读是,到今年5月,市场将会迎来第一个石油期货品种――燃料油期货.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展开.有关部门目前正在制定燃油期货经纪公司的开办条件,而参加燃油期货市场自营交易的企业,将在外经贸部批准的55家具有燃料油进口经营权的企业中选定,其中广东省将有10个交易席位,位居各省之首.另据了解,未来燃油期货的实物交割地将选在湛江和惠州.
石油期货市场的勃兴与发展,与整个石油流通体制息息相关.石油期货的出现是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将推动石油业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最市场化的品种
燃油期货倘能抢占先机,在很大程度上将是市场推动的结果.事实上燃料油的市场化程度以及与国际接轨的深度都是众多油品中最突出的.
该文来自:http://www.sxsky.net/guanli/00549719.html
尽管我国大多数油品的定价仍基本上掌握在国家计委手中,但燃料油、航空煤油、化工轻油的价格已经全部放开.由于航空煤油、化工轻油的适用企业很少,因而缺乏足够的市场交易对象,因此不适于形成期货市场.燃料油则不同,除了大大小小的热电厂之外,仍富有相当生命力的地方性小炼油厂都是燃料油的使用者,而且燃料油的需求方主要集中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发达地区,以广东为盛.此外,燃料油还可用于钢铁厂、陶瓷厂的燃料以及民用取暖,因而工业用户数量众多且分散,而且还有几千家经营燃料油的商贸企业,所以开设燃料油期货的市场基础远优于航空煤油和化工轻油.每年进口1000多万吨、市场化程度最高的180号燃油尤其为上海期交所看好.
在原石油大学教授吴秋南看来,以每吨1400元、2000万吨年成交量计算,燃料油每年有280亿元的现货市场,假设其价格波动在100元左右,那么每波动一次就可能出现40个亿的套利空间,这将使燃油期货具有相当的市场魅力.而且开办燃油期货还将起到试金石的作用,一旦成功,汽油期货的开盘也就为期不远了.
除了套利冲动外,用油企业规避价格风险的需求更是燃油期货呼之欲出的缘由.中国是亚洲最大的燃料油市场,每年消费约3600多万吨,其中一半依靠进口.然而亚洲市场的燃油价格并不在这些交易中产生,标志性的燃料油定价标准远在新加坡.传统上,亚洲地区燃料油国际贸易的定价大多以普氏(PLATT''S)新加坡价格为基础.而我国能够参与国际期货市场运作的企业只有四家特大型企业――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联合石油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公司和中国远洋贸易总公司.为数众多的购油企业由于政策限制无法直接参与外盘交易,因而无从主动参与价格发现、规避价格风险.
就目前而前,国内燃料油的经营管理分为两部分.国内生产的燃料油由中国石油集团和中国石化集团的炼油厂向各用油企业分配,进口燃料油则实行配额管理和许可证制度.两大石油集团用以配置的燃料油每年约800万至900万吨,通过每个季度召开“排产会”,与国有大型用油企业及各省市经贸委协商下一季度的供需计划,并由各炼油厂按计划直接供应给用油企业.在2001年10月之后,配置燃料油价格已完全放开;进口燃料油则是由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根据各省上报的供需缺口不定期地将进口配额发放给各省、市和中央所属外经贸企业的下属用油企业,另有55家贸易公司有燃料油进口经营权,即使是拥有进口配额的燃料油用户,也必须通过这55家代理进口燃料油.
因此在现行的流通体制下,无论是小炼厂还是发电厂,都难以抵御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风险.当每吨燃料油购进成本在1400元时,小炼厂的利润只有每吨100元左右.因此一旦燃料油价格发生百元以上的波动,小炼厂就要面临生存问题.而用油量最大的广东省电厂能够接受的燃料油价格上限也同样是每吨1400元.一方面是价格已然放开,另一方面是无法参与期货市场的交易,用油企业长期以来几乎只能逆来顺受地接受价格.
轮回
其实国内市场对石油期货并不陌生.在1993年上海石油期货交易所创办时,曾出现过一个辉煌的时期,但在1996年因种种原因被暂停.这其间的波折,恰恰反映了石油期货作为一种衍生产品特有的阶段性,即它必须依托一套市场化程度很深的游戏规则.
1982年,时任石油部运销局储运处
石油期货相关论文范文
到了1989年,石油领域出现了所谓的“双轨制”.石油石化企业被赋予了一定份额(原油5%,成品油9%)的自销权.于是每年有2000多万吨原油、1000多万吨成品油脱离了石油计划配置的视野,可通过市场定价.因此199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决定筹办石油期货交易所,并找到了时任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副总经理的李毅中商量,双方一拍即合.对此杨景民感慨颇多,“与今天重开石油期货市场相比,当时的石油企业对石油期货的热情要高得多.因为当时国内原油统一价格是每吨1020元,而国际市场价格是每吨1400元,采用市场化的交易方式,就意味着国内原油价格有可能向更高的国际油价靠拢,石油企业有着足够的利益冲动.”
1992年11月17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上海市政府三家正式发文,决定在上海市建立上海石油期货交易所,1993年5月28日,交易所鸣锣开张.从1993年5月到1994年底,在一年多的运行时间里,石油期交所成交量共达5000多万吨,成交金额达1000亿元,与当时国内北京、南京、广州的同类期货交易相比,上海的石油期货交易具有绝对优势.其日均成交26万吨,最高可达50万吨,超过了新加坡期交所(SGX)当时9万吨的日均成交量,成为仅次于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的世界第三大石油期货交易所.当时纽约商品交易所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曾主动找上海石油期货交易所商谈,希望三家联网各覆盖八个时区,携手实现全球24小时无间断的石油期货交易市场.1994年日本通产省也曾派人考察,回去后开办了石油中远期交易,并于1999年转为石油期货交易.
风生水起的石油期货市场,在1994年戛然而止.根据当年出台的一份名为《关于原油、成品油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原油、成品油流通体制发生了逆转,重新实行全国统一价格、统一配置.“两个统一”摧毁了石油期货赖以存在的市场条件,期交所从此有行无市,走向衰亡.
1994年前后正是石化行业的艰难时期,而国内原油市场价格比计划价格每吨高三四百元,因此将已经由市场调节的2000多万吨油品重新纳入计划,就等于对石油化工企业进行了巨额补贴,据估计石化企业至少节约了60亿的成本.与此同时,1994年对期货市场的整顿方兴未艾,国有企业被禁止进行期货投机,更不准到海外从事期货交易,石油期货自然也成了无本之木.
1998年开始的石油业大重组,对于石油期货市场不啻野火春风.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的重组上市后,其日常经营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盈利上来,尤其在中国石油进口量大增,国际市场油价阴晴难测的现实逼迫下,防范、规避市场风险逐渐变成了石化企业的内在需求.是年5月,原油进口已接近3000万吨,当时有人估计全年会超过7000万吨,而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步步攀高.石油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价格发现的功能,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
不过,与1993年开办石油期货市场不同,对于此次石油期货市场的探讨,两大石油集团表情漠然.负责制定中国石化集团政策预案的曹晓表示,中国石化(当然也包括中国石油)其实有权在国外
石油期货相关论文范文,与石油期货鸣锣在即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