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金融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利率市场化形势下核心企业深度介入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相关论文摘要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互联网金融方面论文摘要怎么写,关于利率市场化形势下核心企业深度介入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互联网金融及企业及银行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互联网金融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中小企业贷款难,而银行愿意放贷的大型企业贷款积极性不高,议价能力强,这是我国信贷业务面临的尴尬处境.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趋势下,银行成本提升,净息差缩小,盈利能力将受到影响.因此,通过设计合理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使得银行在可控的风险下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提升盈利能力,成为迫切的需求.
关 键 词:利率市场;核心企业;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F8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6-02
首先让我们来看两组数据:
根据统计,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工商登记的中小企业从数量上已达到5204.64万户,其中中小企业达1308.57万户,个体工商户达3896.07万户,中小企业的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5%以上.这些中小企业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完成了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纳税额占到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我国GDP的60%.中小企业面临的是充分竞争市场,具有灵活、高效等特点,能有效引导了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健康增长.中小企业大量存在,并在我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中华全国工商联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下企业中有90%的企业没有和银行发生过任何借贷关系,而微小企业中95%没有和银行发生过任何借贷关系.
该文地址 http://www.sxsky.net/guanli/009716.html
截至13年6月,我国四大行国内个人活期存款余额就达到10.35万亿元,活期存款的利率为0.35%,而货币基金的平均收益接近4%,13年下半年至14年初经常甚至超过5%.货币基金的收益超过活期利息的10多倍.“余额宝”自13年6月13日开通存款业务以来,9个月不到的时间内规模超过4000亿,通过天弘货币基金进行运作,七天年化收益率一度超过7%,目前仍在5.6%以上.
第一个例子说明,数量巨大,并且在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中小企业无法取得贷款,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中小企业企业经营状况的高风险性与银行放贷的审慎性原则显著冲突,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成本和数量都受到了很大限制.
(2)传统的抵押模式阻碍了轻资产企业获得贷款.我国银行业目前仍然是依靠抵押来获取安全性的老思路,因此重资产的大型企业、资金状况良好的企业往往容易获得贷款,而最需要资金支持的中小微企业往往因为抵押物不足无法取得贷款.
(3)金融的定价机制比较紊乱.2011年以来货币环境总体稳
关于互联网金融方面论文范文文献
第二个例子说明,利率市场化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银行面临成本提升的压力.在以往的模式下,金融机构坚持审慎原则,仍然把贷款资源配置大幅倾向大中型企业;而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向以及互联网金融迅速正发展倒逼银行进行改革.贷款利率下限已经放开,未来存款利率市场化将进一步压缩银行的净息差,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银行的出路在于增加非利息收入和把贷款投向其更有定价能力的中小型企业.由于目前国内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很小的现状短期内无法改变(2013年中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比21.5%),向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成了银行业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净息差收窄的重要选择.欧洲和美国的大型银行正是通过向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和服务,提升定价能力,使得净息差大大高于我国.(2010年美国银行业净息差3.7%,远超我国同期的2.5%以及2013年的2.68%)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论文例文 | 大学生适用: | 硕士学位论文、专升本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64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参考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参考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然而,由于中小企业未建立征信系统,且单笔业务量小,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需要经过大量的调研论证,耗费大量的交易成本.并且即使花费高昂的成本也无法保证贷款的安全,此类贷款的高风险性与银行的审慎原则是相悖的.因此,我国银行业陷入了这样的窘境: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趋势下银行需要开拓定价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来增强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作用重要但普遍资产较轻、风险较高,与银行贷款的审慎性不符.而设计合理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正是解决这一困境的良方.
供应链金融是指核心企业、金融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机构,利用各自优势,整合信息流、物流状况,使信息充分流转,最终形成新增的、低风险的业务合作,从而使得整个产业链更高效运转的一种综合性金融解决方案.
站在银行角度,供应链金融是银行的一种业务模式,银行依托核心企业,通过对供应链上物流、资金流的控制规避供应链单一企业的信用风险,为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站在供应链各企业角度,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上个企业利用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满足自身资金周转需要并维持供应链的正常运作;站在电子交易平台服务商的角度,供应链金融的解决方案是由提供贸易融资的金融机构、核心企业自身,以及将贸易双方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有效连接的技术平台提供商组合而成.技术平台的作用是实时提供供应链活动中能够触发融资的信息按钮,比如订单的签发、按进度的阶段性付款、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入库、存货变动、指定货代收据的传递、买方确认发票项下的付款责任等.
在整个供应链中,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的核心企业因其强势地位,往往在交货、价格、帐期等贸易条件方面对上下游配套企业要求苛刻,从而给这些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上下游配套企业恰恰大多是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融资,结果最后造成资金链十分紧张,整个供应链出现失衡.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
然而我们发现,一般意义上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只是使得部分中小企业贷款成为可能,实际操作中,虽然得到了核心企业的担保,以及更加充分的信息,银行依然面临信息不对称风险和道德风险.因此,当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在抵押品价值估算方便、变现能力强的钢铁、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领域,希冀通过抵押物的变现能力来减轻流动性风险.事实上,由于不直接参与产业链的业务环节,银行得到的信息总是不充分的,因此,银行应该跳出依靠抵押品来保证安全性的老思路,依靠取得充分的信息,通过价值成长判断来保障贷款的安全性.获取充分信息的最佳途径就是让业务的直接参与者核心企业深度参与该业务,把产业链中最有话语权、信息掌握最充分的核心企业利益与供应链金融业务深度捆绑起来.拥有充分的信息后,银行的利益保障不再仅仅依赖于流动性好的抵押品,从而,在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行业拓展上也可以大幅放开.我们设计了一种简单、安全的解决方案――核心企业深度介入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如下图):银行以低于市场利率的利率贷款给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再将该笔贷款以委托贷款的形式委托该银行以较高的利息贷款给需要资金的供应商和经销商,在此过程中银行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1.银行以低于市场的利率
关于互联网金融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利率市场化形势下核心企业深度介入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相关论文摘要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