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类论文范文检索,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相关论文查重
本论文是一篇物流管理类论文查重,关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物流管理及工学结合及素质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物流管理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培养出合格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积极推行实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二线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职业能力群、教学循环、“双证书”课程体系、职业素质教育的设计,有效提高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 键 词]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能力群教学循环课程体系职业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李铁峰(1971-),男,江西宁都人,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江西赣州341000)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110-02
在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的情形下,作为国民经济新兴服务部门的现代物流产业,正处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之中.大量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是现代物流产业兴起所急需的,是现代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当今已将物流管理专业
物流管理类论文范文检索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二线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截至2012年,国内500多所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陆续为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急需的物流专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代物流产业人才需求压力.但是,当前国内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和弊端,主要表现在社会、行业人才需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效果之间的差异,即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不能快速适应社会、行业需要,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为使学生学有所需、学有所用,毕业时实现零距离上岗,应选择能满足社会、行业需求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适时积极推进其改革.
近几年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坚持“以生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育人理念,十分重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改革与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二线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见右图).所谓工学结合“二线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现实物流管理职业岗位能力提升为主线,以“物流采购管理→物流仓储管理→物流运输管理”即现代物流企业工作过程为循环线,通过抓好校内学生课堂理论教学,有序实施“基于现代物流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循序渐进教学,完成校内课堂理论教学循环;通过学生校内课程专项实训、岗前综合实训等模拟仿真实训,利用校内“现代物流实训中心”模拟当前现代物流企业营运过程,完成校内模拟仿真实训循环;通过学生校外毕业顶岗实习,进行现代物流企业实际业务操作,完成校外毕业顶岗实习循环.为此,通过有效实施三个教学循环,使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得到很好的螺旋式上升,真正实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工学结合“二线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设计“职业能力群”
基于现代物流企业职业岗位操作技能的具体要求,有效合理地设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群(见111页表),包括物流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其中物流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又可分为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物流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础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表达写作能力、人际沟通协作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物流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采购操作管理能力、仓储操作管理能力和运输操作管理能力;物流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拓展能力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维权能力、财务处理分析能力和统计运算分析能力.
三、工学结合“二线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设计“教学循环”
1.第一循环――校内课堂理论教学循环.第一至四学期,以“物流采购管理→物流仓储管理→物流运输管理”即现代物流企业工作过程为循环线,通过抓好校内学生课堂理论教学,有序实施“基于现代物流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循序渐进教学,完成校内课堂理论教学循环,为学生各职业岗位操作技能的训练提供理论基础,并在进行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性质课程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2.第二循环――校内模拟仿真实训循环.校内模拟仿真实训主要以校内“现代物流实训中心”为依托,围绕采购、仓储、运输等物流操作来组织实施课程专项实训和岗前综合实训.第一至四学期课程理论教学结束时进行“基础会计”“统计基础”“采购管理实务”“仓储管理实务”及“运输管实务理”等课程专项实训,打好专项物流操作基础,培养扎实的专项物流岗位操作技能及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专业拓展能力.第五学期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岗前专业模拟综合实训,一方面,模拟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仿真运营,主要是利用校内“现代物流实训中心”已有的“中海2000物流教学管理系统V2.0”,分角色完成企业客户管理、企业仓储管理、企业运输管理、企业配送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及企业统计分析工作,模拟完成货物入仓、出仓、报关、运输、结算等作业;另一方面,利用中教畅享“ITMC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系统V1.2”,学生分组经营一个虚拟物流公司,在同一市场环境下相互竞争与发展,提高学生全局观念和相互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对企业物流管理的综合驾驭能力、综合管理能力.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物流管理的论文范本 | 大学生适用: | 学术论文、学位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43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免费选题 |
这篇论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294253.html
3.第三循环――校外毕业顶岗实习循环.校外毕业顶岗实习主要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在校内专项操作技能训练及岗前专业模拟综合实训的基础上,学生于第六学期踏出校门,走上实际工作岗位,运用校内所学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进行实际业务操作,从而完成由学校到物流管理工作岗位的最后一步训练,使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应用型高技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四、工学结合“二线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设计“双证书”课程体系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所指出的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基于毕业生应具有的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较高特点,工学结合“二线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设置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对应物流管理专业应有的职业能力培养需要,有效实现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基于物流业“初级职位看证书,高级职位重经验”的现实,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应实施“双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毕业上岗的通行证,学生只有同时获得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如助理物流师或物流师资格证书等)才算合格.故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时,也应充分考虑学生考证的需要,且与助理物流师、物流师考证课程相对应,并于第六学期与相关有资质的培训单位合作组织学生参加考证课程考前集中培训,以确保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能够顺利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增加学生将来的就业筹码.
五、工学结合“二线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设计“职业素质教育”
依据学生心理成长和学习规律,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顺应市场需求,在工学结合“二线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通过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第二课堂活动、校内外实践经历、工作环境熏陶、生活养成及企业职业综合素质训练等途径,实现对学生政治思想、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安全、就业理念、身心健康等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而实现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基础,能够顺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怀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2(7).
[2]朱庆伟.关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0(15).
物流管理类论文范文检索,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相关论文查重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