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与文学的语言策略相关毕业论文网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语言学相关毕业论文网,关于文学的语言策略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语言学及语言及文学作品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语言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实际说来,语言在其历史过程中的情形更符合“流变”之义而不是符合通常意义上的“发展”之义.德国语言学家施来歇说:“我们在历史中所看到的是,语言只是按一定的生活规律衰老下来,在语音和形态方面都是这样.我们现在所说的语言,像一切历史上重要的民族的语言一样,都是老朽不堪的语言的产物.就我们所知,所有文明民族的语言都在某种程度上处于退化状态.”这位施来歇在另外一本书中说道:“语言在史前时期构成,而在历史时期灭亡.”[1]前苏联语言学家兹维金采夫在他的《普通语言学纲要》一书中引用了这两种说法之后接着说:“按照以上简述的观点,语言发展过程并非真正的发展,尽管这令人难以置信.不仅如此,语言发展甚至被理解为它的瓦解.”[2]美国语言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罗宾洛克夫在2000年出版的《语言的战争》中叙述了这样的研究事实:“语言一直被断言为在走下坡路、日趋鄙陋、丧失表达能力、丧失或混淆意义.”[3]顾城曾经这样说:“语言就像钞票一样,在流通过程中已被使用得又脏又旧.”[4]钞票在流通过程中虽然还保留有其本身固有的币值,但它在众多使用者的手里辗转流传确实变得又旧又脏了,它至少丧失了刚刚从金库提取出来时的新鲜、光洁与坚挺.语言也是这样一种类似的情形.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语言学的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本科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51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 职称论文适用: |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肯定地说,在人类历史上,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没有也不可能只停止在一个永恒不变的水平上.但语言的发展似乎与一般的事物的发展有些不尽相同的情形,这种不同突出地表现为既有直线又有曲线,既有主导方向又有发散方向.同时,这种变化是以微小而连续的方式进行的.罗宾洛克夫说:“在语言中变化就是规则.和任何生物一样,语言亦在进化.历史语言学家和社会语言学家们已经令人信服地表明语言是处在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等我们所注意到的变化――如俚语的引进――往往是短暂的.更深层次的变化则是大多过于微妙以致我们(甚至语言学家)都无法在其发生时有所察觉.不过,因为这种变化是以微小而连续的增值方式出现,它实际上从未造成混乱或导致意义及表现力的丧失.”[5]语言的这种变化使语言丧失了先民最初语言的具象性、情感性,于是作家在创作中不得不采取相应的语言策略.
一、作家对情感语言的顾眄
面对语言的流变,作家在文学创作中采取了怎样的语言策略呢?在说明这一点之前,我们想强调指出的是,用解构主义的观点来看,从情感语言向命题语言、概念语言或逻辑语言的过渡正是语言史和哲学史发生和发展的真谛.从语言史和哲学史的角度来看,这种过渡无疑是一种进步.从文学和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这种过渡不能不遗憾地被看成一种退步.因为,追根溯源说起来,情感语言不只是先于命题语言、概念语言或逻辑语言,而且在表现情感方面比逻辑语言要真实得多,逻辑语言在表现情感方面则较之情感语言要虚伪得多.正是逻辑语言的这种虚伪性扼杀了情感语言本来就具有的活生生的生命和创造力.基于这样一种考虑,所以我们在标题上用了“顾眄”这样一个词.这意思是说,当语言在历史流变的过程中,作为用语言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家回头看望、依然眷恋的是语言产生时的起初的情形,即语言的具象性、情感性和那种活生生的生命及创造力,而对于概念语言或逻辑语言却多少感到有那么一点隔膜和不适用的感觉.作家最不喜欢的是概念语言或逻辑语言的抽象性、命题性,而致力于搜寻和创造语言的具象性和情感性,并想方设法赋予语言以具象性和情感性.这样说当然不是说作家不用抽象的概括的命题语言,而是说,主要用具象性、情感性的语言.对于作家对语言的运用,我们不妨打这样一个比方:它有如人们跳某种舞,如慢三步或快四步,舞者在舞的过程中有进有退,但刚进到前面一个点子上时则仅仅只是象征性地点那么一下,马上又退回来.文学创作由于主要是用感性的、具体的形象思维,对抽象的、理性的思维用得少,与此相一致,对语言的选择和运用主要也是用具象性的、情感性的语言,对抽象的、命题性的语言不是不用,而只是那么点一下,马上又退回来.这里所谓退回到具象性的、情感性的语言是指什么呢?第一是指对抽象的概括的语言不多用;第二是指即使非用不可,也尽可能地往具象性的、情感性的语言那儿靠.这就是作家在创作中所采取的语言策略.
二、回到语言的根源那里去
作家在创作中所采取的主要的语言策略就是回到语言的根源那里去.恩斯特卡西尔在《语言与艺术》中指出:“假如要保留和重新获取这种对实在的直接性直观把握,那么,他们就需要一种新的活动、新的努力.这项任务之完成所欲依凭的并非是语言,而是艺术.语言和艺术之共性在于:它们都不能够被看作是现成、综合、外在的实在的简单生成或模仿.”[6]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提出让“语言返回自己的根源”[7]的解决方法,并认为“诗,在语言返回根源的途中”[8].海德格尔说:“(一切关于语言的理论在)‘逻辑’和‘文法’的形态中过早地霸占了语言的解释.我们对隐藏在此一过程中的东西只是在今天才能觉察.把语言从文法中解放出来,成为一个更原始的本质结构,这是诗和创作的事情.”[9]可以说回到语言的根源那里去,成了哲学家、美学家的共同主张.
在语言的长期流变过程中,语言本身的人文价值本性或多或少地磨损了、风蚀了、消解了,因此要使语言呈现出自己的本性来,就必须回到语言的原意当中去.所谓回到语言的原意当中去,就是要给语言分析学家蒸晒干涸了的语言的土地灌溉泉水,就是要使结构主义者剔削干净了的语言的“大鱼骨”复活生命,就是要使科学主义差不多侵占净尽的语言园地再一次生出绿色的希望.英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罗宾乔治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表现某些情感的身体动作,只要它们处于我们的控制之下,并且在我们意识到控制它们时把它们设想为表现这些情感的方式,那它们就是语言,在这种广泛的意义上,语言不过是情感的身体表现,因此,“语言以它的绝对原始形态存在着”,在以后的漫长的流变过程中,为了适应理智的要求,语言不得不受到深刻的修改,“但是,任何语言理论都必须从这里开始.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研究这些进一步修正的结果,一开始就研究我们用以表达有关周围世界和思想本身结构的思想的语言,并把这种高度发展、高度专门化的语言形式认作是代表了语言本身的普遍而且基本的特征,那我们就将一事无成”.他强调“在
关于语言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与文学的语言策略相关毕业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