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类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校本教研“常见病”病理与治疗相关论文查重软件
本论文是一篇校本教研类有关论文查重软件,关于校本教研“常见病”病理与治疗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校本教研及教研活动及教研工作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校本教研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在践行新课标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关注如何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生动、具体的问题,而校本教研则是一把解决问题的双刃剑.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管理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任何新生事物要被人们普遍理解、接受和科学操作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校本教研虽然已经在全国推行了好多年了,但实事求是地讲,对许多农村地区的教师而言,校本教研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当然,校本教研在开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病患”.
一、校本教研实施过程的“常见病”
1.教研活动缺乏目标和计划
就目前来说,许多农村学校的教研活动表面看似红红火火,但实际上没有翔实的短期培训目标和长远计划,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无法对教师的教学、管理做出科学、持久、连贯的指导和帮助.
2.各项活动形式化倾向严重
校本研究本来应当以解决本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其研究过程应当是稳扎稳打、步步落实的.但在校本培训活动落实中,却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现象,其主要表现为:
(1)任务执行形式化.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将学校安排的各项培训任务落到实处,仅仅当作一项差事来应付,交差了事的现象十分严重.
(2)活动开展形式化.虽然学校每学期都要安排若干次校本教研活动,但大多数活动质量却难以保证.因为活动的开展不是基于教师所需而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
本文地址: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31473.html
(3)检查评比形式化.就表象看,学校每学期都要对各项教研活动进行若干次检查,但一般仅限于事后查看相关资料很少注重过程管理.这样的检查评比,除了让某些教师获得了对自己评优暂时发挥作用的有效证件外,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毫无意义.
3.教研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匮乏
农村学校大多数教研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听课和评课进行,缺乏对教材教法的研讨交流、教学设计的指导和教学实践活动的评估反思.好多活动只是蜻蜓点水未能触及实质,无法真正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4.领导重视不够,政策执行不力
领导没有认识到教研活动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搞“教研”只是为了响应上级的号召,许多教研规划只是口头说说而已,不能落到实处.
5.评价缺乏激励性,无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由于教研活动采取的评价方式单一,评价体系缺乏激励作用,所以无法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很多教师不愿参与校本教研的探索与尝试.
6.教师观念落后,认识不到位
教师没有意识到发展性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校本教研只是被动应付,没能变成内在需求,导致教研活动效率低下,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校本教研“常见病”的病因
校本教研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之所以存在着各种“病患”,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1.组织层面
从组织管理层面来看,校本教研在组织形式上隶属于教导处,通常是教导处设置教研组――学科教研组与年级组,指定组长,然后采用一系列措施,保证教研活动较为有序地开展.由于教研组的各项活动要受到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的督查评估,所以表面上各项活动能够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活动记载.但实际上这种由“行政机构”强行捏合在一起的教研组,由于缺乏共同目标、缺乏核心成员的引领,因此,不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教研活动只是外力控制下的盲目应付.这种只把大家撮在一起,而没有组合成他们所希冀的“组”的教研模式,是无法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的,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2.领导因素
在大力倡导交流、合作、探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终身学习的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领导没有认识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对增强教师的敬业精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仅仅把开展“教研”活动看成是一个普通活动并等同于其他活动看待.校本教研的开展,只是领导在教师会上读读文件,简单进行强调和要求就算安排落实、完成任务了.
3.教师自身
在农村小学,许多教师也没有意识到校本教研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参加校本教研仅仅是迫于外力而缺少主动.记得有人曾经做过一份调查问卷,在谈到校本教研与日常教学之间的关系时,一位教师是这样说的:“搞教研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教学精力,会影响教学成绩.”还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坦白的:“如果不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谁还有时间、有精力搞教研?”甚至连每学期学校要求每人交一篇心得论文,有人马虎了事,有人干脆直接从网上下载.换句话说,在农村小学,教师目前还只是满足于“埋头拉车”而不愿抬头看路.
三、校本教研怎样开展才能祛病强身
校本教研活动存在上述种种“病患”,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只有对症下药,才能确保其健康成长.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领导把脉,科学规划
校长作为校本教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把握学校教研工作的方向与思路,要整合学校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的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多层次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并且要经常深入教研现场,带动全体教师参与教研教改.
教导处要根据学校校本教研的总体规划,确定学年、学期工作重点,制定相应的目标计划;要重视对教研组、备课组工作的过程管理与指导检查;要尝试建立跨学科的教研组和教研活动,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和方式方法的迁移融合;要形成具有本校特点的教研体系,切实提高教研质量.
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要融合学校教研工作重心、学科特点以及本组教师的实际需要,确定学期教研工作重点,制定好活动计划;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和途径开展富有实效的教研活动,探索从问题确立到问题解决中的行动策略,做好资料积累;要充分发挥模范作用,与组内教师通力合作,促进教师群体发展,尤其是青年教师和新教师的成长.2.有序管理,注重实效
(1)教研工作日常化.要把校本教研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抓,与每周学校例会的业务学习相结合;与平时教研组、备课组的活动相结合;与青年教师的培养相结合,从而使校本教研工作常态化.
(2)培训内容广泛化.培训内容力求做到全面、丰富、翔实.在确定培训内容时应考虑三个方面:①“专”,当前的校本教研一般是专门针对实施新课程而开展的研讨.②“新”,校本教研在理念上、内容上要充分反映新课程的新特点和新要求.③“全”,最大限度地做到校本教研的内容全、资料全、参加人员全.
(3)培训形式多样化.校本教研力求做到形式多样,最经常的方式有:①专题讲授法.②小组讨论法.③案例分析法.④教学观摩法等.
3.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要提高校本教研的效率和效益,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认识.认识提高了,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才会让每一位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教研活动.而提高认识最好和最简洁的途径就是培训学习.因此,学校要及时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让广大教师明白参与校本教研对于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管理能力、全面发展所具有的
校本教研类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校本教研“常见病”病理与治疗相关论文查重软件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