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业指导论文范文数据库,与美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其对我国的相关论文下载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就业指导论文下载,关于美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其对我国的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就业指导及大学生及大学生就业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就业指导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美国高校的就业服务体系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就业服务理论的完备化,业服务体系的系统化,就业服务过程的全程化,就业服务内容的多样化,就业服务人员的专业化.这些经验启示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要加快就业服务理论研究,加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转变就业服务理念,加强就业服务内容建设,加强就业服务师资建设.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就业指导的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专科论文、自考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38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关 键 词:中国大学生就业;美国大学生就业;就业服务体系
作者简介:李会芹(1989-),女,安徽宿州人,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艾景娟(1989-),女,河南新乡人,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00)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145-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2013年更是创历史新高达到699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党的十八大更是提出将推动实现高质量的就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就业工作的目标要求.然而,根据《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高达1/3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认为高校提供的求职服务没有任何帮助.[1]美国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因此,研究并借鉴美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有利于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就业服务的满意度.
一、源起与嬗变:美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发展概况
萌芽阶段:1663年美国第一所大学――哈佛大学建立,而当时处于英国殖民时期,毕业的学生直接会被分配做宗教神职人员,因此就业服务没有存在的土壤.随着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直到1891年哈佛大学才任命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学生事务专职人员,学生事务在高校中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为以后高校开展就业服务提供了组织基地.
建立阶段:被称为“就业指导之父”的帕森斯撰写了《职业的选择》一书,在世界范围内首次运用了“就业指导”这一术语,并系统地论述了科学的职业选择理论――特质因素理论.[2]1919年,耶鲁大学成立了全美高校第一个独立的就业安置办公室,开展人职匹配的职业指导工作.1938年美国联邦政府教育署成立了职业信息与辅导服务处(OccupationalInformationandGuidanceServicesBureau),该机构致力于宣传学校在职业指导中的重要性.[3]
发展阶段:受到经济大萧条和二战影响而被停滞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二战后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二战后数百万战士涌入高校,美国迎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就业指导工作也随着大众化教育阶段的来临受到政府和社会有关机构的重视.1962年职业教育顾问委员会发布了一个报告,该报告指出“学校咨询人员需要对工作世界以及它的复杂性有深刻的认识,需要成为在职业信息以及职业指导、咨询方面的专家”.[4]
进入21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网络平台,美国劳工部开辟了网络平台提供就业信息.《职业展望手册》是一本每两年更新一次的美国公认的职业信息来源,此手册成为美国大学生重要的就业信息来源,在大学生中广受好评.
二、特色与经验:美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系统表征
自1911年哈佛大学第一个开设就业指导课以来的一个多世纪,美国已经形成了以法律为保障、以高校为中心、以联邦政府为依托、以中介机构为辅助、用人单位积极参与的较为完善的框架体系.政府、社会和高校三位一体,共同促进就业服务工作的进行.
政府主要提供就业信息,制定促进就业的政策和法律;高校是就业指导和培训工作的主要承担着,并且根据社会的需要主动积极地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社会上的中介组织是连接政府、学校和学生的桥梁与纽带,沟通三者之间的信息.在美国影响比较大且具有权威性的有“全美大学与雇主协会”、“美国咨询师认证委员会”和“美国职业生涯发展协会”.用人单位积极参与,乐于为大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并且有些实习工作是有薪资的.
各个就业服务主体相互合作,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系统,具体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服务理论的完备化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国家.[6]美国的理论研究一直处在世界前列,甚至一度出现“百家争鸣”的景象,理论探索为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理论大致分为三类:人职匹配理论,以帕森斯的特性-因素理论和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为代表;职业发展阶段理论,以萨帕的五段论和金兹伯格三段论最具代表性.[7]萨帕认为14岁至24岁的青少年正处于确定职业偏好、制定职业规划以实现职业目标的关键期.[8]20世纪90年代,随着认知心理学在就业指导领域的应用,出现了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等认知理论.美国就业指导能有今日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支撑.
该文出处 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328623.html
2.就业服务过程的全程化
美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就业指导中心在学生一入校就进行职业教育,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形势以及相关岗位的素质要求;大学二年级重在通过相关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就业兴趣,从而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大学三年级让学生收集并了解市场就业需求信息,结合自身发展规划进行社会实践,从而亲身体验职业生活,直接感受职业环境;大学四年级主要进行一些实用文体的写作以及面试技巧与礼仪方面的培训.这种全程化的指导培养了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和决策的能力,认识到自己的职业兴趣与职业发展的方向,从而合理地进行职业规划.
3.就业服务内容的多样化
高校提供丰富多样的就业服务内容,小组训练、讲座、择业环节面谈、礼仪、求职信的写作心理调适辅导、招生说明会、职业生涯测评服务和职业生涯咨询服务、实习岗位、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招聘会等学科课程外的活动,但其更注重把就业能力的培养寓于大学四年的课程学习.根据社会需求变化灵活地设置课程,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注重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双手都要硬”.为了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美国高校特别重视创业教育的开展.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创业课程高达24门,其他如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大学,目前都倾力专注于此领域以求在新经济领域的趋势里站稳脚跟.[9]
4.就业服务人员的专业化
专业化是美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人员的显著特点之一,专业化不仅表现在学历要求上而且体现在学科背景的相关知识储备.学历上,专职人员要求最低硕士学历,中心主任一般要求博士学历.从知识结构来看,专业的生涯辅导人员必须具备以下10个方面的能力和知识:职业发展理论、个人和群体指导技能、个人和群体评估、信息和资源、项目管理和实施、咨询、特殊群体指导、监督、道德和法律、研究和评价.[10]其专业化还表现在师生比上,就业指导中心人员配备比较齐,一般按照学生人数1∶200配置,这样能保证毕业生得到一对一的就业指导.[11]还有一些兼职人员,如广受学生欢迎的来自用人单位的人员,对学生进行职业咨询服务.
三、借鉴与超越:对我国构建大学生服务体系的启示
1.加快就业服务理论研究
人职匹配理论、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和认知理论等职业指导理论基本上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提出的,与我国的国情民情有一定的差异,
关于就业指导论文范文数据库,与美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其对我国的相关论文下载参考文献资料: